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250)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人对世界的认识,对自然的认识,对人类社会的认识,是一点一点在增加的。认识到增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这种进步,会改变思想,改变做事的风格。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有更进一步的改变。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是正确的?很多事情,是不是真地想清楚了?官员往往对事情还不清楚,理不出头绪来,却又受到上面的压力,做事情简单粗暴。他们真正理解了,反而不会这样了。

前世的时候,王宵猎曾经听过一个著名老师的公共课。老师说,伟人喜欢看佛经,特别喜欢六祖惠能。为什么?因为惠能不认字,是一个人民和尚。这话有没有道理?当时觉得有道理。现在认识到,老师的话没有道理。人民和尚和不认字有什么关系?认字的,就不能做人民和尚了?做了人民和尚,就不能认字了?这两者本来没有关系,因为集中到了惠能身上,就被强行有关系了。

世间的事许多都是如此。对事情认识不深刻,觉得自己懂了,实际上没有懂。觉得自己认识到了万事万物的道理,其实并没有认识到。事情做对了,不知道为什么对了。做错了,不知道为什么错了。

对于官员来说,除了极少部分的人,工作态度不好,就是能力不够。认识到这一点,王宵猎对手下官员要求高了许多,态度也好了很多。知道他们的能力不够,还要知道怎么弥补,而不是无能狂怒。进行充分的讨论,进行集中的学习,就是办法之一。

为什么不是自己直接下命令?因为王宵猎知道,自己想的办法,未必是最好的办法,甚至未必是合适的办法。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踏踏实实,才是最好的办法。

前世的时候,学习了许多知识,学习了历史,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如果自己到了古代,几乎必然会大富大贵,避免社会的问题,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实际上可能吗?当然不可能。中国就是中国,中国历史上没有经历那些,移植别人的,就必须经历一个改造适应中国的过程。

这个道理实际上很简单,但绝大部分人就是想不明白。最简单的,一些到国外留学的人,觉得自己是在发达国家学的,见识过发达国家了,自己必然比没见过的人更加懂得多,别人都要听自己的才对。实际上呢?要么老老实实了解中国,要么就只能不断抱怨,甚至是活在自己的虚幻里。

如果工业革命最先在中国发生,世界是不是会是前世的样子?王宵猎可以肯定回答,必然不是。是不是会有大航海?还会不会有世界大战?那说不好。但可以肯定,与历史不同。

我们曾经以为,世界很简单,有一个模板。文明不同,只会在这个模板上处于不同的阶段,有些许区别,有文明与愚昧,有先进和落后。实际上,世界不是这样划分的。

到了现在,在思想上,王宵猎对现在手下的官员,是一种俯视的态度。但在身份上,王宵猎不再认为这个人好,那个人坏,这个人高尚,那个人卑鄙,而是一种平视的态度。对于百姓,在王宵猎的眼里也更加亲切,更加可敬。

对于百姓,或者说对于人民,并不好摆正态度。中国特别的历史,大部分人都知道人民的重要。但大部分人,却不知道人民为什么重要,重要在什么地方。很多人,甚至跟古代帝王一样,把唐太宗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引为名言。很多人的眼里,并不知道为什么要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是矛盾的。人民总体上的先进性和个体的落后性同时存在。人民整体代表了历史的方向,个体的人民却由于知识不足、见识有限、意识落后,经常表现出落后性。如何认识人民的整体,又如何在整体中认识个体,不是简单的事。或者说,能把这件事情想清楚的人,非常之少。

作为渐渐成形的襄邓集团的领袖,王宵猎需要把这件事情想清楚。在这个基础上,王宵猎需要改造自己属下的官员,改革他们的行政,同时改造自己治下的人民。

第261章 新的形势

“这两天,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为什么要你们这些官员议论?有什么好议论的?要印会子,制置司印就是。要设银行,制置司设就是了。为什么要你们议论?”看着众人,王宵猎语重心长。

“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是实际执行的人,是真正了解社会、了解百姓的人。哪怕一时不了解,很快也会了解了。印会子、设银行是制置司定的,但定的人未必什么都明白。我知道有的人,说起什么事情就滔滔不绝,好似世间的事没有不知道的。但说实话,那样的人不可信。有一句话,叫理论联系实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做事情,要有总的理论指导,这个理论不能空谈,而是要与实际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丰富理论,并且发展理论。”

见众官员一副茫然的样子。王宵猎摆了摆手:“说的远了。——此次印会子,设银行,是一件天大的事。不但是对我们官府,对治下的百姓,同样是如此。会子要印多少?既要让官府可到相应的利益,又要方便百姓。印出来之后,怎么流到民间去?只说银行向外贷钱,那贷给谁呢?贷钱要不要保人?要不要抵押?如果时间到了,还不了款怎么办?这些事情都要定清楚。不要我们现在说的热闹,到时银行根本就无法操作。更加不要如几十年前的青苗贷一样,说起来对农民有利,在许多地方却成盘剥农民的办法。”

陈求道吸了口气:“观察,你今天说的话,说实话,我听得云里雾里,许多不懂。但大概的意思还是明白的。就是印了会子、开了银行,怎么做才会官方得利,百姓便利,而不会成为害民之举。”

王宵猎点头:“不错,正是如此。”

陈求道轻出了口气:“如此简单的事情,观察何必说的如此艰深?”

王宵猎愣了一下,才道:“是吗?或许是我的话多了。不过,你们慢慢习惯,慢慢就会想出其中的道理。简单点说,就是我觉得大部分人没有想明白道理,每有机会总想提几句。”

见王宵猎神色温和,下面的官员不由大笑。气氛缓和下来,王宵猎也不多说。饮几杯酒,道:“黄天荡韩太尉阻截兀术,虽未大胜,确实也吓了金军一跳。短时间内,想来金军不会南下了。现在兀术仍驻六合,河东金军都回云中避暑。看金军的安排,其进攻的重点,想来是两淮。”

王宵猎的记忆中,黄天荡之战后,好长时间金军没有在两淮发动大规模攻势。不知道为什么,兀术还带着金军主力驻扎于六合,随时要南下的样子。

说到这里,王宵猎的态度变得凝重。道:“从北边得来的消息。陕州一战后,折可求大败,在金军的地位下降。金人有意立一傀儡国,以中国人攻中国人。折可求的地位不行了,现在金人的意图是立济南府的刘豫。让刘豫建国,在宋与金之间。”

这一点王宵猎不会记错。金人立的是刘豫,国号是齐。位于宋和金之间,把金和宋隔开。金立伪齐和宋设镇抚使几乎同时发生,同样是两国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

“立一傀儡,不再与本朝接壤,金人打的好算盘!傀儡国,说有用,没有大用。说没用,又不可小瞧了。对于许多想投降的人来说,有了傀儡国,就蒙上了一层遮羞布。以前可能不想降金,现在降一个傀儡皇帝却没有心理压力。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件大事。”

陈与义道:“不只如此。金虏到底是外族,即使占了中原土地,百姓却不认他们。想征兵征粮就没有那么容易。立个傀儡国,那就不一样了。”

王宵猎点头:“不错。估计伪齐立国之后,会不断南犯,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平静。这几年,金虏南下,受创最重的是中原。以开封府为中心,周围十几州,人口十不存一。没有人口,又哪来的钱粮?估计五六年内,不管是金人,还是伪齐,都不能以中原为基地南下。也就是说,我们襄邓一带,最少还有五六年的太平时间。这五六年内,要建立起足够的军队!”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