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663)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徐文等人离开灌水谷地,沿着山间古道到了岐亭河谷地,一路向麻城县而来。

孔彦舟投降伪齐之后,宋朝没有向麻城派遣官员,现在的知县是孔彦舟的一员小校。不想投降伪齐,聚了一百多人留了下来。反正没有人来管,在一县里称王称霸。

这些日子,一千多金军南下,作为知县不可能查觉不到。只是知县觉得自己惹不起这些人,装作不知道。

过了麻城县,就出了大别山区。徐文等人沿着岐亭河,一路直下团风镇。

这一带河流密布,土地平旷,本来属于人口稠密的地方。只是处于南下北上的要道上,数年战乱,兵戈不休,人口大多逃散。往往走几十里路,没有一处人烟。只有一些交通要道的路口,偶尔可以看见一处野店。

看看离团风镇近了,徐文道:“没有想到此处人烟如此稀少。我们一千多人,可要早早准备好粮草。”

贺凝道:“这几年鄂州附近就没有太平过,百姓不逃散,大多也被杀了。不过统制放心,我们早早就运了两船粮食到镇里,不会饿肚子。”

说着话,就看见了前面的镇子。

团风镇位于长江边,到了宋朝慢慢形成集市。

长江到了团风镇这里,先向北拐,而后又南下。岐亭河在北边汇入长江,与江水相激,形成一个大沙洲。沙洲能够挡风,这里便成为长江中的一处避风港,慢慢繁盛起来。

到了镇外,徐文问贺凝:“先来的人,在哪里会齐?”

贺凝道:“这几年江中沙洲早没有了人家,我们的人在那里会齐。”

徐文看了看天色,道:“天以不早,我们先到镇里歇下,明天到沙洲去。附近虽然没有宋朝大军,我们还是要小心一些。走露了风声,不是小事。”

贺凝称是。

进了团风镇,就见市面萧条,大半的店铺已经关门。还开着的店,无非是两家客栈,三间酒馆,还有几家茶铺而已。街道上行人了了,哪里像是热闹集镇?

走过一家酒馆,贺凝脸色一变,显得有些沉重。再过一家,脸色就黑下来。

到了客栈,贺凝小声对徐文说道:“统制,刚才经过酒家,我看里面坐的都是我们的人。他们如此张扬,可怎么得了?若折彦质得了消息,不来团风,我们岂不白走一趟!”

徐文听了,猛地转过身来,看着贺凝。过了一会,才道:“我们先住下,明天再说!”

几个人进了客栈,一问,竟然已经客满了。没有办法,换了一家再问,竟然还是客满。

贺凝皱眉道:“这个年月商贾不行,这处小镇子,哪里来的这么多住店的人?”

说完,心中一动,忙道不好。

对徐文道:“统制,看刚才外面酒馆的样子,这两家客栈里,八成也是住的我们的人。直娘贼,来之前我一再交待他们,此行一定要隐藏行踪。若被宋人觉察,不是小事!没有想到,他们还如此张扬!”

徐文黑着脸,道:“我们外面说话。”

出了店,徐文看着冷清的街道,好长时间不说话。过了好一会,才道:“你去酒馆和客栈里,把首领找出来。来的时候,我看河边树林有一处破败的龙王庙,我在那里等你们。”

说完,带着自己手下,径直向镇外去了。

贺凝叹了口气,分派众人,各自到酒馆和客栈找人。用不了多少时间,五个首领全部到齐。

贺凝道:“元帅派统制徐文前来主持此事。徐统制有事找你们,随着我来吧。”

五个首领不明就里,只好跟着贺凝,走向镇外。

第739章 借人头一用

龙王庙外,徐文负手看着天边的夕阳,若有所思的样子。旁边站着几个卫士,俱都神情严肃。

贺凝带着人来到。上前叉手:“遵统制令,五个首领已经全部到齐!”

徐文转过身,看着五人。神色不变,问道:“你们来时,贺统制有没有让你们隐藏行踪?”

一个身材高大的首领上前道:“回统制,交待过的。此事是我们做得差了,只看着镇上偏僻,便在镇里的酒馆里喝酒吃肉。不过统制放心,我们都给钱的,绝没有强买强卖的事!”

徐文冷声道:“让你们来做强盗,不是来做生意人的,有没有强买强卖关我什么事!既然贺统制交待过了,到了团风镇要小心隐藏行踪,你们却不照做。这叫什么?这叫违反军令!军中行事,违反军令者斩!”

斩字落地,身边的卫士便就抽出刀来,大踏步上前,一刀把那个首领的脑袋砍了下来。

看着地上嘀溜溜乱滚的脑袋,徐文抬起头,看着其余四人。

四人心胆俱裂。有的闭上了眼睛,有的跪到了地上,有的眼巴巴地看着贺凝。

贺凝也被吓了一跳。急忙上前对徐文道:“统制,他们不依吩咐行事,略加薄惩即可。何必取他们性命?”

徐文看着贺凝,沉声道:“行军打仗,违反了军令该当如何?”

贺凝被徐文看着,心里有些害怕。道:“违反军令,自然当斩!”

“斩!”

随着徐文话声落地,身边的卫士抽出马来。大步上前,一刀一个,把其余四人的脑袋都砍了下来。

一个脑袋滚到徐文的身边,徐文抬起脚,一脚踢飞。对贺凝道:“你拿着脑袋,回去告诉手下,晚上全部离开团风镇,到江中沙洲上!如果有人不听,格杀勿论!”

贺凝不敢多说,叉手称是。

走了两步,徐文回头道:“找一个熟悉本地的人来,我有话问他!”

看着徐文走远,贺凝才出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怪不得元帅派徐文来!此人杀伐果断,非其他人可比!深入宋境做这样一件大事,不是如此,如何成得了事?”

说完,命手下带了五个首领的脑袋,到镇里知会众人。

此次完颜昌派的是精兵,从各军挑选出来的。既然是精兵,又来自各军,纪律自然很难维持。本来金军的一个特点就是纪律严明,但贺凝是燕人,真无法管束这些人。

见了血,金军来的人立即老实下来,不等天黑就全出了团风镇。乘着大船小船,到了江中沙洲上。

从李允文,到李成,再到孔彦舟,这几年鄂州一带仅大的势力就不知几股,小的就更数不清。千里江面,被这些人弄得乌烟瘴气。直到张俊赶跑了李成,逼走孔彦舟,鄂州才大致平定。附近的黄州、蕲州、汉阳军依然有许多强人活跃,远没有平定下来。

金军在团风镇活跃的这几天,周围百姓都在猜测不知是哪股势力,要干什么大事。今天突然一下子走了,镇上百姓更加心中忐忑,店铺早早就关了门。

江中沙洲,一座坍塌的神庙门口,徐文坐在交椅上假寐。从团风镇回来的大小首领,远远看着,没有人敢上前。

贺凝下了船,到了神庙前,看了看四周的情景,心中不由叹气。来的兵丁,基本都安置在沙洲上面,首领们则到镇上快活。今天徐文一来,先斩五个大的首领,其余人立即变得老老实实。

带着一个员外上前,贺凝叉手唱诺。

徐文睁开眼睛,看了看贺凝,沉声道:“人已经全部到岛上了?”

贺凝称是。指着身边的员外道:“这一位齐员外,本来是黄州人氏,因避战乱,逃到团风镇居住。其人最是能审时度势,愿意为本朝效劳。”

徐文点了点头。问道:“这一带数年战乱,百姓能够保住家产的不多。不过再是乱世,总有豪杰,能做成别人做不到的事。我问你,现如今团风镇附近,哪一家最富?”

齐员外愣了一会,见徐文的目光如刀。急忙道:“回太尉,若说是富,当然是阳罗镇外的蒋员外。”

徐文道:“这个蒋员外有什么本事,在这乱世里还能保住家产?”

齐员外道:“蒋员外家里面数代养猪杀猪,积攒下了泼天的财产。有六个儿子,个个都勇猛无赖,俱是横行乡里之徒。庄上有五百庄客,号令严明,哪一个敢惹他?不管是李允文、李成还是孔彦舟,到了鄂州,都封蒋员外为官,阳罗镇周围数十里都归他管。这样一个人,当然保得住富贵。”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