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351)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回到本阵,张玘向董先叉手道:“末将无能,未能冲乱敌阵!还请观察责罚!”

董先道:“金军向来称强军,岂能妄想一战乱其大阵!你辛苦了,先在一边歇息吧。”

张玘称诺,拨马到了一边歇息。

董先看着金军大阵,慢慢又开始变得稳固,面色沉重。自己冲不动金军军阵,转过头来金军有可能冲自己军阵。自己的军队可不像金军,面对敌军冲击,不会散乱。如果金军有张玘这样的猛将,把自己的军阵几乎冲穿,能不能稳住可就难说了。

看见张玘离去,韩常抹了抹脸上的血,回到中军,向兀术唱诺。

看着韩常满脸鲜血,右眼空洞洞的吓人。兀术道:“将军伤得可重?感觉如何?”

韩常道:“被刚才冲阵的宋将射伤一只眼睛,着实不轻。还好,我挺得住!”

兀术看韩常身子在发抖,知道他伤得很重。急忙吩咐亲兵,把韩常扶下去休息。军中有医生,让他们为韩常救治。特意吩咐,要用最好的药,不可怠慢。

山顶上,趴在山头看着下面战事的谷三郎叹了一口气。道:“看那宋将好生勇猛,杀入金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可惜,金军也有猛将,竟然挡住了。”

齐清道:“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两军交锋。原来是这样。”

容三郎点了点头。趴着又看一会,道:“为何打了一阵,双方就不打了呢?这样在那里空站着,要到什么时候?金军跑几百里路赶来,总要攻一攻城。”

齐清笑道:“董观察大军出城来,金军都没有办法,还攻什么城!”

话音刚一落,突然听见下钲响。就见宋军后阵变前阵,缓缓退到城里去了。

齐清看得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才道:“这,这,这是宋军打输了?”

容三郎道:“只是几十个人出来打了一阵,怎么就输了?估计是看金军不来攻,没有意思,回城吃饭去了。城外站了近两个时辰,好累的。”

齐清摇了摇头,搞不清楚下面什么鬼。与容三郎回到山坳,把看到的说给别人听。说到兴起,唾沫横飞,把刚才打得还热闹。

说了好一会,翻来覆去几遍,众人都听腻了,齐清和容三郎才停下不说。

沉默一会,吉福问道:“我们离了家,以后到哪里去?你们看这山上,连块平地都没有,可不能住在这里。这几天金军把山中的村子都搜了一个遍,不及时走只怕不行。”

齐清道:“自然不能待在这里。此事我想过了,不如到北边的空相寺去。那里是名刹,寺中应该有吃的。而且他们有地,我们可以租他们的地种。”

有人道:“若金兵杀到空相寺,我们又向哪里逃?”

齐清道:“金兵也是人,难道敢得罪佛祖?佛门清静地,想来他们不会乱来。”

大多数人都摇头,显然不信齐清的话。十几个人在那里你一句,我一句,商量不出个结果来。

寿安县衙,董先仔细听张玘讲今日的战事。听闻射瞎韩常的一只眼,他还敢叫阵,叹道:“这也是一条好汉!金军常胜,想来是军中有不少这样的猛将。”

张玘道:“今天没有冲动金军军阵,无功而返,接下来该如何?”

董先道:“先谨守城池,等金军来攻。看到时形势,再决定下一步如何做。”

张玘道:“若金军渡过洛水,从北岸西去,又该如何?”

董先道:“我早已命人守住了路口,金军一时之间过不去。再者说了,洛水不似黄河,一年之中能从冰上过去的日子没几天,哪里就会这时碰上?”

张玘点了点头。看来只能够让金军攻城了。董先兵力足够,粮草充足,倒也不惧怕。

第374章 炒面

火山关帅帐里,邵云、贾何、冯赛和赵成四人围坐,中间桌子上是附近的地图。

看了许久,邵云道:“经略和王镇抚的军令,命我们主动出击,击溃对面的韦仪所部。清理出道路后,大军北上,重新占领虢州。这一带道路崎岖,不利于大军行动。不管是攻是守,都不方便。最好出其不意地进攻,等韦仪发觉,大局已定。”

贾何道:“火山关下去,是一道深涧。现在冬天,并没有水,韦仪大军就在那里驻扎。向北四五里远,又是九曲十八拐的上坡路,极难行走。只有进入西边的灞底河谷中,道路才通畅些。”

冯赛道:“在火山关下这么多日子,韦仪到底有多少人?”

邵云道:“按着他运粮的队伍算,应该还有一千多人。最开始的时候,好似有近三千人。火山关下着实难以驻扎大军,运粮又难,慢慢减少了。”

冯赛点头:“关下若有一千余人,我们的人数也少不了。”

邵云道:“王镇抚欲以两千人进攻,以我为主将,几位辅佐。五天之后,大军会到来,命令我们做好准备。今天叫你们来,就是商量一下如何进攻。”

几个人看着地图,好长时间没有说话。最后冯赛道:“过了深涧,这里有一道山坳。道路从这里绕过大山,没有其他路。如果我们派人下去,在这里守住,韦仪在关前的军队就全都成了瓮中之鳖。只是这一带山高林密,想避过敌人眼线,着实不容易。”

邵云道:“我到卢氏的时候,汪参议特意交待。对韦仪,不必追求歼灭战,可以打击溃战。把敌人赶到虢州附近的时候,再想办法全部歼灭。火山关这里,我们只要击败韦仪,打通道路即可。”

冯赛道:“这样就简单了!把韦仪各部的位置都标示清楚,选好了日子,从山下冲下去即可!韦仪的属下多是最近招募,不过是乌合之众,怕他做什么!”

贾何点头:“不错。我们占据绝对优势,何必跟敌人费许多脑子!攻了一个月,敌人该累了。到时我们冲下山去,他们还不四散逃窜!”

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觉得不要把战事搞得复杂,简单就好。前面金军已经攻得累了,只要宋军突然勇猛出击,敌人必然会立即溃散。

当天夜里,邵云把大家的意见写成文书,报到了卢氏县。

县衙里,王宵猎看了邵云的文书。放在案上,对李彦仙道:“经略以为如何?”

李彦仙道:“韦仪带兵在火山关一个月,应该疲了。只要我们冲出去,必然四散奔逃。最要紧的是邵云等人要追得上。不要让韦仪逃回虢州,组织防御。”

王宵猎点了点头,道:“火山关离虢州还远,路上粮草运输不容易啊。现在天气冷,我想让邵云的军队每人带几日粮,以防运粮的军队赶不上。襄阳试了许多种军粮,现在最合适的,还是煎饼,还有特制的炒面。这些只要有热水就可以吃,比带米强了许多。面饼虽然更易入口,但冷了之后,如果用开水泡了没有味道,反而不合适。”

说完,对汪若海道:“参议,把军中的炒面拿来,让李经略尝一尝。”

汪若海吩咐亲兵,去取了一小包炒面来,放在了案上。又拿了一个搪瓷碗,倒了炒面进去。

王宵猎指着搪瓷碗道:“搪瓷的,汝州今年初刚刚试制出来,现在终于可以装备了。此物既有陶瓷的好处,又不怕摔,军中用最合适。”

李彦仙用勺子敲了敲,点头道:“着实是好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军队出征,吃饭的家伙一定要好。不能让部队一边打仗,还一边饿着肚子”。王宵猎一边向搪瓷碗里冲着热水,一边介绍。“这两年,邓州的军队花了许多心思,让军队出征的时候吃喝不愁。现在许多东西成熟了,军中终于可以用了。”

把搪瓷碗里的炒面泡开,用勺子搅了搅,王宵猎对李彦仙道:“经略尝一尝。”

李彦仙尝了一口,不由点头道:“好,极是香甜!看,上面还泛着油花呢!这炒面,应当是费了许多心思吧?看样子,价钱也不便宜。”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