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752)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折可求听了,脸色变得铁青。手掌按住桌子,青筋暴出。沉声道:“听说从绥德回来的一个团调往方山县,现在那里六千兵了。——六千又如何?府州城池如铜钱铸就,不是几千宋军可破的!”

折彦文听了,不由叹了一口气:“阿爹,如果我们不敌,折家数百口——”

说到这里,不由摇了摇头。

折可求没有再说话,只是看着前方。眼色复杂,变幻不定。

宋军三千人,或者是六千人,能不能攻破府州呢?折可求说不清。但是,让他这么举手投降,又实在不甘心。靖康的时候没有抗金到底,是自己实力不济,没有什么好说。这几年自己帮着攻陕州,防守数州之地,为折家打下了好大地盘。宋军凭着几千兵马,就想让自己让出去,又怎么能甘心?

不管怎样,总要打一场吧。宋军吹得自己如何能打,折可求总是不信。郑建充与自己地位相仿,投降之后只做知州。如果对自己也是那样,折可求如何受得了?

方山县,迟玉平把右军统制戴玉常接进县衙。道:“几天之内,从绥德赶来方山,你辛苦了。”

戴玉常笑道:“虞候用兵之际,自然赶路就要急一些了。”

寒喧过之后,迟玉平道:“来之前,宣抚有没有要交待?”

戴玉常道:“宣抚说,府州之事不可拖太久。如果兵力不够,可以把中军调上来,石州由左军守卫。”

迟玉平听了,急忙问道:“折可求呢?宣抚有没有交待如何对付折可求?”

戴玉常叹了口气:“宣抚是怕你对折可求犹豫不决。特意让我告诉你,折可求怎么办,一切由你而决!”

看着戴玉常,迟玉平点了点头,心里有底了。折可求身份特殊,迟玉平一直怕王宵猎有什么想法,所以犹豫。既然全权放权给自己,此事就好办。

说了几句闲话,迟玉平道:“一会邵云回来,为你接风。明天上午,我们商量一下怎么攻府州。”

戴玉常称是。

第二天上午,右军团统制戴玉常和都监贾何、后军团统制邵云和都监吕圆登到了官厅,向迟玉平行礼。

迟玉平道:“今天上午,我们商量下如何出兵。进攻府州,有两条路。一条是西进晋宁军,沿黄河逆流而上。现在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黄河冰封,相当于一条大路,交通还算便捷。另一条是取临泉县,走合河、保德军,从黄河的左岸逼近府州。这一路上都在山中穿行,路不大好走。”

邵云道:“还是走晋宁军,沿黄河而上吧。现在我们兵力足够,自该堂堂而进。”

戴玉常沉吟道:“从黄河冰面上走,速度不能太快。只怕折可求垂死挣扎,在境内拼命征兵,反而不美。”

邵云道:“麟、丰、府三州,加上晋宁军,都是地瘠民贫之地,人口分外稀少。纵然征兵,又能有多少人?现在府州除了折家军外,其他还有一万多人的军队,已经全民皆兵了。”

迟玉平道:“按正常作战,应该是以晋宁军为正面,我们缓缓推进。以保德军为奇兵,派轻骑偷袭,可以收到出其不意的奇效。不过,我们军中有炮,攻坚能力强,倒不必如此。还是从晋宁军正面突破的好。”

邵云道:“虞候说的是。我们军中有炮,晋宁城再坚,又怎么抵挡得住?而且听说金军破晋宁军之后,因为徐徽言守城守城太久,对晋宁城肆意破坏。这些年来,折可求并没有重新修缮。”

戴玉常想了一会,道:“然是这样,那就进攻晋宁军!”

迟玉平点头。道:“要攻晋宁军,当先下临泉县。折可求集结重兵于晋宁军,临泉县只有三百人驻守。我们用一两天整顿,后天先入临泉。入临泉以后,物资由石州运往那里,进攻晋宁军。”

第847章 进退两难

方山到临泉县一百里,按王宵猎的正常行军速度,刚好两天到达。当迟玉平的部队到达临的江县城下时,城内才刚刚得到消息。派出去求救的人,竟然被迟玉平的侦骑拿住了。

看看太阳已经落到西山上,迟玉平略一思索,道:“小小临泉县,不过数百兵卒,不必等到明天了!就在城外面摆开大炮,轰塌城墙,晚上进城过夜!”

说完,命令戴玉常设炮。另一边,还是吩咐邵云扎营,万一进不去城不至于露宿荒野。

只开了三炮,城墙还没有轰塌,里面的守军就开城投降。这里的守军是晋宁军本地的士卒,早就想投降了。只是折可求一直不松口,不得不守在这里。

临泉县衙,迟玉平一个人点着灯看地图。

晋宁军是折可求在府州南部的据点,驻守人数不少,有四千多人。主将是折可求的侄子折彦若,带的有折家族人组成的军队一千人左右。可以就降了府州,晋宁军是折可求最重要的据点了。

晋宁军是必须攻下来的,攻下来北上时才没有后顾之忧。其他的州军,就值得商榷了。

攻下晋宁军来,北部是麟州。麟州是防西夏而设,不在黄河岸边,也不在迟玉平的进军路线上。思索再三,迟玉平决定放弃。黄河对岸则是岚州合河县,并没有大军驻扎,也可以置之不理。

经过几个津渡,如果不理麟州和合河县,就可以直到府州城下。

权衡再三,迟玉平长出了一口气。此次进攻府州,主要就进攻晋宁军和府州两座城。其他城池置之不理,他们派兵出来就上前迎战,不派兵出来就不惹他们。

这样的话,可以以最快速度,到达府州城下。

晋宁军到府州将近四百里,若全军带上十日粮,是可以到府州的。只是大军到了府州,如果折可求坚壁清野,粮草供应就成了麻烦。如果粮草靠后方运输,粮道又不安全。

想到这里,迟玉平叹了口气,仰头坐在椅子上,看着天花板出神。

府州最好以最快的速度攻下来,不与折可求打持久战。不然折家完成动员,会成为一个麻烦。可是到府州,四百里路确实远了点。

第二天一早全军出发,以急行军的速度向晋宁军出发。第二天下午,先头部队已经到了晋宁军城下。城中刚刚得到消息,还没有来得及布防。

克胡寨门前,戴玉常手拿望远镜,看着黄河对面的晋宁军。只见城门紧闭,一个人都没有,有点阴沉沉的。

观察一会,戴玉常对身边的贾何道:“我们到这里,一战就下了克胡寨,晋宁军反而关起了城门,是什么意思?”

贾何道:“晋宁军和克胡寨夹黄河对峙。克胡寨本来是以前为了防范西夏,在晋宁军的对面修的寨子,以防西夏占领晋宁军就过黄河。所以这两城,不是为了相互配合而修的,本就是为了防范对方。我们能占克胡寨,是因为这里驻军本来就少。晋宁军关起城门,是要死守了。”

戴玉常道:“等到明天,主力就应该到了。到时城外架起大炮,他还能守到几时?”

贾何笑着道:“大炮没有架起来之前,守城的人都觉得能守三五个月。等到架起了,再后悔也就晚了。我们现在最要紧的事,是防晋宁军到府州求援。这里的道路本来就少,我们派侦骑把守住路口,能收奇效。”

戴玉常想了想,点头道:“也是。如果晋宁军真想派人求援也拦不住,但是拦几天应该是可以的。几天之后,这城池在谁手里可是说不定了。一会派侦骑出去,守住路口。”

晋宁军军衙,折彦若坐在桌前发呆。桌上,是折彦质写来的信,劝折彦若投降。

也不知坐了多久,折彦若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到了现在,跟宋军打下去没有意思,也根本打不过。可折可求不开口,别的人怎么投降?折家不是一般家庭,族长的权力、威望都很大,有一言九鼎的意思。折彦质是进士当官,这些年靠自己打拼,可以不听折可求的。可折家的其他人怎么可以?折彦若在晋宁军当官,不得不考虑折可求的意见。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