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815)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过了很久,赵鼎才问王宵猎道:“陕西的军队来了,宣抚认为他布置在哪里合适?”

王宵猎道:“都督认为他们应该在哪里,就安排在哪里好了。”

赵鼎听了不由怒道:“宣抚,你我同朝为臣,自该全心全力为国分忧!你若如今晚这样,动辄推托,未免会令人不齿!前线战事,任何一点错漏都会影响战局,什么叫我认为安排在哪里就安排哪里?”

王宵猎转身看着赵鼎,道:“我认为太原战役不需要陕西军队,让他们防范西夏就好。都督要他们来,又跟哪个商量过了?突然间来这样一支军队,他们的军粮如何筹措?军营如何布置?我如果安排,你会认为我要争权。如果我不安排,他们东来,吃什么,喝什么?睡在哪里?”

赵鼎突然之间,竟说不是出什么。

调陕西军队东来,本就是为了防范王宵猎一家独大,自己有军队实权。可这些话,怎么跟王宵猎说?如果不跟王宵猎说,那又要说什么呢?

过了很久,赵鼎才道:“太原一战,关系重大,上下瞩目,甚至可能成为我军与金军的分界点,怎么能不重视?宣抚以十八万人对可能来的金军十六七万人,兵力并不占优。我命陕西军队来,加强我军兵力,哪里不对?”

王宵猎听了,摇了摇头:“兵力占不占优,应该仔细分析。金军到底会来多少兵力?如何布置?这么多军队,必不能一窝蜂,要分成几路,我们能不能各个击破?诸般种种,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赵鼎笑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金军兵力多少,如何行军,我们怎么得知?只能够做万全的准备,迎战不可预测之敌。不如此,又如何?”

王宵猎道:“现在已经是六月,离着秋后不远了,怎么能对敌人一切不知呢?金人能调动的军队,无非是西路军的几个将领,约十五万到十七万。行军路线,依据地理,只有那么几条,我们做针对性的防御即可。”

赵鼎不由愕然。

依据惯例,不到金军进攻,宋军一般不知道金军的情况。像王宵猎了解这么细,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赵鼎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实际并没有了解金军。

王宵猎道:“我说成立司令部,统一指挥各军,便是这个意思。所谓司令部,当然不是只有几个人坐在那里,下面指挥着千军万马。司令部有各种各样的下属机构,诸如情报、后勤、作战、军纪诸般种种。借助这些机构,司令部才能指挥下面的军队。没有司令部,指挥就显得太粗糙了。”

赵鼎想了想,道:“此事容我想一想,想一想。兹事体大,不能贸然下决定。”

王宵猎道:“都督想的要快一点,我们实在是没有时间拖下去了。预计八月中旬,大约过了中秋吧,我们就要到前线去。在那之前,必须有结果。”

赵鼎抬着看了看天,低头重重点头:“好!”

又喝了几杯酒,众人散去。今天晚上说不上皆大欢喜,但也没有撕破脸。

到了都督府,赵鼎对几个参谋官、参议官道:“时间还早,我们聊一聊,说几句闲话吧。”

到院子里,命亲兵搬几把亲椅过来,赵鼎与众人坐了下来。

赵鼎道:“王宣抚与一般的将领不一样,洛阳这里做事当然也不一样。诸位多担待。”

说完,赵鼎喝了一口茶,道:“今天,王宣抚提出设立一个司令部,全部军令都从司令部出。相应的,不管是都督府,还是宣抚司,都不能再出军令。”

傅崧卿听了皱眉道:“司令部必然是王宵猎的人。如此一来,岂不是夺了都督的军权?”

赵鼎道:“司令部的人员,王宣抚建义是都督府和宣抚司各出一部分人组成。我还没有答应,并不是说由王宵猎说了算。但是,司令部下属许多衙门,这些衙门肯定是王宣抚的人。不如此,司令部无法指挥。若是如此,都督府的军权确实是交出去了。此事我也在思考,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綦崇礼道:“不知司令部有哪些衙门?做些什么事情?”

赵鼎道:“现在知道的,有情报、后勤、作战等等机构。现在最要的,不是有哪些衙门,而是这些衙门平日里做的事情,我们一无所知。纵然我们派人到这里衙门,也不知道什么事情。”

綦崇礼道:“这可就麻烦了。”

向子諲道:“我们不知道,王宣抚的人就知道了?一样是一个脑袋,总不能王宣抚的人就知道得多!”

赵鼎叹了一口气:“不学习的话,你怎么知道他们平时干什么?一个官员,初上任,连老吏都可以为所欲为。为什么?因为那些公文,字都认识,合起来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关于打仗,就更是如此了。”

綦崇礼道:“此事要看都督,要我们怎么做。如果要掌控司令部,那绝无可能。如果要知道怎么打仗,如何部署兵力,如何指挥的话,大致还是可以的。”

赵鼎沉默了一会,道:“若不能掌控兵权,我这都督当得又有什么意思?”

綦崇礼道:“都督,从襄阳到洛阳,王宣抚在此地经营多年,怎么可能你一来就夺了兵权?如果兵权在你手,王宣抚就把自己的性命交到别人手里。怎么可能呢?”

赵鼎道:“我赵某可是那样的人?兵权在我手里,也不会动王宣抚一根汗毛!”

綦崇礼道:“如果都督走了,朝廷另派一个人来,又该如何?掌兵权,是不可能的!”

赵鼎怔怔地看着天空,过了很久,才叹一口气:“道理自然是这个道理,我心里也清楚。可朝廷派我来都督诸路兵马,若不能掌握兵权,还有什么用处呢?我掌控兵权,本就是朝廷派到这里的用意。”

綦崇礼摇了摇头,不再多说。

傅崧卿道:“现在六月中旬,据秋后还有一段时间。都督何妨以一月为限,试着与王宣抚争一争兵权。若是一月之后结果是根本争不了,那就不用再争了。若是再争,只怕影响战事。”

赵鼎缓缓地道:“一个月,时间实在太短了。我们几十人,如何跟麾下数十万的边防大将比?若是时间再长,只怕影响战事,实在难以抉择。”

夜凉似水,天上月光皎洁,漫天繁星闪烁。

赵鼎是个以国事为重的人,与王宵猎虽然有矛盾,但不想影响战事。一时看着夜空,不知该如何是好。

第911章 请客

第二天,綦崇礼一起来,便送来了一封书信。打开一看,是李清照写来,欢迎綦崇礼到洛阳的。

綦崇礼是密州高密人,为赵明诚表兄。去年李清照因张汝舟一案入狱,多亏綦宗礼搭救,关了九天出狱。这次李清照写信来,一是欢迎綦崇礼,二是问弟弟李迒的情况。

张汝舟接近李清照时,弟弟李迒对他的印象很好,极力撺掇李清照与张汝舟的婚事。最后弄成那个样子,李清照与弟弟的关系很尴尬,所以才毅然离开了杭州。

从信里可以看出来,李清照到洛阳生后活应该不错,语气轻松了许多。放下书信,綦崇礼松了一口气。

李清照是女流,綦崇礼也不方便拜访。收了书信,便到书房里,写了一封回信,让送信人带回去。

刚刚把送信人送走,就见向子諲前来。对綦崇礼道:“参谋,今日天气晴好,何不逛逛洛阳城?你我与去非多年不见,顺便见一见他。昨夜人多嘈杂,没有机会详谈。”

綦崇礼待要拒绝,想一想与陈与义多年未见,便答应下来。

陈与义出身世家,以词闻名,在这个世界认识的文人有很多。特别是这几年,随着洛阳势力壮大,陈与义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多文人到了洛阳都要与陈与义叙旧。

出了都督府,綦崇礼与向子諲沿着大路,一路前行。一路走到陈与义家门口,一问,才知道陈与义去衙门了,而且中午不回家吃饭。只能派了个人,去叫陈与义回来。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