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850)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到九月中旬,形势逐渐明朗。在东线,虽然吕祉改编刘太尉的军队不当,逼反了郦琼。但是,圣上还是决定御驾亲征,北上讨伐刘豫。分别以韩太尉、杨太尉和岳太尉为帅,圣上则亲统杨沂中部兵马,准备大举北上。预计十月初一,大军开拔,正式北伐!”

现在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下面的众钤辖不知道东线情况。听说也要北伐,不由大为振奋。

众人都知道王宵猎与朝廷有矛盾,但最少这个阶段,朝廷是自己的友军。

坐在上面的赵鼎五味杂陈。现在他已经知道,自己这个都督在司令部中的地位,今天这场会,本来应该由赵鼎上去讲话的。但是赵鼎实在是完成不了这种样的任务,王宵猎连提都没的是。

等众人平定下来,王宵猎道:“从占领汾州,到今天快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我们基本摸清了汾州的情况。触目惊心啊,各位。崇宁年间,汾州有户五万一千多户。现在有多少呢?不足两万户而已。几年的时间,户口十去其六。而且剩下的人户,大多居住在山区,生活困苦。平原地区,原先多被迁入内地的女真人户占领,甚至成为牧地。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景象?十去其六,许多地方荒无人烟。金人南下的危害,也不用多说了。”

金人南下给宋朝造成的人口损失,实在难以估算。几年过去,京西路还远没有恢复原来的人口,连一半都没有恢复过来。像汾州、太原府这些地方,由于土地肥沃,大量被女真人圈口,同样损害巨大。

王宵猎道:“这次战前动员,要把这些情况讲清楚。要告诉士卒,我们为什么要恢复故土,驱逐鞑虏。而不能单纯的让他们上战场,以死相搏。要告诉每一个人,我们为什么要战斗,战斗至死!”

下面静悄悄的,死细听王宵猎的话。

从襄阳打到这里,王宵猎见多了因为金军南下造成的悲惨故事。像张均这样,父亲被掳走,母子逃难,而造成的悲剧数不胜数。张均还算是幸运的,终于一家团聚。更多的,是一家死光。

能够活下来的都是幸运的,有太多的人,在这一场浩劫中全家身亡。中国北方数省,几十年恢复不过来。

即使恢复过来又怎么样?那些无辜惨死的人们,已经成了荒野中的一缕孤魂。

王宵猎道:“所谓战前动员,要分成两部分。一是对军官的动员,一是对士卒的动员。这两者是不同的,各位钤辖一定要注意区分。对军官的动员,要跟他们讲清目前的形势,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我们的任务,每个军官的任务是什么,在战争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对士卒的动员,要跟他们清楚我们为什么而战。战胜会怎样,如果失败又会怎样。把这些讲清楚,充分动员军官和士卒,才算是完成了战前动员。”

“到下月的初十,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各师完成战前动员。从钤辖开始,一直到各都军使,都要制定动员的计划。计划的执行,必须有总结,还要一份给上极的报告。这些计划、总结和报告,后面会随时抽查。做的好的会给予奖励,做的不好的会有惩罚。”

说到这里,王宵猎加重了语气,道:“你们是军官,这些文书工作是你们的重要工作内容。有的人不习惯文书,怎么写都写不好,这是不行的。文书工作是军官的基本素质,也是上级检查的主要内容。如果不习惯文书,那就换一个工作。在军中也不是必须当军官,还有其他的工作。”

“我这些话,不是跟你们说说而已,而是真的会执行。不会文书,不一定是不适合工作,也可能工作很好。但是有什么办法?上级很难知道,这就是不行的。我们宁愿用一个稍微差一些的人,但是会写文书,这样军队才能管理好。”

“当然,不是你会写文书就行。而是既会写文书,工作也能做好。如果不是这样,提拔的人要受处分。”

“今天我就不多讲什么了,你们也不要提问。心中有问题,会后问你们该问的人。今天我在这里,就是告诉你们要做战前动员,战前动员有什么要求。哪一个做不好,不要怪我翻脸无情!”

说完,王宵猎看了众人一眼,道:“散会吧。今天中午司令部请客,大家准备吃饭!”

下面大家一起称喏。

司令部请客,一般吃的不错,但是没有酒。军队中的很多军官,觉得没有酒就差了点东西。

军中不许饮酒,工作的时候不能饮酒,王宵猎一直执行得很严格。虽然并不严抓在军队外面饮酒,但军中饮酒的禁令一直很严,司令部当然也包括在内。

第949章 北伐

山中的清晨,树林中有淡淡的雾气,早起的鸟儿在欢快地唱歌。一切都静悄悄的,弥漫着清新的气息。

张均走过树林,看见姜敏站在一个小山坡上面,看着面前的货场。

走上前,张均问姜敏:“昨天我回到这里,听亲兵说,这些日子你都在货场这里。时间还久,你紧张什么?”

姜敏没有回答,上下打量了张均一番。问道:“你从平遥回来,宣抚有没有说战争从什么时候开始?”

张均道:“说了。下月初一,东线大军开拔,正式北伐。我们西路军则是下月初十,正式作战。现在谷神已经到了代州,手下的军队正在翻越雁门关。耶律余睹刚到应州,应该在那里等一段时,在谷神之后。”

姜敏道:“也就是,我们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要大举北进了。最近金军南下,来的人太多了。我发现北边州县的余粮,全部被征调一空。秋收刚过,很多百姓就要挖野菜充饥。我们不在这里准备下粮食,北上就要饿肚子了。借着这一个多月,粮食要多备一些。”

说完,看着雾气弥漫的山林,姜敏的脸色非常沉重。

张均道:“宣抚说,如果金军全部南下,北边大同府周围兵力一空,我们应该没什么阻力。”

姜敏摇了摇头:“我们要防止太原府的金军北援,还要防备西夏趁机来攻,并没有那么轻松。”

张均一愣,道:“宣抚也说,进入大同盆地后,主要防止太原金军北援。而且说,金军可能全力想跑,北援的兵力可能不少,要我们特别注意。”

姜敏点了点头:“我明白。宣抚要全歼金军,必须把金军堵在太原盆地。”

林里的雾气慢慢散了,一切都清晰起来。

姜敏北上大同,想获胜很简单,一路冲过去就是了。后边太原盆地的金军来援,自然有王宵猎跟在后面。但要按王宵猎的想法,把金军全部歼灭在太原盆地,确实有很多难处。

一个难处是挡住从太原回来的金军,让他们不能过雁门关,彻底封死在太原盆地。由于雁门关还在金军手中,想靠重关挡住金军不现实的。必须派出一只有力部队,在关北迎战金军。

再一个,就是西夏极有可能乘虚而入,图谋金国的东胜州和云内州等地。必须以一支有力部队,把西夏击败,让他们不敢东来。在黄河一带,对西夏建立绝对的军事优势,震慑住他们。

正是因为并不容易,所以才派姜敏来。如果是谁都可以做到的事,何必在这里派一支这么强大的军队,让姜敏做主帅呢?姜敏然说话不多,对王宵猎的战略意图却很清楚。

建康府行宫,赵构梳洗罢了,略作休息,便就在后殿招见一众大臣,商议军事。

不多时,宰相吕颐浩、张浚,参知政事孟廋、席益,枢密副使韩肖胄、徐俯,翰林学士孙近、王居正,相继进入后殿。行礼毕,赵构赐座。众人纷纷落座。

吕颐浩先前以宰相都督江淮,开府在镇江,熟悉江淮军事。

赵构第一个就问他:“宰相都督江淮,江淮军事知之甚详。此次北伐,朝中大臣议论纷纷,有人力主北伐,也有人言北伐不可。在都督看来,何者为是,何者为非?”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