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598)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建炎年间,除了陕西之外,宋朝的大部分地方都是真空一般。百姓没有组织,官府没有军队,只要胆子够大,拉起几百人的队伍就可以占据一方。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王宵猎有了自己的地盘。

王彦道:“想当建炎时,天下多少势力?能够坚持到今天的,又有几人?似李成、孔彦舟、张用等人,这两年朝廷或抚或剿,他们有的投了刘豫,有的成了朝廷大将。真正占住地盘,成为一方之帅的,也只有节帅了。”

王宵猎道:“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直到此次北上洛阳,才有些明白。说金军善苦战,冲阵时不计伤亡,许多军队都被金军一冲就散。从在襄阳的时候起,我与金军交手多次,从来没有被金军冲散过军阵。为什么?说到底,军队的组织不同。我的军队,从建立起,就强过金军的组织,他们怎么冲得散呢?”

王彦点了点头:“这些年来,节帅手下将领,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军队是有组织的暴力集团,核心在组织。这句话我经常听,听得耳朵快起茧子了。但是仔细体会,还真是这么一回事。没有组织,军队就是一盘散沙,如何跟金军作战?有了组织,同样的人,战斗力截然不同。”

王宵猎道:“我也是逐渐才体会到这句话里面的意思。组织,就像织布一样,纵横交错,织得好了,丝线就成了好的布。织得不好,扭七歪八,不成样子。我们统帅军队的人,必须能把军队组织起来。要组织起来,必须要有合格的基层将领。指挥使和都头这两级格外重要。他们做得好,将帅就省力不少。最初建军校,我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军校的意义。过了这些年,才真正明白,这样做的好处。”

王彦笑道:“我在金州,旁观节帅的军队,看得最明白。从去年开始,节帅的军队慢慢不同了,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不再似从前。现在与金军对战,完全占据上风了。”

王宵猎点了点头。举酒与大家畅饮。

王宵猎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知道应该怎么做。而是在做的过程中,一点一点试探,一点一点试验,一点一点改进。这么做的脚步不停,就一直进步,数年时间超过众军。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子的。如果从一开始你觉得自己知道了答案,这个答案十之八九是错的。真正的答案,是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慢慢耐心地找出来。

在这个时代,怎么救中国?如果你翻开历史书,觉得英国的历史不错,可以借鉴。觉得法国的历史不错,也可以借鉴。觉得德国历史不错,同样可以借鉴。甚至开动脑筋,把这些经验揉和起来,觉得找到了答案,那么实际上就没有找到答案。

一个时代国家落后了,向外国学习,不是这样学习的。不是看见别人那样做,我也那样做,就一定行。可以肯定地说,一定不行。而是要分析自己国家的历史,分析自己国家的实际,结合别人的经验,找出来问题在哪里,应该怎么样去改。要明白想达成什么目的,怎么样达成这样的目的。

汪若海道:“当时我初到邓州,其实对节帅的做法也看不顺眼。后来形势所迫,追随了节帅。时间长了才明白,节帅的许多做法虽然看起来有些荒诞不经,但却有实效。到了今天,剩下的只有对节帅的佩服!”

王宵猎看着众人,道:“佩服什么?其实许多事情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对我来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不是假装知道。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一点一点去试,一点一点总结,力图越做越好。我们的经验多了,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慢慢也就知道了。要试,要总结经验,要吸取教训,不要轻信别人,这些话很简单,做到不容易罢了。”

汪若海点了点头。是啊,世界上的事并没有那么复杂,不知道就去学,去试,去一点点改。而不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站出来说我知道。要这样,要那样,把事情搞坏。

活在世界上,实际上大部分的事情我们都不知道。只要脚踏实地,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小心谨慎地向前走,总能一点一点试出来。最怕的,是有大聪明明明不知道,一通乱说,让大家以为他知道。

第657章 朝廷布置

看着定鼎门前工人忙忙碌碌,正在整修城门。李彦仙对同来的参知政事张守道:“金贼南犯,西京残破。年初宣抚初入洛阳时,人户不过一两千,市井萧条,城墙倾颓。这几个月,终于慢慢稳定了下来,开始修缮城墙。”

张守道:“如今天下何处不萧条?惟有宣抚治下,百姓安乐,实是不易。”

到了城门前,王宵猎与一众官员早早迎接,一起入城。

在河南府衙王宵猎摆下香案,接了圣旨,请钦差张守和冯益到官厅落座。

张守道:“宣抚恢复西京之后,朝廷派胡交修拜谒皇陵。不想正逢金军大举进犯,一路上难免心中惴惴。将进洛阳时,宣抚一胜中牟,再胜陕州,三胜湖城,实靖康以来未有之大胜。回京之后,胡学士极言宣抚功德,大军之盛,实在令人心向往之。所以朝廷再派我等,前来西京,为宣抚庆功!”

王宵猎忙道不敢。

张守道:“此次来西京,圣上特意吩咐,在这里多住些日子,看一看治理得如何。宣抚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们说就好。朝廷能帮上,必然会帮的。”

王宵猎道:“这些年来,鄂州先被李成盘踞,后被孔彦舟盘踞,阻断我去东南的道路。好在襄阳物阜民丰,支撑起了一支大军。不过,养兵是极费钱的事,我治下的州郡,一时很难向朝廷缴纳税赋。”

张守道:“此是小事。来时朝廷已有定论,宣抚治下州郡,三年之内不必向朝廷交税。所得税赋,宣抚全部拿来养兵好了。三年之后,兵精粮足,该考虑恢复中原了。”

王宵猎道:“如此最好。要恢复中原,必须诸大将协同作战才好。”

张守点了点头:“宣抚说的不错,圣上和众大臣也是这样想的。我来之前朝廷议定,以韩世忠为淮东、京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以刘光世为淮西、江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池州;以张俊为荆湖南、北路宣抚处置使,置司于鄂州。以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置司于秦州。再加上宣抚为京西南、北路、河东南路宣抚处置使,置司于西京。你们从东到西,成一条战线。朝廷一旦有诏令,则提大军北上,与金军一决胜负!”

听了这话,王宵猎怔了一下。没有想到,此次不只是自己升了官,韩世忠、刘光世和张俊也升了官,一起做了宣抚处置使。与张浚和自己一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防线。

刘光世将门出身,在赵构最危急的时候投靠,地位特殊,暂且不论。这两年,韩世忠征剿两淮,张俊则带大军征剿江南、两湖,立下许多功劳。现在南宋境内最大的反叛势力是洞庭湖的杨么,其他多被平定。当王宵猎在西京地区大胜,宋朝实际有了战略反攻的机会。

张浚在秦州,主要的进攻方向是陕西。实际上王宵猎威胁河东路后,陕西不再是金军的主要方向。

韩世忠在楚州,进攻方向是济南府和徐州。

刘光世在池州,与在鄂州方向的张俊一起,进攻方向是两淮。

王宵猎在洛阳,进攻方向是河东路。

如果各大将密切配合,朝廷能够正确决策,对金军的威胁是很大的。

但问题在于,朝中的大臣做出规划容易,把规划落实下去,可就太难了。最少王宵猎觉得,不管是赵构,还是朝中大臣,没有人能指挥各大将,进行有效的配合。

过了一会,王宵猎才道:“如此布置,金军南犯再无隙可乘,不似从前了。”

张守道:“宣抚于中原大胜,吕相公审时度势,及时做出布置,可谓朝廷之福。以二十余万大军,从东到西,形成一条完整的防线。退可守,进可攻,不再像从前了。”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