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573)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是守是攻,王宵猎下不了决心。

现在就进攻太原,金军不可能再退。很可能会出动倾国之兵,与自己在河东路决战。

自己做好准备了吗?王宵猎轻轻摇了摇头。不管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自己还远远没有准备好。

不进攻太原,金军会如何应对?放任自己不管?应该不可能。如果要进攻自己,会怎么进攻?

王宵猎一时间想不清楚,在官厅里踱来踱去。

汪若海进来,见到王宵猎的样子,问道:“节帅因何事烦心?”

王宵猎道:“占领了晋州和隆德府,我们就从两路指向河东路的核心之地太原府。金兵如何应对?一时之间我想不明白。若是集中大军于太原府,准备南下与我决战,倒是容易。”

汪若海道:“若金军集中十万大军,不可能走太原一路。更可能的,是一路走晋州,一路走上党。走上党的直下泽州取天井关,威胁洛阳。走晋州的则进攻陕州,配合陕西金军来攻。”

王宵猎道:“若是兵分两路,不给了我各个歼灭的机会?”

汪若海笑道:“节帅,金军不会认为自己这么弱的。陕州一战,我们实际用不到四万军队,歼灭拔离速两万余。但在金军眼里,只怕是把我们十万大军全算进去了。再者说,走晋州一路,如何支撑得了十万金军?”

王宵猎点头:“说得对。晋州一路,是支撑不了十万金军的。他们必须分兵,才能保证路上不饿肚子。”

说完,王宵猎回到地图前。看了一会地图,道:“只要必须分兵,那就好办了。无非一路堵住,集中兵力先歼灭一路而已。这里,冷泉关,一定要封死金军南下的道路!”

汪若海上前看着地图道:“冷泉关是晋中名隘,历史上发生了多少次大战!只要能把火炮运过去,守住这关隘倒也不难。只是这里的古道,可行不了大车,想运炮过去可不容易。”

王宵猎道:“姜敏在神山,就是抓紧时间自己铸了铁炮。听说那些铁炮,打了一战大多都报废了。不过却实实在在地取得了胜利,歼灭了三千金军。炮运不过去,铜铁总能运过去,就在那里铸好了。”

汪若海道:“若有火炮相助,守住这里倒也不难。”

王宵猎点了点头。道:“冷泉关,最好能保我们两三年平安。有两三年,我们扩了军,也就不怕金军南下了。”

汪若海道:“是啊,只要再有两三年时间,我们两个军,二十余万人,还怕什么金军南下呢?他不南下,我们还要北上去打他们呢!只是金军,会给我们两三年时间吗?”

王宵猎道:“只要堵死了金军走晋州的路,也不怕他南下。”

汪若海道:“如果金军不走河东,而从河北来呢?加上刘豫的军队,凑一二十万人不难。”

王宵猎道:“也没那么容易。此战刘豫损失了三万人,还有六万余签军。要把这三万军队补上,短时间内刘豫怎么可能办到?金军从河北来,刘豫最多能出五万兵,不是大碍。”

汪若海道:“刘豫五万兵可以不在意,但如果再加上五六万金军呢?”

王宵猎道:“五六万金军,那他们就不要回北地了。”

汪若海道:“如果是十万金军呢?”

王宵猎笑道:“参议不必纠结这个问题了。刘豫尽签河北之民,人数也不够给这些金军运粮草的。从河北来,在广阔的平原上,我们歼灭金军的办法就多了。十万金军,我也不在意他!”

汪若海也笑:“节帅有如此决心,就无碍了。金军能集结的最大兵力不会超过十万,何必惧他?”

河东路的地形,王宵猎的军队很受限制。而一出山区,直面洛阳,王宵猎总是要小心些。如果从河北来,一路都是平原,王宵猎还有什么怕的?

第628章 重建洛阳

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如丝如线,绵绵不绝。雨中的柳树已经一片碧绿,点缀着空旷的田野。路边的小河、池塘里水满了,到处都是青蛙跳来跑去。

王宵猎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走在田间的小路上。

路边的麦子已经灌浆,在雨中麦苗显得格外地茁壮,长势旺盛。

到田里看了一会。抓起几个麦穗搓碎了,王宵猎仔细看麦粒的长势。

回到路上,王宵猎对陈与义道:“当地人说这里是最好的麦田,年景好时,一亩地可产近四石。从年初开始便就战事频繁,百姓误了农时。洛阳周围,就属洛苑乡和平乐乡的麦子长势最好,龙门乡附近的粮食指望不上了。现在正是麦子灌浆的时节,下雨是好事。但如果这雨连绵不绝,那可就不好了。”

陈与义道:“这时候的雨最好下了就停,阴雨连绵如何得了!”

王宵猎点了点头:“是啊。只是看这雨势,也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

说完,转身看着周围。这里是洛苑乡的范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离洛水不远,又有涧水流过,实在是一等一的肥沃土地。如果种麦子的话,正常年景可以产到四石,不是其他的地方可比。

洛阳作为千年古都,不只是利于防守,更重要的是周边土地肥沃。沿着伊洛河两岸,从洛阳到巩县,土地一马平川,而且不缺水,是上好的耕地。只是中原战乱,人口逃亡,周围许多地方荒废了。

伪齐孟邦雄的官员王宵猎自然不能用,但自己的人才储备又不足,一时间王宵猎手下极缺官员。政事只能够因陋就简,把这段时间渡过去。王宵猎不但要关心军队,还要关心地方政务。

看了周围麦子长势,快到中午,王宵猎和陈与义返回洛阳城。还没有进城,就有亲兵来报,陈求道已经到了洛阳城,正等在驿馆里。

王宵猎对陈与义道:“陈参议来了就好了,许多事情他可以管起来。洛阳比不得襄阳,这里本是西京,周围又有皇陵,诸事繁杂。以前河南府和西京留守司,仅通判就有四五员,哪是寻常州县比的?这几年,我们占了许多地方,只是一直缺少管事的官员。许多知州知县,只是地方举人。这样怎么行?”

陈与义道:“陕州五捷,天下皆知道节帅不怕金人,以后应该就不同了。”

“但愿吧。”王宵猎有些感慨。“不用旧官员,实在是缺乏人才。而用了旧官员,又怕他们把旧习惯带来。我也是左右为难哪。陈求道来后,你们两个尽快在洛阳建个训练官员的学校,什么人都要培训过了才好做官。”

陈与义称是。

王宵猎道:“现在我们治下有二十余州,光是知州就不知道缺多少!唉,不容易!”

说完,王宵猎摇了摇头,与陈与义一起进了洛阳城。派了一个亲兵对驿馆,让陈求道到河南府衙来。

回到府衙,王宵猎摘了斗笠,脱了蓑衣,收拾过换了便服。亲兵来报,陈求道在外面求见。

王宵猎让他到旁边客厅,自己在那里见他。

一路上陈求道见了洛阳周围的破败景象,深自嗟叹。进了客厅,见到王宵猎,忙道:“陕州大捷,节帅建大功于国家,平定万民之心,实乃社稷功臣!节帅且安坐,受我一拜!”

王宵猎急忙把陈求道扶起来。道:“这件大功,是我们这些官员一起做出来的,参议何必拜我?你路上辛苦,本来应该休息几日。只是现在洛阳城里处处都是没有人处理的事情,只能勉强你了。”

“岂敢,岂敢!”

王宵猎让陈求道坐,上了茶来。

请了茶,王宵猎道:“洛阳是本朝西京,千年帝王城,比不得其他地方。你路上也看见了,一场战乱,现在破败成了什么样子?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建洛阳城,再现昔日荣光!”

陈求道道:“节帅,要重建洛阳城虽然难,但最难的,是首先要有钱啊!这一场仗打了半年,前三年储存的物资基本用光。这个时候重建洛阳城,需要的钱从哪里来?”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