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710)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酒菜摆在桌上,王宵猎与林夕相对而坐。灯光下林夕的脸特别白腻,耳朵甚至有透明的感觉,看着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这些菜是她没有吃过的,坐在那里跃跃欲试。

王宵猎倒了酒,把壶放下。

林夕显得有些慌张,用手扶着酒杯道:“如何让官人给我倒酒?”

王宵猎道:“我平时吃饭睡觉,最讨厌亲兵之类的在身旁,都是自己倒酒添菜。在家里,夫妻相对,自然是该我倒酒。不然,你掌管家事,难道忙了一天还要做这些?”

林夕嗫嚅道:“其实我也没有忙——”

王宵猎笑着道:“总有一天你会忙起来的,到时可不要报怨。现在是新婚,理当轻松一些。”

林夕歪头想了一会,想不出将来自己要忙什么。摇了摇头,不去理它。

等到锅里的汤烧得滚烫,王宵猎夹了些羊肉放进去,搅了搅,筷子放到一边。这是公筷,专门用来做这些。

虽然现在慢慢流行开围桌吃饭,但宋朝沿续原来的习惯,虽是小户人家,也必须使用公勺公筷。不会把筷子从嘴里掏出来,进盆子里搅一搅,邀请大家吃。这个习惯很好,王宵猎学了来。

羊肉切得薄,进锅一下就熟了。王宵猎用公筷夹出来放到林夕盘里,对她道:“蘸一蘸旁边的料碟,就可以放心吃了。喏,像我这样,味道别提多么鲜美了!”

林夕眼巴巴地看着王宵猎的样子,学着挟起羊肉,在料碟里蘸了。放进嘴里,细细嚼了,不禁连连点头。

料碟是用芝麻酱,配以韭菜花、腐乳等调好,既鲜又香。王宵猎的厨师是这个时代顶级的人物,教了几次,便就能调好吃的味碟,比王宵猎教的更好。

林夕连吃几口,点头道:“这个好吃!没想到羊肉还有这种吃法!”

王宵猎笑着点点头,轻轻地喝了一口酒。

酒是黄酒,宜城产的金沙泉。白酒的酒性太烈,军队和下层劳动人民喜欢,大部分人还是以黄酒和露酒为主。

吃喝了一会,王宵猎道:“过几天,我要去一趟石州。如果顺利,年前就能回来。不顺利,就不回来过年了。”

林夕一惊。道:“什么事情这么重要?有什么事,去说一说不就回来了?”

王宵猎笑道:“说一说?这世上的事大多都不是说一说就可以的。军队的事情复杂得很,石州是新建的军队,就更加复杂。不去看一看,我放心不下。”

林夕想了想,摇头道:“不知道有什么不放心的。”

王宵猎道:“这是我的公事,你不要多问了。”

林夕道:“公事我自然不问了。不过刚才看你很烦躁的样子,也妨说一说。”

王宵猎想了一会,才道:“我今天的一切,因为军队而得。但是现在军队的样子,也实在让人忧心。”

林夕愣了一下。道:“军队经常打胜仗,大家看在眼里,都是夸赞的话。”

王宵猎道:“因为百姓看禁军习惯了。现在的军队,比禁军不知道强了多少,当然看着喜欢。但是现在的军队与我想象的比,还是差了很多,难免要操心了。”

林夕摇了摇头:“不知道你想什么。现在的军队挺好的,又能打胜仗。”

王宵猎看着对面的林夕,透着一种单纯。但在这种单纯中,又有一种被世事教来的成熟。想了想,终是没有再说。

军队不是因为同样叫军队,就是一种,而是分很多种。最少从宋朝起,朝廷对军队的定位,发生了改变,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朝代。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改变过来。

宋朝建国的时候,皇帝对军队的定是什么?朝廷之鹰犬,皇帝之爪牙,完全是帮凶。招的是游手好闲、好勇斗狠的人入军,完全不管出身、性格等。依赵匡胤的说法,“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什么保家卫国之类,完全不在考虑。

王宵猎的军队开始扩充很快,不得已,招了大量禁军的旧军官。他们带了旧习惯,很多时候他们没感觉,但王宵猎以一个旁者的角度,就非常明显。到了现在,作为最高指挥官,王宵猎也觉得有心无力。

怎么办?以前王宵猎想的是尽量控制,用军校和训练营慢慢改变。但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与此相应,战场指挥官的权力就越来越大。自己想改变,只怕没那么容易。

石州的姜敏本来最初只是一步闲棋,但是姜敏的控制的很好。再加上张均的加入,王宵猎感觉,可以给他们更重要的任务。甚至这一支军队,可以作为模范军队。这种情况下,自己怎能不去看呢?

第796章 众炮齐发

在王宵猎准备去石州的时候,宋军终于把火炮操练精熟。这一日,杨沂中命手下炮手精心准备,恭请赵构亲自观兵。这本就是赵构命令的事,自然满口答应。

第二日,赵构车驾出嘉会门,带领着众大臣,来到了演武之所。

见两侧的兵马盔甲鲜明,气宇轩昂,赵构笑道:“中军兵马如此精锐,实不能与以前相比。杨将军任统治,这些日子着实辛苦。今日火炮操练精熟,又何惧北军!”

杨沂中躬身道不敢。

赵构登上高台,凝目观望。只见前面设了三个炮位,每个炮位有火炮十门。火炮后面站着炮手,旁边的火盆里放着烧红的铁条。在他们前面,是模仿敌军的一个军阵。军阵由粗具模样的木头人组成,大约有一千多人,仿佛千军万马一般。没有人说话,显得肃目而苍凉。

看了一会,赵构道:“人们常说一炮发出,有如雷霆,玉石具焚。前些日子看过火炮发射,威力果然惊人。只是战阵上使用到底如何,没看过终究心里面没底。今日是从王宵猎军中学来的法子,用木头人模仿军阵,看看威力到底如何。说起来,王宵猎还真是许多巧思。”

一边的张俊道:“他自是许多灵巧心思,常常战阵得胜。只是未与金军大战,不知其真正如何。”

一边的吕颐浩道:“陕州一战,斩两万余金兵,可以算得上大胜了。”

赵构道:“今日就试一试,火炮到底如何。如果真如说的那样,再做打算。”

徐俯拱手道:“火炮是兵家利器,天以赐陛下!如果真像说的威力无穷,当整兵北上,收复河山!”

赵构默默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向身后的杨沂中道:“试炮吧。”

杨沂中点头。向侧前方跨出一大步,拿起身边帅旗,猛地一挥。厉声道:“圣上旨意,试炮!”

下面李成顶盔戴甲,面色凝重。看见帅旗挥舞,手中的小旗子举起来,看了一眼东边升上半空的太阳。当日中牟城外被俘,他输得心服口服。没有什么说的,那一仗干净利落,自己没有任何机会。但是自己输,是输在从来没有见过火炮,不知道这东西如此厉害,实在有些不甘心。好在赵构爱惜人才,犹豫再三还是给了自己机会,让入军中戴罪立功。拨在杨沂中手下,让自己管火炮。

当年的那一仗,一开始自己就被火炮打断了腿,让李成没齿难忘。现在自己管火炮,当然用尽了心思。从王宵猎那里传来的使用经验,操作小册子,李成都烂熟于胸。又根据自己的军中经验进行了一些改进。现在李成觉得,王宵猎军中也不会比自己使用得更好。

转过头,深吸了一口气,李成爆喝道:“发炮!”

手中的小旗重重挥下。

小旗一落,所有的炮手都把烧得通红的铁条从火盆里面抽出来,点着了信捻。

张俊道:“火炮称为火炮,就是因为需要用火才发。用火点着药捻之后,引火入药室,突然——”

话音未落,一连串惊天动地的响声传来。炮口冒出黑烟,炮弹从炮管飞出。砸向前面的木头人军阵。在台上的大臣甚至能看见炮弹飞过的轨迹,觉得也不太快。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