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261)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林夕道:“阿爹,过去的日子不能够想。国家遭难,多少人家破人亡。我们父女双全,已经是难得的福分了。现在襄阳城里,多少人没有事做。我们能够衣食不缺,不知多少人羡慕。”

林升源出了一会神,点头道:“说的也是。唉,朝廷上的相公们弄不好,国家遭难,却让我们这些小民受罪!说起来,哪个地方说理去?”

摇了摇头,嘟囔了几句,也不知道服怨什么。林升源又道:“这次若是黄员外事情能成,得了他的本钱做生意,我们父女再也不必过得如此辛苦。说起来,你一十八岁,年纪也不小了。等到赚了钱,替你找一门好亲事,我也就心安了。”

听了这话,林夕不由出了一会神。正常说起来,自己十八岁,确实不小了。不过战乱年代,多少生离死别,年龄大的女子不知有多少。自己嫁人,夫婿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小姑娘家,从小女孩的时候就经常想这些事,却从来没有想明白。

官厅里,王宵猎见陈求道进来,急忙请坐。

上了茶来,王宵猎道:“现在天下太平,许多事情要起手做了。虽然朝廷撤了各监司,但我们守地方,很多事情还是要做。以前太平时,地方上有转运使,有提点刑狱,有提举常平,还有提点学事,还有帅臣、钤辖,诸般种种。军事我们不管,政事却不能置之不理。现在转运使和提举常平的职事,其实都归为你名下,提点刑狱依然归汪提刑。唯有提点学事一职,没有合适人选。”

陈求道道:“观察的意思,是要重设州学县学?”

王宵猎摇了摇头:“这两年练兵,是设新兵营和军校才十分训练。由此观之,学校用处很大,但又与以前不同。除了州学县学,我欲广设学校,教化百姓,比以前事情更加多。”

陈求道在襄阳近半年时间,对于学校并不陌生。想了一会,道:“欲如何做,观察还是明说。”

王宵猎道:“官场之上,有官有吏。其管的职事不同,要求也不一样。简单的说,我欲以州学县学来教人做官,而以学校还教人做吏。现在的吏与以前可是大不相同,有丰厚的俸禄,有具体职事,有自己的条例。一时之间,愿意投身为吏的人不少。只是不经学校,许多事情做法不一,不是好事。”

陈求道听了皱起眉头:“衙门里官吏各有职守,大不相同。官是朝廷派来的,吏则出于地方,两者之间不可混淆。观察欲建学样教吏,也不知道可不可行。”

听了这话,王宵猎沉默了一会。才道:“官吏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以前讲的都不太清楚。官是朝廷派来,吏出于地方,是从朝廷治理天下的角度考虑。如果从地方百姓的角度考虑,又会觉得糊涂。我觉得,官和吏的区别,应该从根本上讲。世间的事情难划界限,但有其度,简单四个字有度无界。凡是清晰可以依界而处理的事情,便是吏所管的。界限难划清,要以度来管的,则归官员。”

陈求道呆呆地看着王宵猎,过了好一会,才道:“观察所讲的,恕在下愚钝,一时之间实在不知道什么意思。世间事自然有度,不能过界,但有度无界是什么意思?”

王宵猎一时之间也愣在那里。沉默了一会,才道:“有度无界意思就是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度,但却无界。离得远了,我们可以分清,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比如汉水这边是襄阳,那边是樊城。分为襄阳和樊城便是有度。但离得近了,要分出襄阳和樊城的界限来,除非中间一条汉水不属于襄阳,也不属于攀城才可以。两城要平分汉水,中间的界限就找不到了。”

陈求道苦笑,不知王宵猎在说什么。

一时之间,王宵猎也找不到合适的话语说服陈求道。

有度无界,是一个哲学概念。王宵猎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了这个概念,应该是在前世形成的印象。这个印象很深刻,不知不觉就贯穿了自己的思想。

为什么有度无界?用古典的话讲,就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世界本来如此。不管人在还是不在,世界都是如此。不管人认识还是不认识,世界还是如此。对世界的认识,各种概念定义,各种关系,都是人规定的,而不是世界本来就有的。人的规定,并不能真正完整地描述世界,有自己的适应范围。超过了适应的范围,规定就无效了。

人对世界的认识,总是起各种名字,各种定义,再推导出来各种各样的关系。这其中,定义是认识论中的重中之重。比如许多理论,都会定义人类。定义了人类,再根据各种认识来定义人类社会。作为人类,人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但看各种理论,就会发现人的定义复杂无比,直至毫无意义。

通常的看法,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但后来观察得多了,却发现许多动物也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于是有人去细分,怎样使用工具才是人。然后又发现超出了这定义的动物。

不但人类社会如此,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如此。不说古老的各种学说,就是到了牛顿时代,由于发现了牛顿定律,人类也觉得认识了宇宙。觉得只要测出质量和速度,就完全认识了宇宙。然后又出现了爱因斯坦,有了相对论。觉得相对论描述清楚了宇宙,又出现了量子力学。

从哲学上,承认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人的认识并不能完整地描述现实,就知道必然有度无界。也就知道了,两分法是不正确的,中间必有过渡地带。

基于这样的认识,王宵猎认为,一个政权内部,官和吏分开自然而然。衙门里不能全部是官,也不能全部是吏。官和吏不分,会引起政权混乱。

对于政权来说,从统治的角度,可以认为朝廷派出去的是官,当地招募的是吏。但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分法没有意义,他们不知道哪些事情官管,哪些事情吏管。一旦官员能力不够,就会被吏所欺,甚至权力落到吏的手里面。

第273章 铁骑儿

六月的襄阳已经很热,街道上的行人,俱都行色匆匆,沿着路边的阴凉地里走。路边趴着的黄犬张着大嘴,不停喘气。就连道边大柳树下的蝉鸣,都有些有气无力。

在江边酒家楼前下马,王宵猎道:“今天好热的天气!太阳底下,好似要把人晒化了一样!”

一边说着,一边当先进了酒楼。

此时的江边酒家已经不是王宵猎初来襄阳时的样子。一楼的大厅是原来的数倍之大,分成了几个区域。正对大门的是普通大桌,与原先一样。西边用屏风隔成了阁子,有丝竹之声,还有女子吚吚呀呀唱曲的声音。东边则是舞台,舞台前面摆着桌子,方便客人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节目。

常主管见王宵猎停住脚步,急忙道:“观察,衙门备的酒筵在二楼的阁子里。”

王宵猎指着东边舞台上一个举手抬足,一招一式颇有架式的说话人问道:“那边说的是什么?以前的说话人,多是说烟粉灵怪、传奇公案,还有讲经说史的,却不曾见过那个样子的。”

常主管道:“回观察,说话的叫闻十六郎。他新创了一种说话,专门说战阵之事,官军如何与金军搏杀,人称说铁骑儿。最近说的都是观察带军援陕州,城中的百姓最是喜欢!”

“哦——”王宵猎点了点头。想了想,抬脚向楼梯走去。走到一半,对常主管道:“一会你让闻十六郎到楼上来,为我们说一段铁骑儿。”

“好的,好的。”常主管急忙点头答应。

这是一个很大的阁子,里面摆了三张桌子,远不是一般的小阁子可比。里面站了三个小厮,把众人迎进去,拿了湿毛由来,让众人擦了脸。

众人落座。王宵猎道:“依朝廷诏令,邵统制带军从陕州回来,我们为他接风。陕州一战,我们打败了娄宿,救了陕州,打出了我们邓州军的威名!实属不易啊。”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