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743)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一路之地,数十州军,就这样被收回了?曹玉不是身份关系,也觉得不可思议,有些害怕。

等到傍晚的时候,援军终于赶到。张驰害怕丹头寨出意外,组织了全部骑兵一千人,先行赶到。

戴玉常带着一千骑兵进城,看了寨中情形,对张振道:“张统制,看起来寨中正在庆功啊!”

张振微笑道:“确实是在庆功。今天凌晨我们主动进攻金军,把他们全歼了。”

戴玉常奇怪地看着张振,上下打量。过了好一会,才道:“若不是知道你的脾气,我肯定以为你在胡吹大气,随口胡说!数千金军,你们真就全歼了?”

张振点了点头:“不错。一个不剩,全部歼灭在城外,尸体还在那里摆着呢。”

戴玉常道:“我的天,虞候在绥德还提心吊胆,生怕你们一时不慎,守不住丹头寨。哪里知道,你们竟然把金军全部歼灭了!你这一功,再无人可比!”

说完连连摇头,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过了一会,又问道:“歼灭数千金军可不是易事。你们团,损失很大吧?”

张振道:“说一句实话,比我们想的要顺利。仗打下来,一共损失了不到五百人。从官山之下算起,到现在连续几战,我们一共损失了约五百多人,不算是伤筋动骨。”

戴玉常看着张振,像看一个怪物。过了好一会,才连连摇头,觉得意外。

自有程亮松安排援军,戴玉常随张振到了寨厅落座。喝了一杯茶,戴玉常实在忍不住,问道:“金军在城外总共有多少人?你们能够一战全歼,想来也不会多。”

张振微微一笑道:“你就不要乱猜了。金军一共来了九千人,第一天四千人来攻城,全被死在了城下。第二凌晨我们发动进攻,全歼金军五千人。守丹头寨一战,实际共歼灭金军九千人。”

戴玉常拿着茶杯,像是在听故事。过了好一会,才道:“我实在想不明白,你们一个团,用两天时间就全灭了九千金军。而且金军是骑兵,怎么像听神话故事?”

张振道:“不要说你想不明白,就连我也想不明白。凌晨进攻的时候,我只想着把金人打退,杀伤一些敌人。真打起来了才发现,金军几乎不堪一击,打着打着就全部灭掉了。有逃跑的金军,也被我们的骑兵追上,一一诛杀了。九千金军,真就是一个不剩,全被都在城外了。”

戴玉常道:“怎么会这样?”

张振道:“其实我们一直有个误区,认为金军很强,强得无法想象。根本不是那回事。金军很强,那是跟以前的宋军相比,遇到我们就完全不一样了。自今年以来,我们这支军队组建的时候,就是全军优中选优,选最好的士卒,最好的军官。入军之后,都统的脾气你知道,要严格训练。经过半年多,早不是金军可比。”

戴玉常点了点头。过了一会,突然问道:“真有那么厉害?”

张振点头道:“就是那么厉害,不要怀疑自己。”

第836章 目标延安府

看了张振送来的战报,张驰愣在那里好一会。撒离喝带来要与王宵猎决战的一万四千金军,就被张振一个团逐次消灭了?这个结果,太出乎意料了。

过了很久,张驰清醒过来。下令张振,立即带兵赶往青涧城,准备进攻延安府。丹头寨等地方,交给当地的蕃将管理就好。其实除了丹头寨,还有安定堡等许多地方,王宵猎的军队怎么能够管得过来?

而后给王宵猎去信,要他迅速到绥德城来,主持大局。撒离喝的军队已灭,陕西必然会乱作一团,王宵猎要赶紧到陕西来,才能够收割胜利果实。动作稍微慢一点,就可能被别人占了地盘。

把公文发出去,张驰站到门口,看着门外寒风呼啸。想想自己进入缓德军,还真有些糊里糊涂的感觉。

到了义和寨,正遇到李世辅擒了撒离喝,不知怎么回事就占了绥德城。发现金军,命令张振迎击,结果一战于官山之下,二战于青涧城,三战于去丹头寨的路上,四战于丹头寨。从张振发回来的公文可以看出,他并不知道自己正面对撒离喝的主力。反正有金军就打,而且每次都打赢,最后清算战果,才被吓住了。

出了口气,张驰迎着寨风,挺了挺胸膛。

张振的连番胜利,说明了一件事。自己手下的这三个团,战斗力远不是普通军队能比的。以前估计的,每个团能面对同等数量的敌军战而胜之,是远远不够的。张振的战斗过程说明,一个团最少可以与一万敌军相当,甚至更多的敌军也能战而胜之。

不要觉得不可能,靖康年间金军面对宋军,比例比这还夸张。拔离速和耶律马五不过万人,就纵横数路,祸害了江南几十州军,大家对他们无可奈何。

王宵猎对自己军队战斗力的判断是基于实战。多次战争表明,王宵猎的军队确实比金军强,但强不了太多。以一打二除了一些精锐部队,大部分军队做不到。

集中全力建设姜敏的部队,终于迎来了硕果。可以说,姜敏的部队是一次质变,战斗力发生了飞跃。现在的军队面对金军,可以做到一打三,而且占据上风。

以一打三,自己手下的九千人可以对战多少敌军呢?最少三万人吧。如果是宋军降兵,那就更多了。

张驰看着阴沉的天气,暗自沉思。王宵猎到绥德军后,自己可以全力南下,进攻延安府。以郑建充两三万人的兵力,应该挡不住自己。占领延安府,也就占领了陕西的北部。更重的是,南边的三个师的力量可以空出手来,迅速占领京兆府。甚至向北占领环庆路,向西占领凤翔府。

正在这时,李永奇匆匆赶了过来。行礼道:“不知虞候招属下来有什么事?”

张驰道:“进层来,我们屋里面说话。”

到了屋里面,张驰请李永奇坐了,吩咐亲兵上茶来。

明显不像前几天,李永奇在张驰面前很小心,屁股也只是挨着椅子,不敢坐实了。见张驰在收拾茶杯,李永奇小声问道:“听说张统制在丹头寨大捷了,不知是不是真的?”

张驰笑道:“你们的消息倒是灵通得很。不错,张振在丹头寨全歼金军五千人,获得大捷。”

李永奇倒吸一口凉气。道:“张统制一路上消灭金军不少,加上丹头寨,有一万多人吧?”

张驰点头:“有了。几次加起来,有一万四千人。”

李永奇无限感慨地道:“若在以前,一万四千金军,足够拿下永兴军路了。一万多金军啊,谁敢相抗?诸将还不是望风而降。现在,一个统制,手下不过三四千人,就把他们全部灭掉了。听起来,就跟做梦一样。”

张驰微笑,抬头看了看李永奇,并不说话。

给李永奇倒了茶,张驰端起茶杯,只是喝茶,并不说话。

李永奇喝了一口茶。问道:“不知虞候找属下来,有什么事情吩咐?”

张驰放下茶,道:“如今金军已被消灭,陕西境内应该没有大股金军了。我想南下延安府,去会一会郑建充。绥德城的防御,就劳烦知军了。绥德治下诸多堡寨,是防御夏国的重要防线,知军多多费心。”

李永奇急忙把茶杯放下。道:“虞候尽管放心!为些堡寨经营多年,不敢说都固若金汤,但夏国绝不敢轻犯!”

张驰道:“那我就放心了。过几天,宣抚可能来绥德,你好好准备一下。”

李永奇听了喜道:“宣抚要来吗?久已听说宣抚的威名,只是恨不能相见!”

张驰微笑。又聊了几句闲话,便让李永奇离去。

对这些地方势力来说,张振这一战的消息是震撼性的,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以前他们认为金军很强,几乎不可战胜。可面对不可战胜的金军,张振用三千兵力,全歼一万四千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手下的军队,在宋军面前不堪一击。看张驰表面上客气,那只是他的修养好,实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李永奇这些蕃兵蕃将,恐怕不值一提。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