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捡到一只战神(1282)

作者:洗澡的兔子 阅读记录

再者说,北伐也同样是令桓冲十分期待的事情。

是嘛,这样才对嘛。

你看,几大家族带着一众人马南渡也有几十年了,这几十年来,日子虽然过得还算是可以,但是,偏安一隅也是没有什么滋味的。

明明对面就是曾经的故土,只要是奋力一搏夺回来,那么,对于几个大家族来说,也都是大好事。

这个道理,古代人也不是不懂,但是,他们的说法和现代人有所不同,如果按照现代人的理论来解读,那就是我们要把蛋糕做大。

只有蛋糕大了,大家就不会因为一点点的利益纷争豁出命去打架,毕竟,可以分割的利益更多了嘛。

而他们谯郡桓氏,发展到今天,总体来说也还是有点失落的,虽然他们占据了荆州这样有利的地位,军权、财权一把抓。

建康朝廷根本就不敢指挥他们,但只是这样还不够,朝廷的势力深入不进来,却也代表着一个事实。

那就是,别人进不来,你也出不去。

桓氏一族受到朝廷排挤,这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事实,并且,朝廷上的那些人还把这件事当成一种正确的举动。

在这样的现状下,桓氏一族的势力也很难发展出去,可以说,长此以往,也算不得是一件好事。

于是,从桓氏的角度来看,桓冲是更加看好王谧的,比朝堂上的另外那些人都要更加的看好。

别人并不一定那么希望王谧真的带领着北府大军横扫北方,毕竟,那是要花钱的。

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动荡。

对于已经攫取到了足够利益的几大家族来说,他们当然不想再耗费自己的力量支持更大规模的战争。

那有什么好处?

对于他们来讲,就算是争夺到了北方的土地,他们的利益也并不一定还能扩大。

所以,你看,相比建康城的平民百姓,他们对北伐这件事是并不太热衷的。

不能说不支持,毕竟,这也是一件好事嘛。

地盘当然是越大越好,这样也可以解除大晋的危机,让整个边境彻底安稳下来。

但是,如果是这样声势浩大的北伐之战想要从他们的口袋里拿钱,那就不太好了。

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你琅琊王氏来负责,他们倒是可以欢送。

这些人呐,见识还是过于短浅。

他们难道就不知道付出越多,得到才有可能更多的道理吗?

当然不至于是不懂,只是,付出毕竟是一个有风险的事情,而这些大世家,绵延至今,他们最看重的,反而是稳定。

他们不喜欢变动,因为变动就会使他们的利益受损,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他们甚至愿意放弃眼前的,预期的更可以得到的利益。

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吊诡的逻辑。

假设,在王谧的带领下,中原恢复了,新的王朝成立了,那么,带领北府兵四处征战,一手缔造王朝的王谧以及他王氏一族的功劳要怎么算?

难道不是应该琅琊王氏分的最大的一头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这些现在还在袖手旁观的大世家,到时候还能容忍吗?

啧啧……

抢功也要趁早啊!

可惜,就算是现在醒悟,也太晚了。

别说是这些和王谧没什么关系的大世家,就是他琅琊王氏自己人,也还有一大堆都没醒悟呢!

难道,王氏一族内部就不需要重新进行利益分配了吗?

而直到现在也就只有贪财的王默才跟在王谧的身边鞍前马后的,可是,这个人的目的只是钱。

如果让他去做别的事,恐怕还要倒贴给他钱才行。

这是一场难得的聚会,虽然外面纷繁复杂,但是,到了这个太后宫中,基本上还是可以保证人们暂时忘却那诸多的烦恼的。

桓冲一进门,就受到了王贞英的热烈欢迎,桓冲也是很满意,看来,这位以往并不算出众的太后娘娘,果然还是有些手段。

为了欢迎桓冲等人,一早王贞英还命人把宫里的摆设又重新布置了一遍。

突出的就是一个亮堂,华丽。

桓冲不禁感叹:年月确实是不同了啊,在王贞英这里,桓冲受到了多年以来都未曾有过的礼遇。

桓伊就不用说了,虽然以往并没有见过,但是,王贞英也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

知道他是个最文雅的人,只听得她道:“野王今日为什么没有带着长笛?”

桓伊一愣,旋即笑道:“长笛确实是风雅之物,不过,这一次进宫面见太后,是相当正式的场合,微臣想来,还是把它放下的好。”

“可惜了。”

王贞英很遗憾:“本来,我还想着,宴席过后,若是有幸还能听野王吹奏一曲呢!”

这个年代的特点,所谓的宴席,当然不是仅仅吃饭那么简单,都要准备歌舞表演的。

所以,你可以轻松的从古籍之中找到各种聚会宴饮的时候,皇帝带领达官贵人唱歌跳舞的场面。

甚至于,一些精通乐器的皇帝还有那些大臣,他们也经常现场演奏助兴。

这都是因为本来就有这个气氛。

古代是分餐制,所有受邀的嘉宾,都是分成两行,相对而坐,自然而然的,餐桌之间就会空出一大块规整的地方。

邀请的那些表演团队就会在这些空地上就地表演,感兴趣的大官们也可以即兴加入。

桓伊自然是以学艺不精为理由婉拒,王贞英如何能知道,他就是防着这件事呢!

今天这是什么场合?

看似是一场热烈的宴席,宾主双方都死带着友好的诚意来的,但实际上呢?

看着吧!

等到王谧他们的人来了,正式开宴就知道,很多事情绝对不会按照他们预想的发展。

争吵,试探,绝对少不了。

就这种时候,谁还有心思吹笛弹琴?

还不赶快想办法解决事端?

所以,从一开始,桓伊就料到了这种局面,并且,从他这个源头这里,他就把这种可能性给掐断了。

虽然王贞英一脸失望,但是,人家的乐器都没带来,你还能怎么办?

哎!

美人从来都是有点脾气的。

和王谧一样,桓伊也是响当当的一位美男子,只不过,王谧出名是在建康城。

这里是都城,影响力自然是更大些。

而桓伊呢?

是荆州美男子,并且,从少年时期开始,就以博学多才,精通乐器著称。

王贞英只能这样安慰自己,现在想来,还是王稚远好啊,那么活色生香的一个公子,却总是那么和煦。

有说有笑的,不会让你为难,也不会给你冷脸。

哎!

琅琊王!

你究竟什么时候来?

在桓伊的身旁,还有个小少年生的器宇轩昂,一双眼睛,透着不安分的光。

他就是桓玄!

进门的时候,桓冲也是介绍过的,并且把他的身份着重介绍了一下。表明他是桓温的幼子。

桓老将军是体面人呐,他这样做就是担心王贞英蒙在鼓里,会难办。

现在好了,我主动交代了,该怎么对待他,那是你的事了。

毕竟,桓温的儿子和桓冲他们还是有点区别。

也许,王贞英会有特别的忌惮也说不定。

桓冲虽然是桓温的弟弟,但是,这么多年来,他对朝廷的配合那是有目共睹的。

王贞英既然邀请他进宫,自然是相信他的。

桓伊就更不用说了,他和桓温的血缘关系很淡,属于桓氏的另外一支,人又长得比较帅,况且,多年以来,对于军事上也没有太大的追求,主要的贡献还是在音乐方面,完全一个风流贵公子的样子。

当初,他能够从众多的桓氏子孙中脱颖而出,受到司马曜重用,就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

司马曜对他都十分放心,更不要说是没什么过节的王贞英了。

一看到美男子,就什么都不计较了。

上一篇:天汉之国 下一篇:异维飞升[赛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