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359)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说完,李彦仙站起身来,走到门口看着外面的艳阳。过了一会,突然道:“以前作战,我都是冲锋在前,众军看我帅旗行事。今天坐在州衙,指挥着外面军队作战,还真是一点不习惯!”

王宵猎笑道:“经略,古人常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们不正是如此?只是现在的军队,帷幄之中的人忘了怎么运筹,千里之外的人忘了怎么决胜,以致将帅相疑。这样怎么行呢?将军不相信元帅的指挥,元帅不相信将军的执行,上下相疑,怎么可能打胜仗?”

汪若海道:“富平战后,因泾原路军队出力最多,溃败之后最先集结,张枢密叙复曲端。”

王宵猎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如果自己记得不错,张浚最后还是借了曲端人头。作为大将,曲端毛病多多,刚愎自用。但落得那样结局,与宋朝的军事制度有关,也与张浚有关。

将帅一心,合力对敌,最重要的是要有那样的制度,其次要有那样的人才。曲端毛病虽多,但在合适的制度下,未尝不能克制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长处。宋朝的制度,容易出现曲端这样刚愎自用不听号令的将领。同样的,也容易出现张浚这种不知军情、瞎指挥的统帅。

富平战败,让许多人攻击张浚,也让许多人同情曲端。甚至有人过于夸大曲端的能力,认为如果由他指挥,宋军不会战败,说不定占据关中,东窥河东。这就过于夸大了曲端的能力。富平之败,不是像许多人认为的宋军在占上风的情况下,由于张浚的瞎指挥,被金军逆风翻盘。实事求是地说,此时二十万宋军,并没有占胜十万金军的绝对实力。

张浚到川陕,不应该集中所有的兵力,与金军进行大会战。而应该根据地理,分散布置,与金军进行长期战争。等到双方实力转换,再寻找决战的时机。富平之败,首先是宋军战略的失败。

想到这里,王宵猎不由叹了口气:“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兀术东移洛阳,讹里朵和完颜活女前出到泾原、秦凤两路,关中空虚。如果我们的军队多一些,再有五六万人,就不会只是虚晃一枪。最少,要把兀术这一部全部吃掉!有五六万人守住关中,兀术哪里逃!”

李彦仙犹豫一下,道:“若是我与镇抚合兵,全力守住陕州。集中镇抚汝州三万大军,再加上董先和翟兴的部队,能不能把兀术消灭掉?”

王宵猎摇了摇头:“不行的。现在正是冬天,黄河冰封,金兵可以涉冰而过。而且,想快速吃掉兀术的近两万精骑,三四万人怎么够?一个不小心,就成了兀术和讹里朵两路对进攻陕州,把我们给包围在这里了。面对十万金军,说到底,我们现在没有决战的资格。”

说完,王宵猎站起身,看着案上的地图。道:“想与金军决战于关中,少于十万人不行。而想与金军决战于中原,无论如何要有二十万大军。我们的本钱不够,现在想都不要想。”

汪若海道:“二十万大军,足可与金军决一胜负!”

“决战中原,中原逐鹿,无非一个意思。在中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就决定了天下局势。现在金军势大,我们只能避开中原,在中原之外的地方休养生息。还好,金军起于白山黑水间,几十年前还在山里打猎,不知道怎么治理国家。纵然取得了中原之战的胜利,也无法发挥作用。所以立了个刘豫,代替他们守着中原之地,隔开与本朝的边境。”

说到这里,王宵猎不禁有些感慨。靖康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金军实际上是放弃黄河以南地区,只想占据黄河以北的地方。建炎四年后,不再渡江南下,攻击江南地区,宋朝实际上有了很长一段时间恢复的时机。可惜,大军刚刚成形,赵构与秦桧就迫不及待地求和,把机会浪费掉了。

第383章 埋伏

城头上,董先看着城外连绵的军营,面色阴鸷。金军攻寿安近一个月了,虽然没有破城,城内的董先却感受到了极大的困难。粮草从永宁运来,很不容易。

张玘道:“王镇抚和李经略已经重占了虢州,断了金军后路。算着日子,城下的金军应该得到消息了,怎么还攻城不休?莫不是兀术以为,多攻几日就能破城?”

董先道:“金军数万人从虢州来,这样撤军如何会甘心?总要多攻两天试试,才会撤走。”

“多攻两天又有什么用?”张玘听了连连摇头。

攻城多日,金军的攻势并不猛烈。太阳还没有下山,便就收兵回营。

回到了县衙,董先命手下宰了一只羊,搬出几坛酒来,与手下几位将领饮酒。坚持近一个月,守住了寿安城,终于等到金军不得不退兵,今天要好好地庆祝一番。

倒了酒,撕一大肉咬了一口。董先道:“这次兀术数万大军来攻,我们坚守不到,这份功劳可是大得很!今夜诸位痛饮,坐等金军退兵即可!”

王倚道:“听闻李经略已经占住了陕州,堵住兀术回关中的道路。金军会不会——”

“会怎样?”董先瞪了王倚一眼。“我军重占虢州,就打开了进军关中的大门。兀术就是金军留在后面守门的,岂能不回兵?再在洛阳待下去,王镇抚不定就占了京兆府!”

张玘连连点头:“观察说的是。我军重占虢州,金军必须回去救的。”

董先道:“兀术围了我近一个月,这口鸟气也受够了!吩咐儿郎们盯住金营,他们一撤,我们就尾随追上去!非咬金军一口,出一出这口鸟气!”

王倚称诺,急急忙忙出去安排。

董先对张玘道:“你随时要做好准备。金军一拔营,你就带兵去追!”

金军大营,兀术看着天边斜阳。过了一会,道:“万里无云,这几天是个好天气啊。”

韩常道:“前些日子下雪,不好行走。这几天雪化了,道路干爽,我们路上可以行得快一些。”

兀术道:“听闻李彦仙又派兵重新占住了陕州,扼住了进关中的道路。此次回去,只怕不容易。”

韩常叉手道:“陕州城已经残破不堪,周围又没有百姓,宋军想守城也困难。末将愿带数千人先行攻陕州,为大王扫清道路!”

兀术回过头,看着韩常,微笑着摇了摇头。道:“你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这次不要你做先锋,让你做后卫!李彦仙是我的手下败将,有什么本事能够守住陕州?”

韩常一怔:“不知大王要我做何事?此去陕州,除了城中的董先再无强敌。”

“你以为董先会甘心看着我们走?”兀术连连摇头。“我们一起程,董先必定领兵攻来!这一带正处山谷之中,你选处合适的地方,灭了董先追兵!”

韩常听了,立即明白兀术的意思。是啊,自己一退兵,董先必定来追。那时自己埋伏好,追兵还想逃到哪里去?近一个月攻不下寿安,说不定退兵能建大功呢!

董先和众将饮酒到半夜,昏昏睡去。第二天一早,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亲兵便冲进来。摇醒董先道:“观察,昨夜金军已经退兵了!”

董先看着亲兵,过了一会猛地摇一摇脑袋:“你说什么?”

“禀观察,金军退兵了!”

董先听了,猛地从床上跳下来。口中连道:“取我盔甲来!取我兵器来!取我马来!——去命令张玘,立即带兵出城!告诉他,不管用什么办法,不许金军就这么走了!”

亲兵应诺,快步出了房间。

董先七手八脚穿好衣服,走出房间,让亲兵帮自己披戴。世上的事就是奇怪得很,越是急,越是容易出错。盔甲总是穿错,急得董先不断地跳脚。

穿戴整齐,董先出了房门,正碰见闯进来的张玘。

张玘叉手唱诺。道:“末将已点齐一千兵马,正要出城。前来与观察辞行!”

董先道:“好,好!你先行,我随后带大军就到。见到了金军,不要急着与他们交战,只要拖着不让金军跑了!等我大军杀上去,并力杀敌!”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