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347)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韦仪忙道:“韩将军说的是!这条路很窄,三五千人就绵延数里。火山关前没有平地,一两千人都没有地方扎营。说实话,要想打通道路,只能长久围困,等着敌人断粮才可以。”

韩常道:“我听说,南朝的襄邓镇抚使王宵猎亲率大军北援,已经到了卢氏。比兵力,我们现在不占上风。要攻卢氏,当另想办法。”

兀术皱起眉头:“这个王宵猎,不可小觑。上次到洛阳,与他交手一场,占不到半点上风。他据有汝邓襄阳数州土地,有地盘,又有人口,是个劲敌!”

韦仪道:“我听人说,王宵猎的这支军队,本是几年前他父亲王汝代组织的勤王军。数年之前,王汝代战死,便由王宵猎做了首领。自王宵猎接掌军队,这支军队从洛阳到开封,又从开封回来,两年前翻山到了襄阳府,未逢一败!现在他有数万军队,是个厉害人物!”

韦仪说完,三个人都沉默下来。默默地烤着火,一边喝酒一边吃肉。

过了好一会,韩常突然道:“卢氏小县,地狭人少,如何养得起数万大军?”

韦仪愣了一下,道:“王宵猎据有邓州、襄阳等人口稠密的州郡,自然可以征丁夫运粮。”

“不对,不对!”韩常连连摆手。“山里的路难走,我们都看见了。王宵猎数万大军,我们就算他有三万人好了。三万大军的粮草,这样的山路,运粮的怕不要十万?年初他援陕州,就有三万大军。到了年底援卢氏,再出三万大军。不说军队如何,他治下的百姓,能一年出两次役?”

兀术猛地抬起头来道:“断然不可能!征调一次民夫,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一年两次,王宵猎治下的百姓岂不死绝了?就是有三万大军,王宵猎也不可能这个时候到卢氏!”

“是呀。”韦仪点了点头。“一年征调两次民夫,什么百姓也都是受不了的。这些日子,也没听说邓州有百姓作乱。这么说,其实王宵猎援卢氏的兵马并不多。”

韩常道:“必然是如此了。说数万大军,不过是虚言,不能当真!”

兀术沉思一会,道:“依你们估计,王宵猎能派多少人到卢氏县来?卢氏的粮草不多,需要从邓州运来。征调民夫,又不引起民乱,不是容易事。”

韩常想了想道:“得来的消息,汝州的百姓没有征集。如此看来,很可能王宵猎只用邓州民夫,其他州郡的百姓都没有征集。经过了年初一场战事,邓州还能征多少人?依我看来,能征集到三五万丁壮就是了不起了。三五万人运粮,这样天气,王宵猎在卢氏应该有一万人左右。”

韦仪道:“邓州不下二十万户,应该能征十余万丁。”

韩常道:“不可能的。若是征十万丁,邓州岂能安稳?百姓早就闹起来了!”

兀术道:“韩常说的有理。若王宵猎只有一两万人到卢氏,与我军比起来并没有什么优势。前几个月到洛阳时,因为要西来,没有与他分个胜负。此次在卢氏,倒是一个好机会。”

韦仪道:“虢州到卢氏的路太难走,有什么办法?”

韩常看着兀术,猜到了他的想法。道:“大王莫不是不想从这里发兵?要到卢氏,除了虢州之外还可以从洛阳出发。沿着洛河逆流而上,可比虢州方便多了。”

兀术点了点头:“不错。沿洛河的是董先,兵力不足五千。若我大军进攻,他如何阻挡?而且有洛河运粮草,可以大军前进。那时兵逼卢氏,两路对进,且看宋军如何应对!”

韦仪听了大喜。他在火山关进攻实在是辛苦,又有为兀术开路的压力,忧心忡忡。若兀术转去洛阳,自己压力就小了许多。能不能胜利不说,自己最少轻松许多。

第369章 不去洛阳

锦屏山上,董先看着山下绵延不绝的金营,紧皱眉头。过了许久,骂道:“直娘贼,金军本来是攻卢氏县,与我有何关系?他们攻不下,就到这里惹我,真是背运!”

身边的张玘道:“卢氏四面环山,道路难行,惟有沿着洛河逆流而上稍好走些。金军可不就朝着这里来了?观察放心,寿安地形险要,金军想从这里过去,一样是妄想!”

董先道:“我这里地盘小,户口少,兵马自然也不多,哪里能跟邓州的王宵猎比?金军来攻,这一战不知道要折损多少人。”说到这里,重重叹了一口气,愤恨不已。

另一边的王倚道:“永安的孟邦雄,不过是乡村无赖,聚集了几千人称王称霸。刘豫登基,他立即举旗响应,现在做了西京留守。若是我们战事艰难,也可伪降刘豫,先赚些钱粮来使用。”

董先看了王倚一眼,冷声道:“我是什么人?岂能做那认贼做父的事!”

王倚道:“前些日子王宵猎在卢氏招观察过去议事,观察没去,只怕惹他不快。现在金军来攻,若是没有强援,守起来必然艰难。这一带兵力最多的就是王宵猎,观察又恶了他。”

董先面沉似水,也不说话,只是盯着山下金军大营。

张玘道:“宜阳正处于山水之间,城前金军列阵的地方狭小,何必怕他们!明日我出城,与金军战上一场,看他们有什么本事!”

董先叹了口气:“我不是怕金军,只是手下兵力有限,不想耗在这里。我军驻在洛河谷地,本就是易守难攻之地,就是来十万金军,我又何惧!只是现在金军占了关中,官军逃散,周围许多地盘都成了无主之地。不乘这个时候,占些地盘,扩大势力,岂是男儿所为!”

张玘听了,只好闭上嘴,不再说话。

董先自从成为翟兴的前军统制,每战必争先,立功无数,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不过,王宵猎以数百人起家,几年时间占据数州,手下几万大军,对董先的刺激很大。他清晰记得,几年前在洛阳城里见王宵猎的时候,那个有些稚气,却语气坚定的少年。

王宵猎比自己年轻,起家比自己晚,兵力比自己少,也不比自己能打。几年之后,怎么就有了今天的成就?董先想不通,也不服气。富平一战宋军战败,在董先眼里,是难得的机会。数年前王宵猎不就是紧随杨进部队进了襄阳府,从此一飞冲天的?只要占住地盘,就有了一切。

风吹来,带着刺骨的凉意。寒风吹在旁边的松树上,发出呜咽。太阳躲在云层后面,天看上去灰蒙蒙的。冬天的早晨,山顶上冰冷刺骨,唯有山下的洛河上面,有雾气在蒸腾。

卢氏县衙,汪若海一边在火堆上烤着手,一边道:“兀术带金军主力离开虢州,到洛阳去了。想先攻董先,沿着洛河逆流而上,来攻卢氏。有洛河相助,那里运粮草方便了很多,适宜大军行动。董先只有五千兵马,想挡住兀术,可不容易。”

翟兴道:“兀术去了洛阳,最好的办法,是攻其后路。我从伊阳,王镇抚从汝州,进攻洛阳!”

李彦仙点头:“最好是如此。董先是我们东边屏障,若有闪失,卢氏也难守住。”

王宵猎看着桌子上的地图,好久不说话。战场如果从卢氏挪到洛阳,可就失去了地利。

过了好久,李彦仙问道:“镇抚,你在汝州有数万兵马,若是进攻洛阳,兀术不能置之不理。如此一来,解了董先的围,卢氏也安全。”

王宵猎道:“卢氏周边都是大山,易守难攻。守这里,我们一千兵可以当一万兵用。若战场挪到洛阳与金军作战,先失了地利。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现在的兵马比金军少,钱粮也不富裕,可谓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这种事情,非到万不得已,还是不做的好。”

汪若海点头:“镇抚说的是。牛皋在汝州的三万大军,守则有余,攻则不足。放弃城池,去与金军野战,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一旦有失,汝州不保,邓州的北边就门户大开了。”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