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捡到一只战神(1221)

作者:洗澡的兔子 阅读记录

琅琊王当然是世家子弟,那封号里都带着呢,然而,他有真正是提着枪,跨着马,上过战场的。

厉害着呢!

武艺虽然不太强,但是谋略第一,而且,北府能有今日的成绩,说的夸张点,都是王谧的功劳。

那些新式火器不全都是他带来的吗?

北府的官兵现在是一心一意跟着琅琊王做事,在他们的眼中,琅琊王不是遥不可及的世家子弟,看不起他们,把他们当草芥。

而是真真正正能一起战斗的兄弟,亲密无间,最重要的是,跟着他,能打胜仗。

谁会不服?

刘裕呢,也就失去了历史上那样可以掌权的基础。

既没有时运,因为整个历史进程被王谧强行提前了二十年,南北对峙的两方形势也完全不同了。

北方的蛮族提前进入了混战时代,他们自己都扯白不清,而王谧呢,也已经提前动手,占据了许多战略要津,也算是隔绝了南北两方之间的接触,保证了南境的安全。

反观境内,当时,按照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当刘裕掌控北府之时,荆州一部的谯郡桓氏又蠢蠢欲动,桓玄继起,和中枢朝廷开始争夺权力。

而这个时候,孱弱的大晋朝廷能依靠的力量有谁?

只有北府兵!

而北府兵此刻又掌握在谁的手中?

正是刘裕,刘寄奴!

讨平了内乱,又抵御了外敌,在回首,刘裕的力量已经绝对无法忽视,成为了大晋的中流砥柱。

他的麾下,有文臣,也有武将。

这些年轻人以北府为基地,猥琐发育,已经不受朝廷的节制了,他们只听从刘裕的调遣。

这样一来,这个朝廷,不听刘裕的也不行了。

而现在,这些有利的条件全都归属于王谧了,唯一需要忌惮的,反而是和他一样的那些世家子弟。

他们以往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现在骤然让他们认同王谧,可以统领他们,这还真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而现在,坐在京口的刘裕,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他当然希望能够更进一步,实现理想,然而,事实又是残酷的,现在确实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一切的优势,都在王谧一边。

难道,就真的这么算了?只需要当琅琊王手下的大将军就足够了?

似乎,这也没什么不可以。

毕竟,一开始,他连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没有想到,一切已经超出了他一开始的预料。

然而,人性又是贪婪的。

刘裕也并不否认这一点,当他可以看到权力的更高一层,他的心态就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然而,刘裕也是个聪明人,也很理智。

他清醒的看到,就凭他一个白衣起家的武将,想要夺取朝廷的权力,最初的时候,没有一个依傍的大靠山是不成的。

而这个过程,就和现在他依附于王谧没有任何的区别,只有经由这些更上层的力量,得到他们的重用,并且,把他们的力量耗尽,刘裕才有可能积蓄更大的力量,将自己人都安插在朝廷的各个位置上,这样他才有可能完成身份的转换。

更进一步。

可惜,放眼现在的建康朝廷,除了王谧,其他的势力,几乎都被打垮了。

第1034章 心思各异

原来还有个能指望的的王恭,然而,这一次,曾靖从建康赶过来,已经给出了明确的信息。

王恭已经被朝廷幽禁,并且犯下了杀人的大罪,而对此恶事感到最伤心的,莫过于魏咏之。

就在刚才已经掉了好几滴眼泪,嗷嗷大哭。

殷将军真的是个好人!

治病救人,还不收钱,怎能遭此厄运?

魏咏之已然决定回到家里要为殷仲堪立一块碑,虔诚的供奉,要生生世世的感谢他。

对于殷仲堪的死,刘裕倒是没什么想法,魏咏之和他相处了两个月,确实是了解更多,也有交情。

而刘裕呢,在他的记忆里,只是在建康城呆着的那短暂的时间里,粗粗的见过两次,模样都记不清楚。

更不要说能有什么深刻的感情,还祭奠呢,他可没那么容易感动。

对于他来说,这件事只传递了一个信息。

那就是,他唯一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王恭是谁?

那是当朝国舅,是太后的亲哥哥,自从皇帝司马曜故去之后,太后维持中宫,王恭把持朝廷,这样的模式延续也有一段时间了。

这一段时间,几方的合作也可以说是很完美了。

然而,一瞬之间,全都变了样。

以往就听说,殷仲堪是王恭的铁杆,然而,刘裕却不知道,他究竟是为何得罪了王恭,会让自己的老朋友痛下杀手?

过程一定是充满了曲折离奇性。

但是,刘裕是无从去想象,最关键的是,王恭从一个可以依傍的权臣,瞬间就滑落成为极有可能被投入大牢的凶犯。

可以说,要不是王恭是王贞英的亲哥哥,是太原王氏顶级世家的子弟,现在的王恭,早就应该大牢里见了。

那是灭族!

受害的,并不止殷仲堪一人!

很显然,经此一役,王恭再想重振雄风,几乎是不可能了,至少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而往长期来看,就更不可能了,前面还有王谧挡着,他现在已经成为了琅琊王,只要他想,开设王府,建立自己的左右属僚,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王恭根本就没有机会越到他的头上,再次把控朝政。

而另一个方面,现在王恭的下场,王谧的得意也透露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太后娘娘居然支持王谧!

而抛弃了自己的亲哥哥!

不管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总而言之,王谧能够得到琅琊王的封号,必定要太后点头。

现在他既然已经成功,而王恭也得到了一定的惩罚,那就说明,在这件事上,太后是支持王谧的。

而且信任他。

这样,有了王贞英的支持,王谧在中枢朝廷那里就算是坐稳了位置,可以非常自信的指挥朝廷。

毕竟,太后娘娘都支持他,谁还敢有反对意见?

可以说,既然王贞英做了这样的选择,那么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王贞英对王谧的诸多决定一定会支持,不会反驳。

这就为他在朝廷上更添加了一份助力。

反观刘裕自己,现在他的手里有什么?仿佛是一切都有,但却又全都矮王谧一头。

在这样的形势下,确实是只有一心追随王谧征战,才是最好的选择。

刘裕很清楚。

所谓的二心,要么就彻底隐藏起来,当做不存在,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要么就积蓄能量,争取一击即中打败敌人。

切莫弄得不伦不类,面对王谧这样的人,这是非常危险的,王谧有多么的聪明,没有人比刘裕更清楚。

一旦在他的面前露出行迹,不用怀疑,他绝对会第一时间发现。

那怎么办?

难道就只有这一条路可以选了吗?

然而,还是很不甘心,这一辈子唯一的机会就在眼前,这么好的机会,怎能不奋力一搏?

寄奴在犹豫。

好在,他还有一点时间。

这一次,即将前往建康城的,是檀凭之,不是他刘裕,可以说,王谧的这个选择还是很精准的。

如今的北府,确实也缺不了刘裕。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刘穆之这样的管理人员可以欠缺,但是,刘裕这样的主将却是不能缺少的。

没有他的统领,这支军队的士气马上就会散。

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尤其是对于古代军队来说,军人的士气那是来得快,去的更快。

前面已经讲过,这个年代的军人,往往都没什么文化,大字不识几个,这样蒙昧的人,其实对于作战,对于当兵都没有什么正确的认知。

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从军最关键的一个诱因就是能够吃饱饭,有两个钱花一花。

上一篇:天汉之国 下一篇:异维飞升[赛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