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804)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这里的小厮与他处不同,白白净净,浑身上下整洁无比。说话声音不大,听着悦耳,没有一句多余废话,让人觉得很舒服。进了店里,也不多问,让客人觉得很自在。

张原和李本玉坐下,喝了两杯茶。环顾四周,有不少装裱好的字画挂在墙上,还有些堆在一边。

李本玉叫过小厮,问道:“你们这里的字画,是什么价钱?”

小厮道:“字画没有固定价钱,基本是一幅一价。”

李本玉道:“我看有些挂在墙上,那些价钱更高一些吗?”

小厮道:“客官误会。挂在墙上的不一定是价钱高的。真正的好画,是不摆出来的。”

李玉本道:“不摆出来,怎么知道好是不好?你们这样做生意,可是不行!”

正在这时,一个汉子喝得醉醺醺的,摇摇晃晃进了店里。对店主人道:“主人家,我摆在这里的两幅画,你卖出去没有?若是卖出去了,快快把钱给我!”

店主人见是画师王希孟,急忙从里面走出来,道:“王待诏,你的画虽好,只是要的价钱高了些,一时没卖出去。”

王希孟一摆手:“怎么还没卖出去?你这个店主人不行!”

店主人只是苦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李玉本在一边看着,对小厮道:“你们店里怎么什么客人都有?我这里正夸你呢!”

小厮忙道:“客官恕罪。这一个王待诏可不是店里客人,他是画院画师。有画寄在我们店里,所以来问。”

李玉本看张原一眼,道:“很有名吗?”

张原问小厮:“这个王待诏,不知有什么名画传世?名气大吗?”

小厮道:“王待诏受道君皇帝赏识,亲授技艺,当然有名。有一幅《千里江山图》,被视为绝世珍品!”

“哦——”张原连连点头。“听说过,当然听说过。那幅画可是大大有名,听说是宫廷御藏,等闲人看不到呢。怎么,王待诏也有画在店里卖?”

小厮道:“当然,我们店里就是卖这些人画的。王待诏有两件力作,正在店里,你们来的正好。”

张原忙对李本玉道:“员外,这个王待诏,可是了不得。听说他才气过人,一十八岁时便有一幅画,深受当时皇帝和大臣喜爱,天下都知道他的名字。”

李本玉听了,不由多看了王希孟两眼。小声问道:“既是如此名人,想来他的画必然是好的。”

张原连连点头:“当然是好的。似这等人,纵然随手涂鸦,那也是无上之宝!”

李本玉想了想,把小厮叫了过来。道:“这位待诏的两幅画,拿来我看。”

小厮大喜,急忙小跑着把王希孟的画拿来,摊开给李本玉和张原看。

这两幅画,一幅是兰花,一幅是仙鹤,尺幅都不大。两人看画得栩栩如生,不由连连赞叹。待要叫过王希孟说两句话,不想王希孟听说画没有卖出去,借着酒劲骂骂咧咧地走了。

没有办法,李本玉只好叹了一口气。问小厮:“这两幅画做价几何?”

小厮道:“若是单卖,要八十足贯一幅。客官若两幅都买,一百五十贯就可以了。”

这两幅画只是王希孟用了几天时间画出来的,就是为了卖钱。不说画的内容他熟不熟悉,单是作画态度就有些不端正。在得月斋里,这样的画不但不好卖,也卖不上价钱。偏偏王希孟的要价又高,哪里有人买?

一般来说,画师的这些小品,一般就是十贯到三十贯之间。王希孟两幅画要价一百五十贯,进店来的客人钱又不是捡来的,多看一眼都不肯。

今天碰到李本玉和张原两个人,活该王希孟发财。

第901章 心上人

从得月斋回来,王希孟倒头就睡。直到月亮落下去,满天的星星闪耀,才悠悠醒来。

拿起水壶喝了一肚子水,王希孟才清醒过来。左右睡不着,拿了一把交椅,王希孟到院子里,坐着看天上的星星。

一条银河,横亘在王希孟的头顶。银河的两边,许多星星眨啊眨,好像也在好奇的看着这五彩斑斓的人间。

重重地叹了口气,王希孟眼中的星星,慢慢开始变得朦胧起来。

前些日子,王希孟见了一个妇人,甚是中意。那妇人虽然已经将近四十岁了,但徐娘半老,更有韵味,王希孟一眼就相中了。她也是个苦命人,听说丈夫在靖康年间被金人掳去,再无音信。现在只一个儿子陪伴,儿子还在一年前上了前线,半年多没见了。

王希孟也是丧偶多年,与那妇人同病相怜。说了几次话,王希孟实在忍不住,提出要娶那个妇人回家。妇人再三犹豫,说是自己是个娇贵的人,怕王希孟的俸禄养活不了自己。纵然能够吃苦,也有些积蓄才好。这些日子王希孟一心搞钱,便是被妇人刺激,咽不下这口气。

想起这些,王希孟便觉得心烦,傻傻地望着天上的银河,看着银河两岸的织女和牵牛二星。

第二天早上,王希孟洗潄了,准备去食堂吃早餐。走到路上,正碰到李迪走来。

李迪一见王希孟,便道:“唉呀,王待诏,今年如何起得这样晚?”

王希孟道:“不算晚了,食堂应该还有饭吃。”

李迪道:“不要去了,食堂只剩茴香馅的包子了。我们几个都不吃茴香包子,你去干什么?”

王希孟听了摇头:“孙阿爹知道我们不吃茴香包子,还特别爱包,不知想些什么!”

说完,与李迪一起向外面走,找早点吃。

走了几步,李迪小声问王希孟:“王待诏,你是不是看上了旁边不远住的张夫人?那个女人,有些不老实!”

王希孟急忙道:“你这张嘴,永远没有把门的!乱传些什么!”

李迪道:“这可不乱传,十足是真的!你记不记得东边街口有一家甲乙院?里面那个当家和尚,长得十分精壮,一表堂堂,带着三个徒弟修行。这个当家和尚法号善行,与张夫人有些不清不楚。”

王希孟道:“这种事情不能乱说!”

李迪道:“怎么是乱说?昨天张夫人到庙里进香,在后堂与和尚相见。衣衫都脱下来了,被自家的两个儿媳抓个正着,在那里吵闹呢!许多人都看见了,这种事情我可不敢虚言!”

见李迪说得有鼻子有眼,王希孟不敢不信,不由得停下了脚步。那个妇人看起来端庄秀丽,会做出这种事?认识了这么久,自己连她的手都没牵过,她却去跟一个和尚胡闹!

走不多远,见到一家烧饼店,李迪拉着王希孟进去吃烧饼。王希孟哪里吃下去,觉得嘴里什么滋味都没有。

回到住处,李本玉觉得兴奋不已。让张原把买来的两幅画挂起来,左看右看,只觉得看不足。到了晚上,备了一桌酒席,就在画前,一个人喝酒。边喝边自,只觉得自己怎么会如此慧眼独具,买了这两幅画回来。甚至觉得把这两幅画送给行首太过可惜,不如自己留下来。

直到第二天早晨,李本玉悠悠醒来。

张原道:“得月斋就在那里,员外觉得好时,再到那里买两幅就是。这两幅画,还是送给行首林员外,免得节外生枝。我们到洛阳,本是为探明宋军动向,岂可为小事乱了分寸!”

李本玉听了,才让张原把两幅画仔细包起来。

将近中午的时候,王希孟越想越是不对,觉得心里憋曲异常。实在忍不住,出了画院,来到张夫人院外。躲在一棵杨树后边,看着张夫人院门。自己也不知道要干什么,在树后面坐立不安。

直到过了中午,才见张家的院门打开,门口闪出张夫人的人影。

王希孟刚要上前,就见张夫人的身后又闪出一个人来,正是张夫人的儿媳玉奴。

就听张夫人道:“我去谭员外店里买一匹布,你就不用跟出来了。”

玉奴道:“阿姑做事太过墨迹,怕你在店里忘记回来,还是跟着提醒一下的好。”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