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893)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王宵猎默默地喝茶。等沈遵睁开双目,问他:“好了吗?把今年发生的大事说一遍。”

沈遵道:“我奉宣抚命,到行在开了一间酒馆,打听各种消息。行在这一年要措置北伐,诸事繁忙,对这些事情又不上心,倒也平安。特别是我听打听消息,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说完,从李宗谅寇筠州开始讲起,到金国元帅府遣李永寿、王翊到行在结束,把这一年的大事都讲了一遍。

王宵猎听完,疑惑地问道:“金国的都元帅粘罕都被我俘虏了,他还怎么派使臣到行在?”

沈遵道:“是粘罕几个月前派出的,因为路途遥远,加之路上不太平,才到行在而已。”

王宵猎听了,分外惊奇。问道:“他们到了行在,如何说?”

沈遵道:“若说起这些使节,就闹笑话了。初到行在,他们趾高气扬,听闻官家在外亲征,一副瞧不起的样子。住了两天,宣抚在云中擒了粘罕的消息传到行在,就如同死狗一样,威风不起来了。”

王宵猎听了就笑。道:“在外出使,元帅先被对方擒了,确实尴尬。”

沈遵道:“就是。这也被传为笑话,行在的百姓笑了许多天。但是,这些使臣还是被朝廷好好招待,并没有因他们的元帅被擒了,就慢待了他们。”

王宵猎听了,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朝廷的这个态度,才是真正自己应该注意的。

又聊了一会,王宵猎发现杭州并没有自己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便道:“年后圣上以驻陛襄阳,你知道了吗?”

沈遵道:“知道了。许多行在的商贾,正在向襄阳搬。他们的生意倚仗朝廷,自然是随着朝廷走的。”

王宵猎道:“年后你也搬到襄阳吧。假装你也跟其他商贾一样,跟着朝廷走。一年来,你在朝廷身边,必然建立了一个情报网。若是放弃了,着实太过可惜了。”

沈遵道:“谨遵宣抚命。”

王宵猎道:“到了襄阳之后,要小心收集朝廷的消息,切不可以暴露身份。特别是金使到了襄阳,要把他们一举一动摸清楚。见了哪些人,说了哪些话,这些话起到了什么作用,都要一清二楚。金使南来,到底有什么目的,通过哪些人实现他们的目的,都要弄清楚。”

沈遵想了一下,说道:“就是要知道金使的一举一动喽?这有些难。”

王宵猎道:“只要想去做,总有办法。眼睛不要总是盯着官员,要向下看。他们的仆役、使女,跟在他们身边的游手闲人,甚至在他们附近的小贩,诸般人等,都可以成为你的帮手。要把情报分成几项,从哪些人弄清楚这项,另一些人弄清楚那项,到你这里,再汇总起来。经过速理之后,就成为完整的情报。”

沈遵仔细思考了一番,苦笑道:“若是这样,就需要很多人,宣抚需要花很多钱。”

王宵猎笑道:“情报怎么可能不花钱。银钱的事,你就不需要考虑了,我一定给你足够。”

沈遵道:“我可以试一试。似这般做事,以前没有做过。”

严格说来,现在并没有专门收集情报这一说,很多间谍是兼职的。收集的情报,往往是在街道上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并不会具体分析。

至于对收集到的情报进行整理、分析,就更加不可能。王宵猎只要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就已经领先了。

这一年来,沈遵在行在收集情报,主要是建立一张间谍网,并没有整理、分析。到襄阳后,王宵猎希望他的能力更进一步,加上对情报的分析。

人总是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周边环境对情报收集不重视,在这样环境下的人自然也就不会想办法保密。只要思想对了头,收集情报应该是相对容易的。

王宵猎需要了解朝廷跟金朝议和的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过程怎么样,达成了什么样的成果。只要有心,这样的情报应该瞒不住人。

第1004章 斩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刚刚进入五九没几天,洛河边的柳树便吐出了嫩芽。洛阳百姓闲来无事,扶老携幼,纷纷到洛河边看柳。

十二月二十四,宣抚司发出告示,预计三天之后,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七日这一天,在长夏门大街和建春门大街的叉路口,当众处斩粘罕、谷神、完颜银术可、完颜突合速等数十金酋。希望洛阳百姓到时围观。

十二月二十七这一天,天一亮,满城百姓都围聚过来,堵得大街上水泄不通。

张原夫妻带着两个儿妻,由仆人陪着,也挤上街来看热闹。到了街口,只见人头涌动,根本看不见前方情况。便进了街口的一家酒楼,一家老小从二楼窗口望出去。

看了一会,张原妻子道:“今天斩的这些金将,听说官最小的也是万户。一下斩几十个,可见本朝军马之盛。前些日子你还替金朝当细作,何其痴也!”

张原满面羞惭:“是我一时猪油蒙了心,识人不清!”

张原妻子不断摇头:“我方的大军是宣抚统帅,放眼天下,何人可敌?你可真是识人不清!”

张原看着满是人头的街道,心中感慨万分。不是一直在王宵猎治下,一年之前,谁敢相信王宵猎这么容易就打败了金国?而且看这形势,只要一两年时间,就可以把金国灭了。十年沧海桑田,世事真的难料。

突然,玉奴叫道:“易安居士也来了?快,快,请来阁子里坐。今天这酒楼的生意真好,现在就没有位子了。”

近些日子,玉奴两姐妹也在李清照那里学习,慢慢熟悉。

今天这样的大日子,李清照当然不会错过,特意赶到街口来。

这十年来,李清照被金兵追得东躲西藏,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对金兵恨之入骨。今天要斩这么多金将,当然要来看一看,以泄心头之愤。

今天是个大日子,官方的人物在行刑现场有座椅,只有李清照等非官方人物才早早来抢位置。满城的人都来到了现场,要抢个位子很不容易。

李清照谢过,与张原和张原妻子打声招呼,坐了下来。

玉奴道:“易安居士天下知名,其词作更是传唱天下。今天与我们共坐,真是篷筚生辉!”

张原听了,急忙唤过小厮来,挑最好的菜点了一桌。对李清照道:“易安居士请用菜。”

李清照谢过。道:“在酒楼上观刑,点些菜是对的,不然酒楼靠什么赚钱?不过现在不急着用菜,等砍那几个金狗狗头的时候,再用来下酒,岂不快哉!”

张原急忙称是。

其实张原只是个普通百姓,家国情仇是有,但感情没有那么深。今天来观刑,更多的是凑热闹。

大多百姓都差不多。他们对金兵恨不恨?当然恨。但是恨也分等级,他们对金兵的恨,当然是恨到了极致,但没有到刻骨铭心的地步。如果大家聚到一起,说起金兵做的恶事,自己受到的伤害,那当然是咬牙切齿。如果分开,那刻骨的恨也就化作了每日的柴米油盐,恨不到极致了。

天近中午,才有官兵押了几十个行刑的人从宣抚司出来,到了街口。

每个人身后都插了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姓名、籍贯以及在金朝的官职。在他们旁边,则站着一名刽子手。皆着装整齐,每人捧着一口大刀,看着甚是威风。

干办公事贺絪上前说道:“赖圣上英明,今年宣抚统兵二十万,与金军大战于太原,大获全胜。毙敌十三万六千余人,俘敌十六万九千余人,伤敌无数。俘获的敌人中,有都元帅粘罕以下,元帅左监军谷神等万户及以上金将——”

说到这里,贺絪看了看手里拿着的纸,抬头道:“三十二人。奉宣抚命,今日在洛阳街头,统一斩首!以告慰金军肆虐中原的这些年,战死沙场的将士,不幸丧命的百姓。呜呼哀哉,魂兮归来!”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