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89)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洛阳很富饶,但并不适合作为立足点。金军一过黄河,就直下洛阳,很难守住。而在金军眼里,洛阳的地位比开封还要重要。西进陕西,南下襄阳,东可控中原,是重要的战略要地。真正的宝地,其实是南边的邓州、襄阳。那里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又不是宋金双方重视的地方。历史上的岳飞,也正是恢复襄阳之后,才真正养成了无敌的岳家军。

看着天上的月亮,王宵猎心中暗暗估计现在的局势。

此时邓州的守臣是谭兖。他本是小吏,金军攻破邓州的时候,他躲到山中。金军走了,谭兖出来招集人手,自据邓州。朝廷顺势而为,封谭兖为武功郎,知邓州。

此时京西南路各州,大多都是这种局势。金军来时,朝廷官员退走,地方上不知哪里冒出个人来占住城池,朝廷顺势承认。说实话,王宵猎的汝州知州比这些人硬多了。

正在这时,张均在外面行礼唱诺。

让张均进来,王宵猎坐在位子上静静看他。过了好久,才道:“我欲让你去做件私秘事,不许走漏风声。不知道,能不能信得过你?”

张均一听,不由心中狂喜。跟了王宵猎几个月,只见他做事条理,对上对下都有章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律甚严。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求属下做到的,王宵猎先从自己开始。人终究还是人,总是免了酒色财气。自律这么严,心中真能甘之如饴?让自己做私秘事,不就是不可告人吗。如此,自己就成了王宵猎信得过的人。首领的自己人,以后必然有大好前程。

见张均叉手唱诺,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王宵猎点了点头:“现在汝州以南,唐州、邓州、随州等地,都没有朝廷官员镇守。虽有知州,也都是托之地方强人。”

说到这里,王宵猎住口不说。眼望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许久,王宵猎才道:“汝州地方狭小,人口不多,想坚持下去不容易。要想有生路,还是要看南边。现在京西南路提刑李允文、转运副使陈求道带兵驻在鄂州,北边的襄阳和邓州,朝廷实际上无力管辖。当此乱世,不如去取了。”

听了这话,张均心中不由有些失望。还以为王宵猎要让自己去弄钱抢女人,没想到还是公事。不过转念一想,王宵猎有这番心思,看起来是要做大事的。

王宵猎道:“你带五个人,乔装之后,去邓州探一探。看那里到底如何,谭兖多少兵马,城中聚集了多少粮草物资。现在京西南北两路,最富的是邓州。”

张均听了急忙叉手唱诺。让自己去做这种事,看来王宵猎还是看重自己。

王宵猎又道:“之所以让你去,是因为军中将领,你最聪明伶俐。这种事情不是上阵冲杀,最重要是知人情世故。该忍的时候要忍,该出手的时候,必须一击中的!”

张均深吸一口气,叉手称是。当时自己在蔡州,手刃母亲的奸夫及其奴仆,可是眼也没眨。能不能忍不好说,但说到心狠手辣,自己绝对合格。

说到这里,王宵猎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了几圈。道:“说实话,做这种事,我的心里总是觉得有包袱。此时圣上在扬州,作为臣子,该事事奉圣旨。不过,如果不南下的话,我说服不了自己。”

张均听了一笑:“知州,当今圣上登极,只是一味南逃。天下人要自己找活路,何必去在意。”

王宵猎转过身,看着张均,一时之间没有说出话来。

实事求是地说,现在宋朝众臣,对赵构有多忠心未必见得。臣子们的心思,甚至天下人的心思,都是保宋,但却未必保皇帝。实在不行了,换个姓赵的人来做皇帝也很正常。赵构在数年时间,能够把人心收拾起来,牢牢坐稳江山并不容易。南宋称赵构为中兴之君,从这个意义上也有道理。

不过这话不能说出来。张均当着王宵猎的面如此说,倒是少见。在他心里,觉得既然王宵猎动了占地盘扩大势力的想法,又何必给那个皇帝面子?

王宵猎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张均这个人什么都好,学什么都快,就是一点,心思太活络了。活在这个世界上,许多规矩要守的。很多事情可以心里明白,不能说出来。

在那一瞬间,王宵猎甚至怀疑,自己派张均去做这件事,到底合适不合适。

抛去心中的杂念,王宵猎道:“此事事关重大,你切不可作等闲看。说实话,我们现在在汝州也立足未稳,本不该有太多想法。但汝州资源有限,不得不想啊。”

张均道:“天下的好地方,自该有德有能之人居之。现在唐邓等州,都是小校小吏占据,成什么体统?知州年初连败金军,奉朝廷之命守汝州,自该平定地方才是。得州的百姓,定然盼有如知州这样人去治理。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知州何必犹疑不定!”

王宵猎笑了笑,没有说话。利国利民,张均这马屁拍得太明显了。此次自己出手,必然会让赵构起疑忌之心。虽然自己并没有讨好赵构的心思,但被惦记上总是不好。

第96章 苛捐杂税

送走了张均六人,王宵猎换了便服,带了邵凌和几个卫士,在叶县街道上闲逛。

这里本来是繁华之地,现在却十分冷清。街道上三三两两的商贩,看着并没有生意,要的价钱却十分之高。乱世之时,物价飞涨,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纵然是王宵猎,一时之间也无可奈何。

派出人手,控制商贩,强行平抑物价。尽最大努力收集货品,让市集上商品不缺,自然会很快改变这种情况。可现在的王宵猎哪里有人手?哪里有财力?知道该怎么做又如何?只能够先忍着。最起码要等到来年,地里有了收成,开的铺子开始赢利,培养出了人才,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走在路上,王宵猎看得直皱眉头。人口不多,商业冷清,这可不是好现象。

正在这时,一个半大孩子挎个篮子,上面盖块步,神神秘秘到了王宵猎几个人身边。走得近了,突然把篮子上的布一掀,低声道:“客官买梨吗?正宗郑州的孩儿梨,最是好吃。”

这孩子掀得太急,王宵猎并没有看清楚梨的样子。不过走了一路,有些口渴,便道:“你这梨是怎么卖的?若是便宜,便买几个。”

孩子听了喜道:“郑州梨天下闻名,个头最大。我卖的便宜,只要十文足钱一个。”

王宵猎一愣:“在往年,这梨子只消两三文钱,你怎么敢要十文?十文钱,我可以喝碗馄饨了。”

那孩子道:“官人,如何比得?现在是什么年月?自金兵南来,便物价腾贵,卖十文也只有蝇头小利罢了。我奔波一天,不过混些口食而已。”

王宵猎想了想,从怀里取出自己的荷袋来,数出一百文给那孩子。道:“那便来十个好了。你卖的可要真是郑州梨,不可拿本地货色骗我。”

“安心,安心!”那孩子一边高兴地答应,一边揭开布,从篮子取梨出来。

看这梨果然个头甚大,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郑州的。郑州梨天下闻名,太平时节到了这个时候,到处都有卖的。现在兵荒马乱,运来可不容易。

王宵猎取了梨,分给邵凌和属下,吃了解渴。

正在这时,一个汉子突然从旁边窜出来,一把抓住那孩子。高声道:“你这厮,这几天一直在街道卖梨,我看你许久了!今日抓个正着,还不随我回去!”

那孩子紧紧抓住篮子,口中胡乱道:“你胡说什么!我没有卖,只是给这个几官人吃。”

那汉子冷笑:“你明明收钱,怎么说没卖?不乱罗嗦,速速随我回去!”

王宵猎见两人争执厉害,上前道:“你们且分开。闹这一场,是怎么回事?”

那孩子目光畏缩,不敢说话。

汉子道:“这小贼挎个篮子到处卖梨,不交税款。我们自是衙门的人,专门来抓他们!”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