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910)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余三嫂道:“是的。我们家里四娘,今年一十七岁了,到了该出嫁的年纪。打听到你们家三郎没有婚配,便欲要结这一门亲事。只是没有想到,姐姐欲要相亲。”

定娘道:“这是两个年轻人一辈子的事,还是见一见的好。”

余三嫂试着问道:“姐姐不是襄阳人吧?或者是不住在襄阳。”

定娘道:“我怎么不是襄阳的呢?不过夫君是个军官,我一向住新野,后来去了洛阳。”

余三嫂笑道:“我说呢。我们襄阳地区,从来不流行什么相亲。结亲之前,男女见面有什么好处?”

定娘道:“对夫妻二人还是有好处的。他们合不合适,总要两人见过了才知道。”

余三嫂道:“姐姐欲要他们相见,我们夫妻倒是不反对。只是敢问姐姐,你告诉家里人了吗?”

定娘道:“没有。我们让两个年轻人私下见一见,若是看对了眼,根本不用告诉家里人。若是看不对眼,我们反对就是了,更没有必要告诉家里人。是也不是?”

余三嫂听了就笑。回头对贺晖道:“这也不是不行。你看怎么样?”

贺晖道:“姐姐认为是对的,做就是了。”

余三嫂对定娘道:“我回去跟四娘子商量一下,看她愿不愿意。到哪里相见,我们再商量。”

送走了余三嫂,定娘对三郎道:“你可要张大了眼睛,莫要看走了眼。”

张三郞只是低头头傻笑,并不答话。

第二天上午,定娘和张三郎喝了两碗馄饨,便就转到余三嫂的店里来。

余三嫂看见两人,急忙迎上来,道:“两位来得好早。我们到店外面说话。”

走出店来,余三嫂便道:“我们家四小娘子说见一见也好,免得嫁个不如意的郎君。只是一样,见的要真的是你们家三郎,不要找个冒牌货。”

定娘笑道:“我刚从洛阳回来,哪里有冒牌货给你们看?当然是真的三郎。”

余三嫂点了点头。问道:“在哪里相见?”

定娘低头想了一会,才道:“就在我住的客栈吧。那处茶馆,看起来倒还清幽。”

余三嫂道:“好。下午我便带着我家四小娘子到茶馆去,你记得等我。”

定娘道:“你可真的要带四小娘子,不要随便找个女人胡弄我们。”

余三嫂就笑。道:“定了亲后,你总是要见四小娘子的,我哪里敢带别人?”

说定了,定娘和张三郎离开豆腐铺。走到半路上,张三郎低声道:“这两天我都随着嫂嫂,只怕会被人看轻了。道是我心急,急着要见那个四小娘子。”

定娘道:“你想多了。我见那个余三嫂对你非常满意,故意带着你多见几面。有她在四小娘子面前美言,胜过你多少甜言蜜语!你得了便宜,还不自知呢。”

张三郎摸摸头,不好意思地笑笑。

走到一间成衣铺前,定娘道:“你进去选一件新衣。要见意中人,总不能太寒酸了。”

张三郎道:“现在进去量了尺寸,今天下午又做不出来新衣,还是免了吧。”

定娘道:“现在的成衣店,都有做好了的新衣卖。你进去选一件就行。”

张三郎半信半疑,进了成衣铺。只见成衣铺里挂了一排衣服,上面标着尺码。张三郎问小厮:“买的衣服,可以直接穿吗?你们这里,是不是有做好的成衣卖?”

小厮忙道:“客官请看,这些都是可以直接穿的。都是按照正常人的尺码,做好的成衣。只要身材不是特别离谱的人,都可不加修改,直接穿出去的。”

张三郎听了大喜。道:“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

当下让小厮量了自己的尺码,选了一套成衣。到旁边试衣间里,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换上新衣。除了腋窝等处略有不适,竟然合体。

当下穿了新衣,来到外面对定娘道:“这里的新衣,竟然大体合身。现在成衣铺,真是方便不少。”

定娘道:“这些成衣铺,用的版型不同,容易做得合体。”

这些成衣铺,是根据王宵猎的要求,对衣服的版型做了改进。做出的成衣,虽然版型差了一点,普通人怎么看得出来?一般买衣服,当然是这样的好。

第1026章 土地官司

到了下午,张三郎美美地穿了新衣,与定娘一起等在茶馆里。等了好久,才见到余三嫂和一个千娇百媚的小娘子走了进来。余三嫂和定娘点点头,一起默契地走出了茶馆。

张三郎见那小娘子十七八岁的样子,长得丹凤眼、柳叶眉,樱桃小口一点点,就心里喜欢。见到余三嫂走开,便走上前去,行个礼道:“四小娘子好。在下张三郎。”

小娘子行个万福回礼。

张三郎道:“还请小娘子这边坐。”

贺四娘子明显有些紧张,在位子上坐下来,双眼看着地面,一动也不敢动。

定娘和余三嫂出了茶馆,找了个能看进里面的位置静静等着。看着两人一开始都不敢动,余三嫂笑道:“我家小娘子害羞,张三郎无从下手的样子。”

看了一会,张三郎不知说了什么,贺四娘子忍不住,掩口而笑。余三嫂忍不住道:“张三郎口里抹油了,竟然能让小娘子笑了起来。真是不简单!”

定娘道:“我们还是那边坐下吧,让他们年轻人自己去谈。我们在这里看着,总是不好。”

余三嫂恋恋不舍,与定娘到一边坐下。

直到过了一个多时辰,定娘才和余三嫂偷偷看一眼张三郎两人。见张三郞虽然和贺四娘子对面而坐,不过贺四娘子的头抬起来了,与张三郎说说笑笑,很是开心。

余三嫂对定娘道:“你们他们说说笑笑,很是开心。不用问,这次相亲算是成了。”

说完,与定娘转出到茶馆大厅。来到三郞和四小娘子的桌边,道:“天色不早,我们该回去了。”

四小娘子恋恋不舍地起来,低着头,用眼角看着张三郎。

张三郎起身,对四小娘子道:“我们有缘再见。”

四小娘子轻轻点了点头,又看了三郎一眼,才随着余三嫂离去。

定娘站在一边,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见余三嫂和四小娘子走得远了,才对三郞道:“看来三郞对四小娘子中意得很哪,这才多大一会,就在这里有说有笑的。”

张三郎道:“这个小娘子乖巧得很。”

定娘道:“只要你中意就好。我们明天回庄里去吧,告诉阿舅,你不反对这门亲事。”

余三嫂在回家的路上,对四小娘子道:“你看那个张三郎为人如何?”

四小娘子道:“怪有意思的。”

余三嫂道:“有意思是什么意思?如果与他成亲,你同意不同意?”

四小娘子道:“也不知道他家里什么样子,突然说成亲,我心里有些慌。”

余三嫂道:“他家里的样子,我们已经打听明白,绝不会亏了你。这次见他一面,就是看看你们两个合不合得来。”

四小娘子问道:“那他家里什么样子?”

余三嫂叹了口气。道:“他家原来是襄阳府邓城县人,去年搬去张村镇。家里一千多亩良田,牛羊成群,穰城县一等一的人家。更重要的是,他家里的大哥,是王宣抚帐下数得着的大将。今天见的那个妇人,就是大嫂,他大哥结发的妻子。这样的人家,哪里找去?”

张家最大的倚仗就是张驰,做到都统,对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天上的人了。有这样一个靠山,张家在县里就是一等一的人家。只要家人不胡闹,就能保一世富贵。

四小娘子听余三嫂说起张家,也不说话,只是暗暗点头。

说完了张家,余三嫂问四小娘子:“你答应不答应与张三郎的婚事?”

四小娘子抿嘴微笑,点了点头。

余三嫂长出了一口气,道:“不亏我忙活了几日。”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