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717)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姜敏和张均听到表扬,明显出乎意外,急忙起身道谢。

王宵猎道:“这样的布局,其实与其他军队差不多,没有明显不同的地方。真正令我意外的,是整齐划一。整齐划一不容易啊,可不仅是严格要求的事。简单来说,要让军队整齐划一,后勤供应就要得力,要标准化。所有的人缺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也是军中能够供应得上的。今天缺毛巾,明天缺脸盆,不是缺这个就缺那个,就没办法要求军中整齐划一了。其他军队也有要求严的,但与这里相比,整齐度明显不行。”

汪若海道:“我们是常年在军中的人,但再没有一支军队比得上这里。最接近的,应该是宣抚司的警卫军队,也要差上一些。姜敏和张均,在这里确实下了苦功夫。”

王宵猎对一边的崔青道:“崔青,刚才你也跟着进去看了,要学习。在石州的日子里,多跟姜敏和张均学习一下怎么带兵,把警卫部队的军容军纪提上来。你的军队,是宣抚司的脸面,脸面要光吗!”

崔青起身称是。

王宵猎道:“军容军纪是战斗力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战争时期,还能够保持好的军容,战斗力可想而知。司马法有云,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故德义不相逾。那是因为军队主杀伐,自有一股肃杀之气,故不能入国。我们现在这样的军容,有纪律,重服从,整齐划一,还有什么军容国容相背的?我一直说,我们的军队要不同,要与其他的军队有根本的区别。什么区别?就是我们的军队深植于人民之中,不能违背人民的意愿。在这个基础上面,还要讲纪律与服从,把纪律与服从深刻进战士的血液里。而这些,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要从基础做起。”

折彦质坐在一边,心里五味杂陈。王宵猎的这些理论他前所未闻,以前从没听说过。军队能打就可以了,哪里还有这么多理论。但是听起来,说的要有道理,只是自己深深的怀疑。

宫天宇命人上了茶来。王宵猎喝了一口茶,道:“大家讨论一下吧。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拘束。”

说完,王宵猎看着众人,眼神飘忽。

这么多年,王宵猎一直说要建立一支新部队,并努力地灌输自己的思想。但是直到今天,才算见到了符合自己要求的部队。虽然不知道这支军队其他方面如何,但只是从军容军纪上面,已经符合自己的要求了。

姜敏和张均年轻,最重要的岁月是在王宵猎身边长大的,听多了王宵猎的话,各种夸奖和牢骚。这两个人也足够聪明,能够理解王宵猎的意思,坚决执行下去。这里的军官和士兵都是王宵猎从各军抽来素质最好的,能够坚决执行姜敏和张均的命令。或许,诸多因素叠加,才有这支军队的面貌吧。

第804章 请你们吃鸡

军队大而观之,就是能打,重杀伐。但要想能打有许多种方法。严刑峻法是方法,动辄斩首,轻则杖刑,剩下的就像是鹌鹑一样,自然会听话。重赏也是方法。平日里好酒好肉招待着,一到有事时发重赏,自然也有人卖命。

这个年代,前一种是通行的做法。文臣制定的十杀七杀,就是严格刑律,动不动就要砍脑袋。只是这些律法制定出来了,武将推行不下去罢了。文臣又指责武将宽纵,执法不严。觉得如果自己统军,就会严格律法,从而军队上下一心,战无不胜。

这首先是宋朝对军队的定位决定的。实行募兵制,当兵拿钱,管着你的生老病死,当然战时要拼命。如果不拼命的话,那就用严刑峻法让你拼命。只是发的钱够不够花,能不能养活家人,会不会被上级贪污,就没人管了。如果大力整治,发的钱更多,而且实实在在发到士兵手里。打了胜仗就赏,打了败仗就罚,战斗力也能上升。只是除了岳飞等少数的人,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

当大规模战争,军队的数量要求众多的时候,这种方法注定不行。民间的财富有极限,而军队的花销无极限,怎么能够做到呢?于是就要改成另一种方法,任凭军队抢劫。我发不了足够的军饷,你可以去抢啊,如果抢不到就是自己的问题了。一旦开战,地方涂炭,没有办法可想。

韩世忠的地盘不非常大,只能养三万兵。岳飞的地盘大,可以养十万兵。他们的兵力,要受经济制约。

当然也可以像金军,不发军饷,一切靠抢。只要能够抢得到,也可以迅速壮大。

很多人对军事的理解,就是一方面发足够的钱,一方面严刑峻法。认为这样既有足够的诱惑力,又能够有足够的战斗力。甚至对其他的任何方法,都以一种居高临下在的态度而嗤之以鼻。

如果没有见过后世的军队,王宵猎或许也只能这样。但他见过,而且感受过,那就不同了。

知道为什么而战,也知道自己为什么必须作战,这是王宵猎手下的军队与其他军队截然不同的地方。其他的几支军队对这一点是模模糊糊的,而张均能够把这一点讲清楚。

这是很了起的,没有一个人比他做得更好。

讲的内容,其实王宵猎都讲过。别人或者将信将疑,或者深信不疑,但不能透彻地理解。张均能够理解,而且用自己的办法把这些内容讲透,深入到士兵思想里。

这一点没有人能做到,王宵猎也不行。

众人讨论得很热烈,但没有人真正说到点上。王宵猎没有办法。人的思想总是要慢慢成长,怎么能要求别人一下子就明白呢。看了一眼张均,见他很兴奋,显然是没有想到会受到这样的表扬。

他还年轻,很多想法千奇百怪。但能理解王宵猎的思想,有办法落实,就很难得了。

站起身,王宵猎道:“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吃饭吧。顺便看一看,这里的士卒吃得怎么样。”

说完,王宵猎对宫天宇道:“不要因为我们到了,就把饭做得不一样。士卒们平时吃什么,今天就吃什么。给他们加菜,是我的权力,你们不要逾越!若是日后被我发现今天吃的跟他们平时不一样,你要受重惩!”

宫天宇起称恭声称是。

刚才心里犹豫,要不要让食堂的饭做得好些,不要丢了脸面。但王宵猎一直以来的习惯,不许做这样的事,所以犹豫。现在只能庆幸,幸好没有自己去做。

到了食堂,士卒们还没有回来,饭菜倒是快要做完了。

王宵猎看了看,吃的是豆腐熬萝卜,一大碗小米饭。另外配一碗骨头汤。

回身问宫天宇道:“士卒能吃饱吗?多少时间他们能吃上一顿肉?”

宫天宇道:“石州人口太少,市面上买不到什么东西。吃上一次肉,哪怕是一人三两,也要近十只羊,都把附近的羊肉买贵了。所以现在是十天吃一次,留着羊骨头和羊杂熬汤。”

王宵猎又道:“指挥使和监押等人呢?”

宫天宇道:“军官好一点,三五天不等。也是羊骨头和羊杂留下,用来熬汤。现在军中流行喝汤,食堂师父的手艺都练出来了。不过这里的鱼便宜,凿开冰很容易捕到。今天晚上是有鱼的,都是大鱼。”

王宵猎点了点头,明白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从后方运来的大豆这里是充足的,所以豆腐和油不缺。军队中上顿豆腐,下顿豆腐,有的士卒快吃吐了。鱼需要大量的油做才好吃,也可以算是食物的补充。

想了一会,王宵猎道:“那也不能顿顿都是豆腐吗!你们可以把豆腐做成咸豆干之类的咸菜,做为搭配。主菜经常换一换花样,让士卒不会吃得烦了。”

宫天宇称是。

王宵猎对汪若海道:“此事不可等闲视之,要想办法。由参谋厅组织些人,统一拟定军中食谱,在这个基础上基层部队进行调整,不要让士卒吃烦了。”

汪若海称是。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