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441)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五郎笑道:“我找人问过了。那人说只要学成出来,想自己赚钱也可以,到衙门办的工场里面做事也可以。又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又能赚钱,多么好!”

张驰点头道:“只要真的好,我一定会送你去学!只管放心!”

五郎坐在石凳上,跷起双脚,一晃一晃的。道:“这两年,你做了官,我们也成官宦人家了。三哥在村里开了一个做苇席的社,买了几台机器,生意极是红火。许多事情,一下子就变了模样。我常听村里的老人说,这世道啊,突然变得他们不认识了。”

三郎开的苇席社张驰自然知道。买机器的钱,还是张驰借的。一共两百多贯,着实不便宜。只听说那几台机器极是好用,一个人能当十个人用,张驰还没见过。也正是因为机器价钱太贵,周围许多人看着三郎的生意眼馋,却没买不起机器。

张驰道:“说起来,许多日子不见三郎了。本来说这次让他一起来的,却死活不肯。”

五郎笑道:“三哥建那个社,从二哥这里借了许多钱。他现在一心想着赶紧赚钱还债,家里面都很少回,怎么肯来这里?到这里哪怕只用十天,也要少赚许多钱来。”

张驰道:“自己兄弟,哪里差这十天半个月。”

五郎道:“二哥是不知道他生意多红火!现在正是夏天,苇席卖得好,供销社天天催货。三哥累得双眼通红,还做不过来。都是钱,他哪里会舍得!”

张驰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自己离开家乡的这两三年,变化太大。百姓粮税虽然还是不少,但苛捐杂税全部免了。这还不算,一年五十个力役虽然多,比以前的杂役支移等等还是轻松。完成了力役之后,给朝廷做工,都是当天结算工钱。百姓的手里,活钱慢慢多了起来。

世界慢慢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张驰没有见过,并不熟悉的新时代。新时代既让人向往,又难免让人有些恐慌。有的人抓住了时代的机会,有的人则碌碌无为。

第472章 回乡

定娘有了身孕,张驰雇了辆四轮马车,送一家四口回家乡。等自己从训练场回来,应该也到年底了,那时候才能一家团聚。当兵就是这样,有太多的分别。

看着马车渐渐远去,家人在车里向自己告别,张驰的心里有些无奈。妻子怀孕的日子里,自己不在身边,总是有些遗憾。愿她回到家乡,能够一切平安。

新野到邓城县两百里。第五天过了午后,定娘与家人到了村外。

在村口与赶车的人结算了工钱,几个人正收拾行礼,得到消息的三郎急匆匆地赶来。

见儿子一身短衣,脚上的草鞋满是灰尘,满头大汗的样子。张炎急痛地道:“你雇的有人,自己不用如此劳累。人的身子不是铁打的,一直如此怎么才行?”

三郎道:“我只是四处看着别人做活,怎么并不动手,不累的。你们一路辛苦,快快回家。”

说完,上前帮着提行礼。手里拿着两个大包袱,当先而行。

五郎道:“哥哥怎么不叫几个工人来帮着提行礼?你看那些做官人的,哪个不是前呼后拥,哪里有像你这个样子的?明明雇着二三十个人,还要什么事情都自己做。”

三郎道:“你知道什么!这些日子供销社里催得紧,做事的人一刻也不能闲下来。好了,快快回家去。晚上煮一盆肉,我与你们饮酒。”

五郎笑道:“三哥,你可就比不上二哥了。在新野的时候,我们每天吃饭都要几个菜,哪里有煮肉吃的时候。临走的时候,二哥还从外面叫了帮厨的,做的菜不知多好吃!”

三郎闷声道:“我如何与二哥相比?他是做官的人,新野又不似我们乡下,当然不一样。”

一边说着,一边提着行礼,与家人一起进了村。

这是一个小乡村,多少年来,张驰是村里面第一个做官的人。村里人见到张驰一家,都自动避到道边,恭恭敬敬行礼。张炎一一点头问题,心里甚是受用。

进了家门,把行礼放下。三郎便道:“五郎你去买些肉,再买瓶酒回来。让妈妈做了,晚上我们一起饮酒。这里有钱,你拿着、路上小心一些,速去速回,不要在外面贪玩。”

五郎接过钱。道:“怎么,我刚刚回到家,便安排去做事吗?今日一家回来,你还不歇一天?”

三郎道:“席场里离不开我,实在是走不开。太阳一落山,我便加家,不必着急。”

五郎道:“现在都要太阳落了山才吃饭吗?点灯难道不费油?”

三郎道:“我买的有油,你不必操心。正在趁着太阳没落山的时候多做些活路,吃饭何必着急!”

一边说着,一边快步出了门,向村西的工场行去。

看着哥哥的背影,五郎对父亲道:“阿爹,你看三哥这样成什么样子?”

张炎叹口气:“他身上背着两百贯的债,自然一刻不能马虎。你也不是小孩子了,要多为你哥哥着想,不要只想着玩。等还了债,你三哥娶了妻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五郎不满地哼了一声。拿着三郎给的钱,向村口的大路走去。

三郎在村里开了个苇席社,村里的人多了起来。在离村口一里多的大路边,平日里便就多了几个小摊子,慢慢形成一个草市。邻村里一个屠户,每到傍晚的时候会把剩下的肉在那里卖,相当于有了一个肉摊。不过肉多肉少,全看屠户今天赶集的生意怎么样,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除了肉摊,有时候还会有卖瓜果蔬菜的,卖日用杂货的,当然也有卖酒的。这些都是附近村里的人,去别的地方赶集,集上没有卖掉的货物,在路口卖。有了这些摊子,附近的村民方便了不少。

五郎到了路口,看肉摊上只剩了一条羊腿,还有乱七八糟的各种骨头。对摊主道:“秦阿爹,今日生意这么好吗?天色还没黑,就没什么肉了。”

秦阿爹指着羊腿道:“小小孩子,说什么胡话!这条羊腿,不是上好的肉?”

五郎道:“羊肉没有香气,今日想吃猪肉。平日里你不是猪杀的多,羊杀的少吗?”

秦阿爹道:“最近周围卖猪的少,有什么办法?羊肉是好肉,你还挑三拣四!”

五郎没有办法,只好买了一条羊腿,又到一边买了一瓶酒,提在手里。看看天色还早,转到旁边的几棵大柳树下,在那里寻蠽蟟螝。新野的军官们,最喜欢用这东西下酒。在新野住了几天,五郎学会了这种吃法,甚是喜爱。

这个年代,蝉虫极多,而吃的人不多。柳树下面密密麻麻的洞,也不知道有多少。五郎没有多少经验,看见地上有个洞就去掏。虽然好多是蚂蚁洞和不知名的小虫,不大功夫,还是有一大捧蠽蟟螝。从旁边的河沟里摘了个大叶子包起来,提在手里,五郎高高兴兴地回家去。

回到家,就见妈妈正在院子里清洗新宰杀的鱼。见到五郎,对他道:“出去的时候,哥哥不许你在外面疯玩。怎么才回来?看看天,太阳都快下山了。”

五郎道:“妈妈说笑。太阳还那么高,下山还早呢。现在夏天,正是白天最长的时候。”

一边说着,一边把手里的羊腿和酒放到棚子下的水缸里。拿着蠽蟟螝,给母亲看。道:“真是好运气!我还找了许多这东西呢!一会用油炸了,今天晚上下酒。以前不知道这个能吃,还跟孩子们捉了这东西玩。去了新野才知道,原来这是无上的美味!”

母亲叹了口气,也懒得管五郎。五郎拿着蠽蟟螝,到缸边舀一勺手到盆里,一个人在那里刷洗。

不多时,父亲从屋里出来。对五郎道:“在路的时候,我本来想到了家,让你和三哥到外面去抓些鳝鱼回来。哪里想到,你三哥忙成那样。想让你一个人去,结果你又在外面玩了半天。”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