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610)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一夜渡河,直扑同州,如果成功,这份神速才是对陕西降将最大的压力。

黄河的对岸,薛成焦急地看着河面。自己先渡过河来,清理了这一段河岸,渡船才好过来。为了隐蔽,今天晚上选的河段,这一边没有人家。在这样的夜里,又怎么会有人呢?

突然,一个士卒指着河里道:“来了,来了!”

薛成看着河面,就见从夜色里冒出一个朦胧的影子。不多时,离得近了,看得出是渡船。

长出一口气,薛成道:“谢天谢地,他们总算没有走偏了!”

身边的士卒笑道:“统制说的什么话!摇船的船工,据说一辈子在河上厮混。怎么会走偏了!”

过不了多少时,潘禄带人快速跳上岸来。对薛成道:“怎么样?周围有没有人家?”

薛成道:“这一带没有人家,而且离大道不远。若是我们从这里上岸,整理队伍可以快速向同州杀去!”

潘禄点了点头:“这样就好了。今天晚上,宣抚和汪参谋等人都到了岸边,可见重视。今天晚上测过了渡河,估计两三天内就会进攻同州!这样的大功,可落在我们身上了!”

薛成道:“都监说的是。西京大战的时候,我们大军在商州,竟然错过了。这一场大战,可不能放过!”

两人带兵在黄河岸边巡视一圈,把火堆熄灭,重新上了渡船,向来路划去。

第二天一早,新知同州的赵彬早早起来。用过早膳,到官厅升帐。

点毕名字,赵彬道:“这两日王宵猎到了河中府,你们要派人密切关注他的行踪!西京一战,王宵猎侥幸在陕州赢了拔离速大王,气焰正嚣张。四太子推断,今年秋天王宵猎极可能进攻太原府。若发生大战,我们在他大军后边,渡过黄河,可捣其后路。到了那时,诸将用命,未必不能建奇功!”

众将一起称是。

赵彬道:“这两日对面的王宵猎军队有没有异动?”

禆将孟海道:“昨天晚上,有人说渡口那里有动静,不知道是不是王宵猎派人渡河。”

赵彬道:“此事不可小视了。加派人手,这几天仔细巡视渡口。大战之后,想来王宵猎也缺粮,我们要严密守住黄河,让他一只船也过不来!”

众将一起称是。

赵彬又问了一些杂事,便吩咐退帐。

回到后衙,军中主管机宜文字的兄弟赵炎上来,对赵彬道:“哥哥来了许多日子,在京兆府的张中孚却对同州不闻不问,只言片语都没有。哥哥,我总觉得,不是好兆头。”

赵彬冷笑:“有什么奇怪的?张中孚见王宵猎在陕州大胜,觉得金人未必靠得住,心怀观望罢了。哼,这几年金人南征北战,未有一败!陕州偶受挫折,有什么奇怪的?依我看来,今冬王宵猎若进攻太原,必受重挫!那个时候,张中孚就知道自己目光短浅了!这几个月我们加紧准备着,等到大战一起,渡河击王宵猎的侧背,必立大功!”

赵炎道:“张中孚一向精明过人。我觉得,他的做法必有深意!”

赵彬道:“张中孚精明自在是精明,不过对时局的看法,却稀里糊涂。四太子纵然从陕西撤兵,难道张浚就能打回来?痴人说梦罢了!王宵猎的兵马虽然多,却一直盯着河东路。这不正是我们立功的机会?”

赵炎叹了口气:“但愿哥哥说的对。王宵猎陕州大捷,着实吓坏了许多人。”

赵彬道:“这些人怕了,才正是我立功的时机!若金军算得不错,王宵猎秋天进攻太原,我们渡河,截断王宵猎的后路,是多么大的功劳!”

想到这里,赵彬激动得浑身发抖。

这件事做成了,自己必然是陕西降将中功劳最大的一个。金军封赏,自己岂会跟现在一样?那个时候,不定自己就做了陕西五路经略使,张中孚也成自己手下。

当初自己与张中孚兄弟一起投降,后来他们两兄弟的官越做越大,自己却名声不显。说到底,不过两兄弟是陕西宿将,立些功劳罢了。如果自己能重击王宵猎,立下大功,看金人还会怎么说。

立伪齐后,金人虽把陕西划给刘豫,但刘豫与陕西的交通不畅,陕西一直比较独立。陕西的大将,许多都不把刘豫放在眼里。特别是王宵猎突然与翟兴一起北伐,夺了陕州,就更是如此。

兀术从陕西撤走,在别人眼里是危机,但在赵彬眼里却是机会。这个时候立下功劳,自己未来不可限量。

第672章 草台班子

同州城中的酒楼上,项伦从窗口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对余世平道:“同州正处前线,前方大军压境,这里却歌舞升平。也不知道这里的百姓怎么想的?难道认定我们不会打过来?”

余世平道:“平民百姓,哪里知道这些国家大事?若官府不早做布置,自然就是如此。你信不信,我们的大军到了城外,城里都不一定有多少百姓知道。”

项伦叹了口气:“乱世之中,百姓也是可怜!”

余世平道:“宁做太平犬,莫为乱离人。这话也不是随便说的。”

项伦道:“想到我们即将打过来,这里却不封城,也不查点进城的人,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若时间长些,都统可以布置些人入城。大军到了,里应外合,仗打起来更加轻松。”

不多时,酒菜上来。两人一边用着酒菜,一边交换着今天得到的情报。

仅仅半天时间,赵彬在同州的布置便弄得一清二楚。

同州现在共有两千六百人。其中六百人布置在东边的朝邑县和新市镇一线,两千人布置在同州城和沙苑镇。其余治下各县,几乎没有派兵,靠地方官维持。

王宵猎到了河中府,同州虽然得到了消息,却完全没有想到王宵猎会打过来。只是在黄河渡口加了人手,同时不许船家摆渡,没有其他的防范措施。

就连项伦和余世平这两个收集情报的下层军官,都觉得赵彬的布置太过草率。与王宵猎那边相比,同州这里简直是草台班子。然而这个时代,大多数地方的官府不都是草台班子吗?

吃过了饭,项伦和余世平两人施施然出了城,天黑前到了黄河岸边。掏出一个烟花,项伦点了火,烟花尖叫着飞上了半空。到了空中,突然炸开,声音在空旷的黄河上传了很远。

不多时,一艘小船从黄河上摇来。到了岸边停住,项伦和余世平两人上了茶。

船上的李炳问道:“两位哥哥同州城里走一遭,可还顺利?”

项伦道:“同州没有封城。进城的时候只要交十文钱,连身份都不问。他们的兵马布置,连街上的黄口小儿都一清二楚。我们问明白了,还在酒楼吃了饭呢!出发前的诸多布置,根本没有用上。”

李炳道:“如此看来,赵彬真真是作死了!”

余世平道:“同州城里的人都知道,赵彬想在秋冬我们战太原的时候,出兵直击我们后路。立此一大功,他在金军那里可就不一般了。只是,此人有如此大的志向,怎么布置这么马虎?”

李炳听了连连摇头,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在王宵猎之前,宋军大多如此。虽然军中有机宜、蜡丸等诸多保密制度,大多数将领却没有保密意识。对方只要稍加打探,就能把宋军军情弄得一清二楚。有的时候甚至就连作战计划,对方也可以轻松得到。作战的时候,经常发生的就是敌方设伏,或者突出奇兵,直击宋军要害。

王宵猎设立专门的情报机构,战前会仔细了解敌情,在这个世界是闻所未闻的事。

过了黄河,太阳已经落山。项伦和余世平两人急急赶到州府,到汪若海的机宜司汇报情报。

汪若海得了同州情报,与军中参谋一起,连夜制定第二天晚上进攻同州的计划。

第二天吃了早饭,王宵猎到了当作指挥部的官厅。王彦已经到了,见到王宵猎急忙行礼。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