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813)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褪些华丽的外衣,各种政治思想与主义,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以前儒家阐述一个美好的三代,要求复古。现在阐述一个美好的未来社会,要求你相信终将到来。实际上呢,真正有用的,最多说一百年后如何,再多的时间就靠不住了。你的理论听起来再有道理,就是不符合现实有什么用呢?

第二天,王宵猎刚到宣抚司衙门,就接到了一封公文。赵鼎以知枢密院事,都督京西南北路、永兴军路、鄜延路和河东路兵马,赵构决定北伐。

王宵猎拿着公文,愣了很久。

宋朝讲究以文制武,自己以这么庞大的兵力的北伐,朝廷不派人来监视不可想象。但是派赵鼎来,以都督诸路兵马的名义,还是出乎意料。

这些兵都是王宵猎一手训练出来的,赵鼎以都督兵马来,也指挥不动。最少应该是朝廷的兵,朝廷的将领,才会听赵鼎的命令。但这个官司的存在,却足以监视王宵猎。

把公文放下,王宵猎叹了口气。赵构终于决定北伐了,还派了一个都督到自己这里。至于东路,不用说了,赵构亲征,一切皆取决于他。派赵鼎在这里,一是对王宵猎不放心,二是这些年王宵猎表现恭顺,赵构觉得可以派来。

赵鼎的都督府,一应属官齐全,看着像是那么回事。但对王宵猎来说,不过是做个样子而已。

六月初三,陈校辉回到洛阳。一进家门,就被叫到了宣抚司。

到了宣抚司官厅,王宵猎起身道:“这边来做吧,有些话要跟你说。”

陈校辉道:“宣相面前,哪里有小的坐的地方?”

王宵猎笑道:“我不讲究那些。在我这里,一向都是坐着谈话,没有听训的道理。”

说完,王宵猎坐了下来,陈校辉没有办法,在椅子上虚坐了。

王宵猎道:“你能够照着实物画得一模一样,也是一项特殊本来了。我这里需要这样的人,不知到我这里做事,你愿不愿意?放心,我会优俸禄。”

陈校辉怔了一下,忙道:“愿意,自然愿意!若是有职事,我要何必去画假币?”

王宵猎道:“你用假钞,当然要受到惩罚。听说你在新安表现不错,提前出来了。有功要赏,有错要罚,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国法,也是常理,希望你不要放心里。”

陈校辉忙道:“小的自然不敢!”

王宵猎点了点头:“你能这样想就好。你暂时先到画院里,与其他画师拿一样的薪水。当然,其他画师会自己画一些画,赚些外快,这是你不能比的。”

陈校辉道:“小的如何敢跟那些国手比?能拿一样俸禄,已是感激不尽了。”

王宵猎道:“在画院里,你不需要跟其他画师一样,画些精品出来。你要做的事,是根据现有的实物,把他们画到纸上面。比如蟋蟀,比如蝉虫,比如青蛙,类似的诸般种种。要尽量做到一样一样,照着图画,人们不会认错。”

陈校辉道:“小的遵命。”

王宵猎笑着道:“这是一项大工程,你的心里要有数。我们要编一部书,世间万物,都在这本书中。人们拿着这本书,就可以认清万物。类似于晋张华的《博物志》,但没有神仙志怪,只有现实存在的事物。”

陈校辉不认识多少字,更没有读过,也不知道什么《博物志》。但是听名字,王宵猎应该要编一本让人们增长见识的书籍,上面应该是现实世界中有的东西。

王宵猎想编的,其实就是一本类似百科全书之类的书籍。编这种书,需要很多年,需要很多人力,陈校辉就是王宵猎选中的第一个人。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做这件事。

与陈校辉讲了一些书的事情,王宵猎道:“现在就是缺人,干什么都缺合适的人。你要一边画各种图稿,一边培养几个学生。如果可能,甚至办一所学校,专门教些没有画家的天赋,但却画什么像什么的人。”

陈校辉道:“宣相如此看重小的,敢不尽心竭力!”

“好,好,你能够如此想,我就放心多了。”王宵猎连连点头,把陈校辉送走。

陈校辉离去,王宵猎一个人坐着,慢慢喝茶。等到太原一战结束,洛阳一带就安定下来了,是时候想一些文化方面的事情了。编一本百科全书,编一本药典,编一本机械手册,编一本化学手册,也算是自己留给后世不朽的财产。

第909章 司令部

六月初十,赵鼎来到洛阳。王宵猎率领一众官员,早早就出城迎接。

到了中午时分,赵鼎的车队到了洛阳门外,王宵猎和文武官员急忙迎了上去。

王宵猎上前扶着赵鼎下马,道:“都督远来辛苦!”

赵鼎下了马,拉着王宵猎的手道:“宣抚少年英才,这几年平京西,破关中,连战连胜,实是国家之福!”

王宵猎忙道不敢,请赵鼎进城。

赵鼎的都督府相当完整,并不是孤身一人。在洛阳城中,王宵猎安排他们住转运使司,把转运司临时改为都督府。

在南宋的时候,都督军马是指宰相专统前线军事,实际上是分枢密院之权。以宰相之尊,在前线打仗,可以临机处置,不必事事禀报,是一种扩大前线军权的方法。

严格说来,都督府是一个中央派出机构,而不是地方衙门。在都督府治下,只要与战争有着,事无不统。

把赵鼎送入都督府,他们休息,晚上在宣抚司为其接风。

回到宣抚司,王宵猎对陈求道道:“按照惯例,都督此次来洛阳,没有随军转运使,你要做随军转运副使,应办各种物资。太原战役,我们的最高指挥机构为司令部,军需物资以司令部命令为准。都督要怎么参与司令部,我们以后再议。决不可以以都督府的命令为由,干扰司令部的指挥。”

陈求道拱手:“我明白,宣抚尽管放心。”

王宵猎道:“只要我们记住,指挥战役的是司令部,而不是宣抚司和都督府就好了。免得混乱!”

陈求道、汪若海和陈与义一起称是。他们心里都明白,赵鼎作为都督前来,是指挥战役、监视王宵猎的,王宵猎必须应对。王宵猎的应对,必须有三人的配合。

到了下午,王宵猎招集司令部人员李彦仙、汪若海、牛皋、马扩和王彦开会。

看了看众人,王宵猎道:“李观察和牛都虞候昨天下午才到洛阳,时间实在来不及了,只能今天开个会。大家都知道,赵都督今天到洛阳,如何应对,需要商量一下。”

牛皋道:“不理会都督府,我们一切都听宣抚使的。还要什么应对?”

王宵猎笑道:“这样做是不行的。不听都督府的,是蔑视朝廷,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怎么能行呢?都督府的话我们要听,但怎么听,需要商量。商量出一个合适的办法来,既遵重都督府,也不扰乱指挥。”

汪若海道:“这些事情,我们一切听宣抚安排。”

王宵猎道看着众人,过了一会,才道:“你们听我安排,那就最好了。今年秋天战事的指挥,以司令部为主。凡是军令,皆以司令部发出去为准。司令部的印信,统一由王彦掌管。”

王彦叉手:“一切听从宣抚吩咐!”

王宵猎对王彦点了点头。道:“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就是下面各师,只认司令部的军令。其他的不管是都督府的军令,还是宣抚司的军令,对参战的军队来说,一律无效。都督府和宣抚司有事情,要先交待司令部,由司令部发出命令到各师。而你们,就是司令部的主要组成人员。战时军令要统一,不允许多头指挥。”

众人一起点了点头,有些紧张。

很明显,这是赵鼎来了之后,王宵猎统一军令的动作。王宵猎的原则,是牢牢把控军权,不允许任何染指。不管赵鼎是怎么想的,都不允许出现另一个指挥中心。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