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590)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当然有纪律。实际上军队中,走路、吃饭、坐卧诸般一举一动,都有纪律。紧少在军营或者军校中的公共场合要保持纪律,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军校北上,从新野搬到寿安,也开始走向正规化。

以前进了军校,一切都追求快。只要学会了,马上开始学习下面的课程。对于纪律要求不严,只是以最快的速度把适合的学员选出来。到了寿安之后,学制正式定为三年,纪律严格,不再单纯追求快了。

以前缺军官,为了扩军,很多将领在军校里学习一年半年就毕业了。军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到了军队再学。现在军官不那么缺,要求当然就不一样了。真正要做到,学校里学三年出去就是合格的军官。

这座军校是王宵猎结前世的记忆建起来的,与新兵营训练的新兵对接。军校加上新兵营,就能够快速地扩大军队规模。要扩军,无非是缩短军校学制,大量招收新学员就可以了。

如果再加上地方的动员体制,就类似于后世的全民动员,可以发动总体战了。

这一套体制,是欧洲国家为了扩大战争规模,长时间摸索出来的。从实际效果上,比中国秦汉时期的全民皆兵效果更好。新兵营和军校的训练和学习都完成了标准化,可以快速扩大军队。

当然,体系只是体系。不是有了体系,军队就出来了。有了体系,要认真对待体系,做必要的改革,来适应这一套体系。只要用心,这套体系就可以培养出基本合格的军队。这些基本合格的军队,在战场上,经过血肉拼杀,才会出出现真正精锐的军队。

王宵猎本来以为,自己需要大量这样的军队,在与金军的战争中成长起来,才能与金军势均力敌。没有想到,洛阳守卫战会赢得如此容易。从这套体系出来的基本合格的军队,就已经比金军更强了。

军队的战斗力,说到底是来自于组织能力。王宵猎的军队的组织能力,在后世看来还很简陋。但在这个时代,远强于金军,更强于其他的军队。

第647章 新时代

喝了一会茶。王宵猎对刘子羽道:“一支军队的面貌,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让将士们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地规范,熟悉军队生活。大家习惯成自然,军队就有了严格的纪律。参议,军队的纪律不是靠严罚来的,更加不是靠杀头来的。对于军官和士兵的训练,是非常麻烦的事。只有不怕麻烦,才能把军队练好。”

刘子羽默默点了点头。想了一会道:“军官在这军校里,到底学些什么?指挥军队,无非是孙吴兵法,以及六韬三略之类。要的是学生静心默读,有人讲解即可。”

王宵猎笑道:“都什么年代了,课堂上主要教的不是这些了。这处军校里,会有孙吴兵法、六韬三略的课,但已经不是主要的课程了。军官们学习的,是军事动员学、军事地形学、战略学、战术学,以及军阵指挥等等。把这些课程学会了,才能够毕业。他们要真地懂军队,能指挥军队,这哪是读几本兵书能够学来的?”

刘子羽张大嘴,过了一会才道:“没有听说过这些课程。”

王宵猎道:“我们也是一点一点摸索,慢慢总结出了军校里该学的知识,开了这些课程。随着课程成熟,学员在军校里学习得越来越具体。一旦毕业,就是合格的基层军官。”

这些内容,都是兵书里面没有的。在以前,要靠学生自己的悟性,靠老将军的言传身教。要有人教,还要学生自己用心,十个里未必能教出一个来。军校里,清清楚楚分为各种各样的课程,有专业的老师讲。不但是军队的日常管理可以学到,各种军事理论同样可以学到。十个里面能够教出九个,适合做基层军官。至于更高级的将领,就需要这些基层军官一边战斗,一边学习,从他们里面选拔了。

这些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是刘子羽从没有听说过的,不由听得一愣一愣的。自己本来以为,所谓军校,无非是选一批优秀的士兵,由宿将教导。却没有想到,这里是这样学习的。

看看天色,王宵猎道:“天色还早,我们去听听他们是怎么教学的,如何?”

刘子羽点了点头,随着王宵猎,进了旁边一间课堂。

这里讲的是军事历史,今天主要是讲五代时期。

概略讲了五代历史,上面的老师开如讲解五代时各国的军事制度。有什么样的特点,军队如何组织。军人是怎么动员的,进了军队怎么生活,怎么升迁,以及怎么退役。

这个时代离五代不远,资料翔实,老师配合一些实际的例子,讲得格外生动。

到了最后,老师道:“凡是讲古代军事历史,我们从第一节 课都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为什么汉时一汉当五胡,到了我们大宋,五汉还未必当得了一胡?这个问题大家仔细思考,课后交一份作业。”

说完,对坐最后面的王宵猎几个点头致意,命令下课。

出了课堂,王宵猎对刘子羽道:“因为是新入学,现在讲的都是简单的课。真正基础的军事课程,要过些日子才开始。参议,我们这里就是这样教学的,与其他地方不同。”

刘子羽点了点头,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教学方法,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内容。

为什么从晚唐五代之后,中原军队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战斗力下降?说法当然有很多。不过这种整体性的实力变化,必须从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着手,一点点抽丝剥茧,从能理出大致轮廓。

比如五代时期,战争规模与战国时代相比明显缩小,战争烈度明显增加。社会的组织,从大地主大贵族,变成了小地主为主。战争动员能力下降了,战争烈度增加了,雇佣兵大行其道。整个社会,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变革影响到了军事的变革。军队的组织形式变了,战争形式也变了。

具体的原因,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得出大致的答案。

至于后世的历史分析,说什么是因为崇文抑武,纯粹是搞笑的。这样的答案,明显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更加不符合历史事实。崇文抑武最多只能说是军事变革的果,而不是因。

晚唐五代之后,中国的军事传统一直没有进行变革,直到新中国。一个朝代,纵然有刚建国时候的生机勃勃,很快也会变得腐朽不堪。有人把军队称为古代军队、近代军队、现代军队,还是没有抓住其中的核心。核心是,中国从晚唐五代大门阀贵族消亡,进入小地主自耕农的时代。而国家没有进行相应的变革,让军队适应新的朝代。

这个年代的人,因为历史资料翔实,反而比后世的人看得更清楚。从建立军校开始,这个问题讨论了几年,终于慢慢有了令人信服的答案。这个答案,为王宵猎的军队改革提供了支持。

刘子羽听了一会学生的讨论,觉得他们说得天马行空,自己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这样看社会,要这样分析社会。从来没有想过,需要对社会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再来变革军事的制度。

出了课堂,刘子羽看着天上的太阳,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说什么。

走了好一段路,刘子羽才道:“今日进了军校,真是让人眼界大开!新兵营里还不觉得有什么,到了军校,才知道节帅的军队与其他军队差距何其大也!节帅说的不错,有了新兵营里的兵,才需要军校里这样的军官。而只有这样的军官,才能指挥新兵营出来的兵!两者本是一体,不能分开的!”

王宵猎道:“从唐到宋,社会看着变化不大,实际上差得何其远!面对新的社会,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军队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而不能高高在上,说是将领怯懦,士卒畏死。若是那样,这军队还有什么希望?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我们要事实求是,勇敢而且大胆地变革,找出一条生路来!”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