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303)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唐哲也不多劝。又饮了两碗酒道:“我浑家本是商水县人。现在世道太乱,外面待不得,此次与我一起,回老家待些日子——”

黄员外听说妇人要走,心里就急了。道:“商水县是陈州地盘,乱贼遍地,哪里比得襄城县?这里是王观察地盘,有大军驻守,还有巡检时时察探,最是安全!”

唐哲叹了口气:“虽是如此,奈何我是北境人,有家业抛舍不下,如何能在襄城久待?”

正在这时,一直不说话的妇人突然道:“这些日子一直得员外照看,甚是感激。看看就要离别,我们且饮一杯。若是有缘,来日再见。”

黄员外看过去,就见那妇人一双眼睛如泣如诉,脸上微泛桃花,真真是我见犹怜。想起这些日子两人的浓情蜜意,黄员外心一狠,差点就答应跟着唐哲一路走。

狠了狠心,黄员外别过头去,端酒碗一饮而尽。

妇人看了看唐哲,轻轻摇了摇头。

黄员外的布匹货价数万贯,可不是小数目。再是喜欢那妇人,也不会轻易冒险。

今天唐哲的酒量很好,一直不醉。直到用完酒饭,把黄员外送走。

出了门,黄员外回头看看,失魂落魄。本来一心要与那妇人温存一番,哪里想到唐哲突然间酒量好了起来,让自己一身邪火无处发泄。

送走了黄员外,唐哲一屁股坐在凳子上。问那妇人:“怎么办?黄员外就是不松口!若他不陪着我们去颍昌府,又怎么奈何得了他!”

妇人漫不经心地道:“这是你的事情,与我何干?不要少了我的钱!”

唐哲道:“怎么不干你的事?这个黄员外的货物值数万贯!我们得了手,少不了你的好处!”

妇人道:“你总是说少不了我的好处,到底多少好处?没个数目,到时候还不是随你满口胡说!我是上厅行首,在开封府时,不知见了多少世面!我们做这行的,跟男人睡一睡也没有什么。只当这些日子运气不好,被人睡了收不到钱,算我倒霉!”

唐哲道:“我与你都是听命于人,让我如何回复你?”

妇人道:“那你便去问一问能回复的,到底能给我多少好处!”

唐哲看着妇人,过了一会,才道:“若是钱给够了,你有办法让黄员外随我们去?”

妇人道:“虽然没有十足十的把握,总是有办法可以想的。”

“好,你说要多少钱,才能卖力帮我们?”唐哲紧紧盯着妇人,一字一顿地说道。

妇人轻轻撩了撩自己的秀发,道:“一贯钱有一贯钱的力气,一千贯钱自然有一千贯钱的力气。你愿意拿出一万贯来,我敢保黄员外无论如何逃不出我手掌心!”

唐哲道:“我帮你把话带到。大哥愿出多少钱,就看你的造化了!”

妇人只是理着头发,看都不看唐哲。唐哲没朋办法,只好气乎乎地回到房里睡觉。

黄员外回到住处,见林升源坐在桌旁饮茶,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在桌边坐下,黄员外道:“听闻四太子要进陕西,正在汝河对岸征粮抓丁。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把货物运到大名府?唉,这一趟生意,怎么碰到这样的事情!”

林升源道:“员外,现在是战乱时节,当然比不了太平的年月。若不是如此,你贩卖布匹又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利息呢?凡事有弊必有利,我们只管在襄城坐等。”

黄员外有些意外:“怎么,你现在不急了?前几日明明待不住,只是想走。”

林升源道:“却是好运气,刚才收到了我女儿的回信。她在襄阳一切平安,嘱我不必担心。随着你做这一趟生意,确实能赚不少钱,我何必急着走?”

黄员外叹了口气:“你等得起,我又如何等得起?路上费的时间久了,大名府借我钱的员外们必然埋怨。更不要说他们说不定还要加息钱了。”

林升源道:“那又如何?我们在襄城,一切都看在眼里。除了员外,并没有其他商人贩棉布。员外的本钱高了,无非是加到售价上。”

黄员外苦笑:“你想的倒好!买我布的人非富即贵,价是那么好加的么?”

第320章 姐妹

黄员外坐在门口,见妇人从旁边房子走出来。收拾得素雅洁净,不似平常里风情万种。见到门外坐着的黄员外,妇人向他展颜一笑。

黄员外心中一荡,起身道:“嫂嫂要哪里去?”

妇人道:“最近我官人的生意不顺,听闻城外一座尼庵,里面的神极是灵验。今日无事,我到那里上一炷香。愿神灵保佑,让日子快些好起来。”

黄员外看一边的小婢盯着自己,眼神不善。尴尬地笑笑,道:“嫂嫂一路走好。”

妇人辞了黄员外,到了店外雇了一头小小青驴。由小婢牵着,出了城。出城之后向北行,走过了三五里路,便就到了紫云山下。前面几株大槲树掩映下,有一座小小尼庵。

到了庵门前,妇人下了青驴,上前敲门。

不多时,门吱呀打开。里面一个眉目清秀的小尼,上下打量了妇人一番,问道:“请问夫人何事敲门?我们这小小庵院,是附近员外发愿所建,并不接待香客。”

妇人道:“你回去报庵主,说开封府的玉奴今日来庵里进香,她自然知晓。”

“原来是玉奴夫人。且稍等。”小尼姑行个礼,转头进去。

不多时,小尼姑开门出来。行礼道:“夫人请进。牲畜就拴在那边马桩上,庵里有草料。”

玉奴道了谢,随着小尼姑进庵。小婢牵了驴,到旁边拴了。进庵里要了些草料,喂给驴吃。一个人坐在旁边的大青石上,托腮看着四周风景。

这座尼庵很小。前边一个小院子,种了些花树。西边有一个荷塘,结满了莲子。四间草屋,看起来虽然简陋,收拾得却极为洁净。

进了院子,小尼道:“西边房里,夫人的友人坐等。夫人只管去。今日庵主身体不适,不见客。”

玉奴道了谢,也不多说,移步到了西边房门外。站在门前,轻轻咳了一声。

里面的人听见,立即惊喜道:“是玉奴姐姐吗?这些日子可想死我了!”

随着话声,房门打开,里面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站在那里。

玉奴微笑道:“许多日子不见,妹妹可是越发水灵了。我们进去说话。”

进了屋,两人在窗边坐下。倒了茶来,慢慢说话。

玉奴道:“自从开封城破了,我们各自飘零。前几个月才听说你在陈州,我急忙写了信,你回信却说过得也不好。唉,我们都是苦命的人。”

少女道:“有什么办法?我们都是自小卖给妈妈,只能过这样的日子。”

玉奴道:“萍萍,你实话说,若是有一个过另一种日子的机会,你愿不愿与我一起做?”

萍萍抬起头,看着玉奴,疑惑地问:“姐姐为何这样问?有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玉奴点了点头,看着窗外。几株大槲树的枝叶伸到院子里来,遮住窗子。秋风吹过,槲叶在风中轻轻摇晃。一只不知名字的鸟儿,随着枝条轻轻舞动。

过了一会,玉奴道:“前些日子,有一个员外找到我,说襄城有一桩生意。只要我做得好,就给我五十贯钱。五十贯钱,我们要多少日子才能赚出来?我没有多想,便就来了。”

萍萍道:“这样高的价钱,想来也不会是什么好生意。”

玉奴摇了摇头:“你可是想错了,这是一桩想都不敢想的好生意。原来那员外是个强盗,看中了襄城县一个从襄阳贩棉布回来的员外。棉布现在多少钱?我听说在襄阳就要十贯一匹,运到北境去不知多高的价钱!那是个大员外,一次贩了几千匹布。”

“啊!”萍萍听了不由捂住嘴。“几千匹布?那不就是几万贯钱!”

玉奴点了点头:“不错,几万贯钱。这样大的生意,可想而知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物。雇我的员外只让我勾引贩布的黄员外,让他答应转路走颍昌府。只要出了汝州境,他们就可为所欲为。”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