天汉之国(247)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一时之间,议论纷纷。大部分人的意见,都是看这会子不顺眼,挑各种毛病。王宵猎为他们耐心解答,倒没有不耐烦。

等慢慢安静下来,王宵猎道:“今日招诸位来,两件大事。一是发行会子,诸多事情。再一个是有了会子,民间就不会过于缺钱,许多事情要做了。发行会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发的多了,快速贬值,相当于官劫民财,百姓受苦。发的少了,百姓手中缺钱,还是不便。我决定,以后的会子印制由专门的衙门专门的官员负责,暂定杨审主此事。会子印制的数目,由制置司定,杨审组织人印制。印出来之后,作为衙门的存款,存入银行。各衙门要用钱的时候,按制置司定的数目去取钱。如果没有存款了,那就只能从银行贷款。存钱是有利息的,贷款则要给银行交利息,诸位记住。”

陈求道听了不由皱起眉头:“如此做,太过复杂了。钱都从银行取,银行算不算衙门?”

王宵猎道:“银行不算衙门,而是由制置司设立,自己运营。他们钱的来源,除了印制的会子,还有衙门、百姓存入的钱,贷钱出去收的息钱。当然,银行是由制置司开办,算是半个衙门。”

陈求道摇头,觉得如此太过麻烦。现在正是打仗的时候,官方多少地方用钱?若都是这样,从银行取钱就太麻烦了。而且一旦没钱,就要贷款,还息对衙门可是很大的压力。

下面官员议论,也是如此觉得。大家做官,都习惯了下命令,哪里管钱从哪里来?库里有,便直接从库里支取。库里没有,就向百姓加税摊派。一些小事,就由吏人自己出钱。现在从银行取,还要时时想着有多少存款,手续实在繁多。

王宵猎道:“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官员做官,也就是经营地方,当然要知道有多少钱,要做多少事,要花多少钱才能做成。以后的官员,都要有这个本事。”

这是财政规范化的基础,王宵猎当然不能让步。这一步做成了,后边才可以做预算决算,才可以根据财政情况赏罚官员。而不像以前一样,考核都是统而言之。

等众人议论了一会。王宵猎才道:“我想了又想,银行的数量不能太少。现在初步想的,是最少有三家。一家主要对商业,一家主要对农业,还有一家专门对邮寄交通。诸位想一想够不够。”

一时之间,谁能够想到这些?听了王宵猎的话,面面相觑。

王宵猎摆了摆手:“罢了,我们要在此地住上几天,此事你们以后商量。总而言之,以后会子是由银行流布到民间,再由银行收储收回来。至于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以后再行详议。以后京西南路的钱便以银行为中心而流布,与以前不同。不管衙门还是民间,都要遵从这一点。”

为什么要这么做?说实话,一时之间王宵猎也说不清。他只是按照前世的记忆,加上自己的理解如此决定。里面的道理,怎么可能一下子说清?此事不急,只要运行平稳,做得成功,世间自然会有聪明人把这道理想出来,说得通。时间久了,还会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

其中的核心,是银行不能自己印制货币,而是要受到官方的管控。各衙门不能操控银行,不能从银行想取多少钱就取多少钱,而要自己做预算。两者的联结点,是自己的制置使司。通过这一套系统,把治下的经济权力牢牢地控制住。控制了财权,也就控制了大部分权力。

这是众官员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做法,说什么的都有,一时之间厅里闹哄哄的。对许多人来说,以后怎么做事都不知道了。

等大家议论了一会。王宵猎道:“另一件事,民间有了钱,官方就要考虑怎么发展——”

陈求道道:“钱在银行里。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怎么就有钱了呢?”

王宵猎道:“银行与富户不同,他们存了钱可没有用处,而是要想方设法贷出去。只要是能够赚更多的钱,就可以从银行贷钱。能贷钱,民间当然就有钱了。说起来,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便如富户,手里的钱多了,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开设质库,向民间贷钱。道理是一样的道理,只是由谁来贷,利息多少不同而已。银行不只是要赚钱,还要支持地方发展。”

陈求道看了看其他官员,无奈地摇了摇头:“观察,说实话,这话有些想不明白。”

王宵猎道:“其实并不复杂。便如襄阳和邓州,气候都适合种稻,种稻的收成可比种麦多。想种稻就要有水。水从哪里来?就要建设陂塘,开挖水渠。这种事以前都是官方组织,民间出钱。以后就不必如此了。可以从银行贷钱来建,只要以后连本带息还上就可以。”

陈求道想了想,默默点了点头。宗泽守开封府时,陈求道是都水使者,治理汴河甚有成效。其他的事情想不明白,治水却一想就通。只要手中有钱,就不缺工人,许多水利工程可以开工。官府做保,治水的钱很快就能收回来。钱收回来就可以连本带息还给银行,再建别的工程。

王宵猎道:“不只是建水利,民间的许多事情,都可以如此。有了银行,许多事情就可以做了。”

第258章 前所未有

看着窗外阳光明媚,鸟儿在唱歌,花儿在开放。王宵猎道:“当时灭了杨进,我们初来襄阳邓州的时候,我在新野建了不少赚钱的社。到了现在,许多已经很有成绩了,却一直没有做起来。为什么做不起来?因为缺钱。不只是官府缺钱,民间同样缺钱。钱有什么用?冷不能当被盖,饿不能充饥,好像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但实际上,放到国家、社会,有了钱就事事好办,没有钱就寸步难行。”

说到这里,王宵猎看着众人道:“所以我把钱,当做社会的虚。什么是虚?就是真正理论起来,好似没半点用处。但是社会的方方面面却都要靠着钱联起来,有了钱整个社会一下就活了。所谓道,讲究的是虚实相生,便是这个道理。钱的事情做好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做好。我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才能不断地向前进。诸位,不能我们这个样子,后代还这个样子!”

听了这话,下面的官员不由怔住。这种观点,还是第一次听说。自古以来讲的,是人类社会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未来也是这个样子,当下必然同样是这个样子。人类社会的钱,讲的是天下财富有定数,不在官,则在民。民富则国穷,国富则民穷。国家没有钱有什么可怕?那叫作藏富于民。

王宵猎却说,社会并不是本来如此的,未来也不会如此,而是向前发展的。这是什么话?这种道理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说儒家的事必追三代,宋朝熙丰年间的政治改革,模板一是唐朝,再就是周朝。大家都想的是过去的才是好的,偏偏王宵猎就要说未来才是好的。

这不奇怪。在古代社会,由于进步缓慢,很多人都看不出社会的进步。主流的观点,并不认为人类在一直进步,最后会进入无法想象的社会。大多数的人,只会美化过去的某一个时间,作为理想社会的模板。这种思想源远流长,由来已久。哪怕在后世,这种思想也没有消失。比如对未来的期待,不是末日就是僵化失去了进步动力的社会。比如赛博朋克,比如一九八四,比如未来大公司掌控一切的想象。归根结底,就是不相信人类社会总体上会前进。

看着众人,王宵猎道:“钱作为社会的虚,是什么意思?这个虚,有什么事实的用处?如果从理论上来说,钱的虚代表的就是人类的进步。如果人类不进步了,钱也就没有太大的用处了。钱能买到的东西用其他办法都可以办到,为什么一定要去买?之所以要买,是我们希望用钱,来推动整个社会前进。”

陈求道实在忍不住。轻咳一声,道:“观察,你说以后要比现在好,那是怎样好呢?”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