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捡到一只战神(1270)

作者:洗澡的兔子 阅读记录

一时之间,徐羡之思绪翻涌。

大王居然能看出他的不悦,这只能说明,大王的心里有他!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现在的琅琊王府,老虎实在是太多了些,对于徐羡之来说,他们每一个都是威胁。

但是呢,毕竟那些人都是王谧的原班人马,任何事都要讲究一个先来后到。

人家都比徐羡之先入局,如今受到重用也是理所应当。对于他们,徐羡之还可以忍受。

大不了,以后再凭着自己的本事把场子找回来就是了。

但是,桓玄的到来却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打击。虽然,他早就知道,桓玄是一定会来建康的。

但是呢,也没想到居然还来的这么快,而且,最可怕的是王谧的表现,他居然就这样接受了!

而且,还很满意的样子。

这谁忍得了?

难道,他都不想想桓氏一族的黑历史吗?

但是,现在,王谧又亲自来了,而且一上来就提到了这个问题,这让徐羡之的心里腾的一下就又燃起了小火苗。

“大王既然问了,那属下也不能不说实话,灵宝此人一向有大志向,在荆州的时候,他就以骁勇善战著称。”

“如今,他到了北府也算是合适,正可以发挥特长,相信不久之后,北府就又会收获一员大将。”

“你的意思是,桓玄只适合做将军,不适合站朝堂了?”既然是私底下交谈,必然可以说一些平时不敢说的,不能说的。

本来,王谧也是这个意思。

而现在,徐羡之的表现完全符合他的期待。

羡之顿了顿:“依属下之见,灵宝年纪尚小,平日里在荆州也是爱好弓马更多。既然现在入了北府,不如就让他施展所长更好。”

“如今,大王将要北伐,正是用人之际,灵宝年轻气盛,又有武艺,正是好人选。”

“大王的判断没有错。”

这个话说的,很是别扭啊,这是在暗示,是王谧把桓玄引到去北府的这条路上的?

“此言差矣,我明明是给了他选择,去北府是他自己选的。”

“将来,他若是展现出更多的文治功夫,我自然会让他在朝廷上当差的。”

徐羡之轻轻一笑:“大王明明知道他在朝堂上呆不住又何必为难他?还不如就让他在战场上驰骋更遂了他的心意。”

徐羡之想了想,最后还是把心里话一股脑的都倒了出来,王谧都被他这份真诚给震惊了。

为什么呢?

这都是为什么?

这也太直接了吧,明明可以更隐晦一些的,但是,徐宣纸却选择了直接背后挖苦桓玄的方式。

甚至是直接指出桓玄不适合在朝堂上行走,能控制住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在战场上呆着。

可以说,这样的说辞对于桓氏一族,甚至是把徐羡之推荐到王谧麾下的桓冲来说,都是相当的冒犯了。

桓冲对桓玄的看中,几乎是肉眼可见的,结果他这个没有什么根基的年轻人,竟然一下子就指了出来。

当真是胆大包天!

当然了,也不必过高的估计徐羡之的胆气,这种话,现在私底下和王谧说起已经是极限了。

他可不敢当着桓冲的面说。

“羡之,你也不必太担忧了,你和灵宝都是少年英才,我自然是都有任用,至于你们各自的所长,我现在也是心中有数了。”

“你放心,只要你以后足够优秀,我必定会重用你,将来,荆州之雄,非你莫属。”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令人郁闷的夜晚,大王竟然会亲自造访他的小屋,向他承诺了未来!

将来,称霸荆州,唯他徐羡之而已!

任谁听到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都睡不着了,徐羡之在床上来回翻了好几次,却还是没有一丝困意。

周公迟迟不来和他相会,各种纷乱的思绪却不肯饶了这个年轻人。

睡觉是不可能睡觉的,徐羡之干脆一个翻身坐了起来。

他把王谧刚才的那些话,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又琢磨了一遍,更加坚定了信心。

王谧是什么人?

他是一个能够从世家子弟的框架中冲脱出来,不在意自己以往的身份,也不在乎这个时代对武人的评价,毅然扛起重任,兵器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人!

他是一个能够让司马家老老实实的交出权力,并且奉他为王的人!

他是一个可以把朝堂,北府全都一手掌握的人!

这样的人,专门来说这些话,目的当然不会单纯,他这是想要利用徐羡之。

徐羡之在他面前也并没有任何掩饰,明明白白的说出了他对桓玄的反感。

很明显,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特别稳妥的选择。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等于是抛弃旧主,卖主求荣了!

第1065章 人小鬼大

这一招绝对是相当的凶险,但是,足智多谋的徐羡之还是这样做了,他当然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这个朝廷将来会在谁的手里攥着?

换句话说,这个朝廷以后是谁说了算?

是琅琊王!

是王谧!

对这一点,应该是确信无疑的。

今天看到了桓冲和王谧的相处模式,徐羡之就对自己的判断更有信心了。

不管是作为荆州的代表还是只代表他自己,将来,他就要跟着王谧一条路走到黑了!

所以,面对这个并不熟悉的主人,徐羡之必须拿出自己的诚意来,要向他表示,虽然你对我还并不了解,但是我的对你的忠心,绝对是真实无二。

虽然过于谄媚,虽然多少有点无耻,但是,身为小人物的徐羡之,若想以更快的速度往上爬,除了依靠自己的能力之外,适当的经营也是必须的。

这其中,当然有急琅琊王所急,想琅琊王所想这一份业务了。

至于琅琊王的想法,似乎也可以轻松拿捏。

王谧当然是来拉拢徐羡之的,要不然又何必注意他在酒宴上的脸色,还特意来劝说?

难道,琅琊王是真心把他当成朋友了,打算真心换真心?

他是闲的没事干?还是路口无所事事的丐儿?到处打探消息?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探知到了王谧的心态,徐羡之才把桓氏一族扔到一边,着力表决心。

以后,这个朝廷就要是王谧说了算了,谯郡桓氏也不过是比较有实力的一支而已。

况且,随着王谧的势力越来越巩固,桓氏这边的势力肯定是越来越削弱的。

这就是此消彼长的道理。

正如王谧所说,桓玄是个舞刀弄枪的,而他徐羡之和他不是一类人,让他扛枪上战场,那是不行的。

他可没有那个本事。

从小就不是那块料。

你看,徐羡之出身的荆州,那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在大晋这块重文抑武的神奇土地上,荆州算是难得的,血气比较旺盛的地方。

这里武风尤烈,青年男子几乎没有不跨马涉猎的,这一点和建康城完全不同。

在这样一片沃土之上,徐羡之也依然是不习弓马,更不会操持任何的兵器,就可以看出,他是自己完全没有兴趣。

同样的,他也是深切的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局限。

真的。

他就适合做个纯文臣,打仗那种事情,他既没有兴趣,也没有那个本事。

一见血,他就两条腿打颤,所以……

想当一个纯文臣,在如今的建康城,摆在徐羡之眼前的路只有一条,虽然只有一条,但是前景还是很光明的。

那就是跟紧琅琊王的步伐,一心跟着他做事。

自从荆州投奔来的那一天起,徐羡之就想开了,以后,他就是王谧的人了,至于桓氏一族,当然也会尊敬,但也仅止于此了。

效忠是不可能的。

毕竟,纯文臣只能跟着朝廷混,朝廷在哪里,他们的心,他们的人就在哪里。

上一篇:天汉之国 下一篇:异维飞升[赛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