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733)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王中孚舔了舔嘴唇,对舒继明道:“一会你站第一排,千万小心。来的是金人精兵,弓箭尤其厉害。你的盔甲不能护到胳膊,总是有些风险。”

舒继明笑道:“我长得高大,本就要到第一排掷弹,如何穿全身盔甲?你放心,我天生掷弹掷得远,应该比金军的弓箭射得远,伤不了我。”

王中孚道:“唉,着实让人担心。”

说完,抬眼看着前方。看了一会道:“金兵来了——”

金军的游骑不断被斩杀或者拦截,已经知道了前面有宋军,只是不知道具体位置。直到离得近了,才看见宋军列开的军阵。前锋停住马,大军缓缓列开。

经常在书上看到两军交阵,先要射住阵脚。因为弓弩是最有效的远距攻击武器,你列阵在敌人弓弩射程,是找死的行为。而离得远了,攻击距离又远,需要步兵徒耗体力。所以战前,双方的列阵以弓弩射程为限,不远也不近。

而当有了火炮之后,弓弩的这个作用就被火炮代替。战前双方列阵时,以火炮的射程为限,最少要把自己军阵列在敌方火炮射程外。不然还打什么?敌方只要开炮,自己就散了。

在这个意义上火炮出现之后代替的不是床弩、投石机,而是弓箭。火枪代替的不是弓箭,而是刀枪。特别是在线列步兵时代,这种替代效果非常明显。双方步兵上前,排队枪毙,便如拉开距离的冷兵器格斗。

只是火枪的威力越来越大,射程越来越远,效果也就类似于弓弩了。以至于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火枪从一出现就是代替弓弩的。如果从军阵的角度,还是认为火枪代替刀枪,火炮代替弓弩更加合理。

即使到了后来,有了火箭、导弹等武器,也是由这些武器来决定战线距离。交战双方的战线要隔多远,不是最前面的散兵决定的,而是火箭、导弹这些武器决定的。从交战双方的战线距离角度考虑,火炮代替弓弩,而火箭、导弹等代替火炮的脉络还是非常清晰的。

此时王宵猎军中有火炮,就逼得金军拉开距离,已经占了绝大的优势。

弩中最强的神臂弓,射程二百四十步。而一般的弩,射程百步。弓的射程就更短了,只有五十到七十步。金军不讲究弓力,用的弓比宋朝弱,而且的箭极长。骑兵的有效射程只有二三十步,几乎面对面了。

而王宵猎的炮,经过多次改进,现在有效射程是五百步。金军进攻,要先在炮火中走四百多步,大多数军队未到对方阵前就已经崩溃了。只有金人的精兵,才能够做出进攻的动作。

张振站在东边的山坡上,手拿望远镜观察着金军,口中碎碎的也不知道念着什么。

战争的核心是军队。阵形稳固不稳固,有不利有利于进攻,是不是利于防守,能不能根据需要快速变换阵形,很多时候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败。

影视剧里,往往将军一声喊,士卒嗷嗷叫前向前冲。血浆四射,碎尸横飞,就是拍得真实。真实的战争当然不是这样的。是对敌方军阵的进攻,或是一点,或是一线,或是全面进攻,进而压迫敌方的军阵崩溃,才取得胜利。指挥战争的不是将军的怒吼,而是旗帜,而是金鼓,是士卒的万众一心。

所以王宵猎的军队中,统制是一个关键的分割点。凡是统制或者与其同级的军官,严禁带军作战,而只在安全的地方控制军阵。只有左右统领例外,特殊情况可以直接带队冲锋。

宋军的惯例,是指挥官带队冲锋。一旦出了意外,就会全军崩溃。典型如三川口之战,主帅刘平、石元孙带头冲入敌人阵中,两人被俘,导致全军溃散。实际上还有七成的宋军没有参战,远不到崩溃的时候。

过了很久,张振才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的程亮松道:“看金人阵势,是利用骑兵快速冲过火炮射程,从而与我军接战。传我的命令,前排的掷弹兵一定要投得猛,投得要狠!只要把敌人骑兵的进攻势头遏止住,咱们就赢定了!命令两侧山岭上的骑兵部队,随时准备追击!”

程亮松称是,快步到一边,向传令兵传令。

张振神情严肃,看着前面的金兵。骑兵快速冲过火炮的射程是一个好办法,避免了人力大规模伤亡。只是战马能为能在火炮进攻下保持震定,就看金军的造化了。

第824章 手雷

看着对面的宋军,兀带道:“都说宋军火炮厉害,不可结阵直冲,不然必死无疑。我刚才看了,附近的山岭上都布置了火炮,如何敢冲他军阵?惟有大股骑兵,直冲过去,才可避免火炮杀伤。”

说完,对身旁的阿刺哈道:“我带一千骑兵冲上前去,宋军必然想不到。如果冲散宋军军阵,你带兵马赶上。如果冲不散,也必然杀乱他们。看到宋军乱了,你就去进攻东岭侧翼。”

阿刺哈称是。

兀带看看天上的太阳,又看了看宋军,深深吸地了一口气。突然右手高举,鼓声跟着响起。猛地一勒马,厉喝一声:“随我冲杀!”

说完,当先冲了出去。

后方一千骑兵一起冲了出去,扑天盖地向宋军冲去。

陕州之败给金军的冲击非常大,对于战斗的过程金军多方打听,思考对策。火炮的威力太大,金军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用骑兵冲锋最好。骑兵的速度快,即使是五百多步,也瞬息即至。火炮的速度再快,也不过射一两炮。

只是这种战法,最怕的就是对面把骑兵堵住。如果前进不得,路上的骑兵就成了活的靶子,结局会非常凄惨。

兀带早已看出宋朝的布阵,前排并不是常见的长枪兵,而是一排带短腰刀的。这些人如何能挡住骑兵?在铁骑之下,无不踏为齑粉!

冲出几十步,宋朝的火炮已经打来。看着炮弹从两侧土岭打下来,好似并不快,却眨眼就到了眼前。炮弹掠过人群,碾出一道血肉通道,一二十人被打得血肉横飞。

一发炮弹擦着兀带的头皮飞过,甚至兀带能听到炮弹的风声。兀带目不斜视,尽情飞奔。隆隆的马蹄声盖过了炮弹的怒吼,马上骑士血脉贲张,只管前冲。

舒继明站在第一排,紧咬嘴唇,双目充血,看着迎面冲来的金军骑兵。

几个呼吸间,金军的面孔已经清晰可辨。火炮虽然还在怒吼,打倒的金兵却越来越少,看看金军就要冲过火炮的封锁线了。舒继明要面对金军,进行勇气和血气的较量。

“投!”一声怒吼,舒继明点燃了自己手中的手雷的导火索,向金军投了出去。

舒继明人高马大,天生异禀,能把手雷投到四十步外。而此时的金军还在百步以外,手雷投出去,金军还远没有到。只不过这个年代的手雷是刚造出来,未经改进,导火索太长。投出去后,手雷没有炸,只是在地上冒烟。

金军哪里知道这是什么?只看见前两排的宋军向前投出来不知是什么,落到地上后嗤嗤冒烟,哪里会管他?

等到骑兵向前冲,到了手雷面前,手雷突然炸了开来。

王宵猎看了掷弹兵的训练后,结合前世经验,对手雷的改进主要是改为铸铁制,加了一个木柄。这个年代的火药威力有限,炸开之后,弹壳只是碎成几瓣,杀伤并不十分大。但对于军队来说,这个威力足够了。

手雷炸开时的闷响,夹杂着破片的杀伤,让前排骑兵乱作一团。而宋军的手雷还在源源不断地投过来,几乎在面前几十步外形成了一道火海。金军骑兵冲进这道火海,马匹便不听使唤,到处乱转。

兀带的马也被惊吓,本能地就要转身向后冲。兀带勒住马缰,使尽浑身力气,才把马勒在原地。转身看四周,不断有手雷爆炸,腾起的黑烟烟雾缭绕,必乎便不清人。就连重新组队,实际也不可能。

舒继明连扔十几枚手雷,才停下歇一口气。见金军在二三十步之外,正在手雷的射程里,乱作一团。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