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382)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闲聊了几句。王宵猎道:“接下来如何安排,我们需要仔细规划一番。讹里朵大军不可能在关中待太久,不然太过浪费。估计等兀术回到京兆府,讹里朵就会带大军西攻。不说川蜀,占了关中,金军最少要占领秦凤路。远途作战,消耗甚大,我们短时间也无法再威胁关中。”

李彦仙点了点头:“应该是如此了。现在金军担心的,应该是我们。只要我们不出兵,金军可以说是无后顾之忧。不能够占领秦凤路,就失去了地利,如何占住关中?”

王宵猎沉思一会,道:“总而言之,对于我们来说,这场战役结束了。没有强大的实力,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入关中与金军进行决战。从邓州运粮,实在是太远了。耗费甚巨,而且支撑不了太多兵力。金人不出破绽,我们就很难有什么机会。”

汪若海点头:“镇抚说的是。对于我们来说,关中不是个好战场。”

王宵猎看着李彦仙。道:“经略,退出陕州和虢州,你的地盘过于狭促。我还是建议,我们两部合兵一处。进可攻,退可守,强过现在许多。”

李彦仙沉吟一会。道:“若合兵,镇抚是什么章程?”

王宵猎道:“没有什么章程。合兵就是合兵,以后不分彼此。我在邓州新野有专门的军营,统一训练军官和士卒。合兵之后,经略的军队全部入新野训练,以后与其余军队混编。也就是说,我们两支军队完全混编在一起,不管军官和士卒。”

李彦仙苦笑:“镇抚,你如此说,我该怎么答复?依你的说法,岂不是吞并了我?”

王宵猎连连摇头:“我们的军队是保家卫国,驱逐金虏的,不是哪个人所有。经略也看到了,我的军队与一般军队不同。打了几仗,现在看来,战斗力有保证。不经过整训,然后混编,两支军队终究是合不到一起。那样同床异梦,不如不合。要合兵,就真正合到一起。”

见李彦仙的脸色非常为难。汪若海道:“合兵之后,经略任何职务?”

王宵猎道:“我的打算是这样。合兵之后,我们军队重新整编,分成前、后、左、右、中五军。李经略任中军都统制,兼同提举一行事务。我们这一支军队,我为正职,经略为副职。我不希望同一支军队当中,还分成这个势力,那个势力。如果这样,宁可不合兵!”

李彦仙点了点头:“我明白镇抚的意思。兹事体大,容我考虑三日如何?”

王宵猎道:“自该如此。经略,我们是要做大事情的,必须要有大气魄才行。经略怎么做,我不敢多言。但是,只要合兵,就千万不要三心二意!在一起这么多日子,经略该知道,有什么话,我都会直接说出来。同意,就是如此。不同意,还是跟现在一样。心里不要有芥蒂!”

李彦仙看了看汪若海,摇摇头道:“就是知道镇抚如此,我才会考虑再三。放心,我都明白,三日之后一定给你答案。明天邵兴就到卢氏县了,这种大事,我们总要商量一番。”

汪若海道:“我本是朝廷任命的京西南路提刑。初到的时候,跟镇抚也有许多不愉快。时间长了就知道,镇抚就是这样。什么事情话说在前头,让人不舒服。等到共事了,反而一切都好。”

李彦仙道:“我自幼想做的是豪杰,不是说话吞吞吐吐的性子。奈何遇到镇抚说话更干脆,反而显得我小肚鸡肠。没有办法,两万大军,只好请镇抚担待。”

王宵猎点了点头。沉默一会,又道:“在此国难当头的时候,我不想把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面。不管什么事情,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要摸棱两可。难听的话说在前头,共事的时候,不要耍什么心机。这叫做先小人,后君子。说实话,很多人接受不了这种方式。所以我谈合作,谈崩的时候多,真能谈成的时候少。时间长了,我也很少与人谈合作。现在与经略,我们合则两利,分则两受其害,是不得不谈了。此事经略深思,我不怕等。”

李彦仙拱手,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自己从小结交的是英雄豪杰,说话直来直去的人实在太多了。但像王宵猎这样,一翻两瞪眼,不讨价还价,还真没有见过。

第409章 先难后易

县城外面邵云的军营里,李彦仙和手下的重要将领齐聚一堂。

中间点了一大堆火,上面烤了一只羊,三只鸡,旁边还有一个锅里煮着猪肉。

亲兵给每个人的碗里倒满了酒。李彦仙举起酒道:“好长时间,我们没有聚到一起说话了。且饮了碗中酒,今日我们不醉不归!”

说完,把碗里的酒一饮而尽。众人纷纷饮了酒,拿起肉吃。

酒过三巡,李彦仙道:“今日召诸位来,还有一件事情。襄邓王镇抚建议,我们两军合并。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做主的,大家一起商议一下。”

冯赛道:“此事经略做主即可!我等听命而行!”

李彦仙叹了口气:“王镇抚这个人,带兵打仗自没有话说,大家也都看见了。这些日子,我与他一直在虢州,算是大致了解了其为人。其余都好,只是一点,做事不留余地。”

邵兴脸色一变。问道:“经略为何这么说?”

李彦仙道:“我问如何合并,王镇抚直说就是陕州的兵重新训练,与其部下混编。合并就是真地合到一起,而不只是名字。要么这样完全合到一起,要么各过各的。”

邵云听了不由怒道:“这样说,岂不是这厮要吞并我们!”

李彦仙沉默了一会。想了又想,才点头道:“虽然不是这个意思,但确实是这么回事。”

邵云冷笑道:“年初娄宿那厮围陕州,邓州兵来救,我还以为这厮是什么好人!没有想到,最后是打了这个心思!我们陕州兵马经过了多少风雨,岂会这样就归顺他人!”

李彦仙道:“当年我杀了胡叔夜,你与邵大伯为何会归顺我?”

听了这话,邵云不由愣住。过了好一会,才道:“经略一心为国,胡叔夜自寻死路,有何话说?我等起兵,就是要驱逐金人,保护乡民,什么时候把自己荣辱放在心上!”

李彦仙道:“我告诉你们,现在我面对王镇抚,就是你们当年面对我时的样子,你们可信?而且王镇抚没有杀我,还再次救了我们陕州军。”

众人听了,不由都愣住,一起看着李彦仙。

李彦仙道:“王镇抚这个人,依我看,是个赤心报国、抗击金贼的。不过,他志向远大,不想把心思浪费在一些小事上面。现在的形势,我们与邓州兵合则两利,所以他才提出合并。如果我们不同意,王镇抚只怕也不会放在心上。说到底,我们不足两万兵,并不多么吸引人。”

吕圆登道:“此次进关中,邓州军招募了一万余百姓。加上收拢的韦仪溃兵,约有三万人。我听邓州的人说,这些人只要训练半年,都是好兵。”

邵兴听了不由皱起眉头:“这是怎么说?难道在邓州兵的眼里,我们跟百姓一样?”

吕圆登道:“不能说完全一样,但也相差不多。”

邵兴转着头,看着周围的同僚,见其他人都点头,觉得不可思议。道:“我等起兵抗金,至今有四五年了。不知打了多少仗,怎么会跟百姓一样!”

宋炎道:“大伯,我们是打了很多仗。但怎么说呢,邓州兵打仗跟我们不一样。比较起来,我们就跟百姓一般,好似不会打仗的。”

李彦仙道:“说实话,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觉得王镇抚让我们全军整训不算过分。两军完全不一样,看起来,不能让邓州军学我们,可不就只能如此。”

邵兴道:“经略,听你的意思,愿意依王镇抚所说合并?”

李彦仙点头:“王镇抚说话太直,确实让我有些不愉快。但仔细想想,也不是轻视我们,而事实就是如此。站在王镇抚的地位上,并不是十分愿意要我们的这些兵,只是商州和卢氏重要而已。”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