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捡到一只战神(1364)

作者:洗澡的兔子 阅读记录

符融笑道:“既然我让朱序去天水,朱序便明白,这就是为了和晋军打配合才做的安排。”

“朱序是晋军降将,那个时候投降,就是因为被俘了,求死不能,不得已才降了的。”

“这些年来,虽然他在氐秦还算是安分,但是,心里可没有一刻放下过晋,朱序也知晓,我们对他的心意也很清楚,只是,有些事情,不方便挑明而已。”

“前些日子收到了晋军的书信,这件事我也没有瞒着他,现在让他这位从晋朝投降而来的大将军去天水镇守,和晋之汉中遥遥相对,只要朱序还有头脑,他就该看出,我们已经准备和晋军合作了,派他去,就是因为他曾经是晋将,这样比较方便。”

“可是,此人一向心向晋军,到时候,要是他带着天水郡一起归了晋朝,我们怎么办?”

“不但不能对付姚羌,还白白损失了一个郡,这不是很危险吗?”

说来说去,权翼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毕竟,现在的氐秦力量已经相当的薄弱了,可经不起在丢城弃地了。

而朱序又是那样危险的一个人物,不得不防。

他对于符融这样放任的态度,十分不理解,他难道就不着急吗?明知道是危险,也还硬要去这样做?

要知道,这无异于是放虎归山,朱序这样的人,你现在给他机会,那就是在诱使他犯罪。

到时候,朱序真的这样做了的话,那责任还就真的不在朱序身上,毕竟,人家的心意是昭然若揭,从来都摆在明面上的,你还做这样的安排,可不就是在放任他这样做吗?

符融叹了口气,无奈道:“这不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我们现在要把握住的,就是和晋军的合作,至于朱序最后会如何选择,那是以后的事。”

“我现在想不了那么长远。”

这一番话,就相当于是总结陈词了,算是把符融真实的态度展露无遗,权翼还有什么好说的?

他已经无言以对了。

可能在符融的眼中,这个天水郡已经是走在放弃的道路上了,也许,他还有更加长远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天水就是可以被放弃的。

无话可说。

那就随他去吧!

京口大军正在徐徐前进当中,因为他们要攻打的城池,基本上还是陆地居多。

即便是有水,水量也不及南方丰沛。

所以,按照王谧的安排,原本喜欢带着众多大船上路的晋军,这一次更换了许多快速便捷,方便冲锋的蚱蜢舟。

当然了,大型的宝船也还是有的,只是数量相对减少了许多,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主要是现在的晋军和以往的晋军已经很不同了。现在的晋军已经夺取了许多城池,防线早就已经越过淮河,挺进到了中原地带。

只是位置还没有那么好,那些兵家必争之地,还没有拿到手而已。

所以,在北方,晋军已经有了不少的据点,在那边,晋军也没闲着,一直都在征召士兵,所以,北方的晋军现在也储备良好,完全可以听候调动。

北方的据点多了,北府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样,调动那么多的兵马了,最重要的是,现在战马的储备量也是成倍增加。

这个时候的晋军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如此依赖水战,良马已经很多,等到了目的地,弃船换马,一点问题也没有。

第1124章 兴师问罪

大型的宝船只是为了在有限的场景内,进行大规模的水战的,只要够用就可以了。

要想攻破北方,尤其是王谧看中的长安城,水战还是过于不靠谱了,只能打外围,真正起作用的,还得是步战,是骑兵冲击,因为没有了众多沉重难行的宝船拖累,这一次,晋军的行进速度大大提升。

与此同时,琅琊王终于离开的建康城里,一些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建康宫中,太后寝宫。

太后王贞英揉着太阳穴,嘴角挂着苦笑。

“看到了吧!”

“这些人呐,花样真是多。”

王贞英的面前,摆放着许多奏疏,字迹各异,仔细一看,他们所述,竟然都是同一件事。

“他们竟然想放了国舅?”接过了这写奏疏,简单看了一下,宋轻音也是完全摸不着头脑。

“他们想干什么?”

送上奏疏的,太原王氏的人自然就不必说了,那绝对是占据最多的一份,其他的,还有诸如左将军庾楷,还有前将军司马尚之。

这些人虽然没有时常出现在朝堂之上,但是能量也是不容小觑,他们今天会站出来说话,只能表明一点:他们对王谧这个小子掌控北府,把持朝廷很不满意。

按照大晋的规矩,一旦地方上的守将认为朝廷做的不和他们的心意,他们就可以揭竿而起,说干就干。

管他什么一二三步,只管上就是了。

谁打赢了,就算是谁的,打不赢又如何?

不过是人脑袋打出狗脑袋来,这一波平定了,下一波还可以再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要知道,以前的晋军各部,虽然外战外行,但是内战可是一点都不含糊的。

说干就干,从不犹豫。

似乎也不太关注结果,总是这个和那个联合,还没有联手几天,就投降的投降,背叛的背叛,各种大戏,轮番登场,那叫一个热闹。

大晋境内的很多将领都具备说干就干的潜质,这些说闹就闹的将领,一般都出身旧世家。

他们都心高气傲,一点不如意就怒了,不会管什么别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完全的随心所欲。

对!

就连兴兵大战这种事,也是一样的。

在他们眼中,并没有什么区别。

既然这么牛气,既然这么没有耐心,那他们凭什么还不动手?现在难道不是好时机吗?

小小的王谧,以往从来也没有从军的经历,也没有割据过大州,猛然之间就迅速跃起,不只是控制了北府,甚至还获得了太后娘娘的恩宠,当了摄政王!

他上了位,那别人怎么办?

岂不是只能在一旁干瞪眼?

这种事,能忍吗?

以往,但凡一个司马家的正统人物想要篡夺朝廷的权力,他们都不会同意的,那都是要大大的闹腾的。

为什么现在还不动手?

只能用这种奏疏来试探?

“当然是为了和王稚远抗衡了,毕竟,在他们的眼里,大兄还是一路人,只要是能够把大兄解除幽禁放出来,就可以拥立大兄为头领,说不定,境内又要乱了。”

“他们怎么会这样想?”

“如此愚蠢!”

“如今,琅琊王领兵北伐,那是为了大晋,也是为了朝廷,他们怎么可以把个人的恩怨放置在朝廷的利益之上?”

“现在正是需要后方稳定的时候,他们怎么可以趁着这个时候闹事?”

看来,王谧之前的预测,完全是正确的,他最担心的事情,恐怕还是无法避免的要发生。

前方吃紧,后方还要搞事情,这样一来,如何大举北伐?

宁可折损己方的势力,也不愿意让王谧得了头功,这就是这些人的想法。

想当初,也没见他们特别的拥护王恭,现在不过是看到王谧得势,而自己的利益间接的也受到了损害,于是,便想要把王恭这个老古董抬出来,给他们当枪使。

“这些人,大兄当初被幽禁的时候,也不见他们出来说话,现在应该是听闻了,大兄擅自出门也没有受到什么处罚,这才开始活动心思。”

王贞英给出了最终评价,而后又转向宋轻音:“大兄这几日如何?”

“可有什么动静?”

虽然那一日一句话都没说,一整个不欢而散,但是,王贞英还是没有放松对王恭的监视。

甚至,可以说是更加严密了。

毕竟,王谧走了,虽然他留下了一些北府兵看守王府,但是,将在外,这些人也不见得会那么听话。

上一篇:天汉之国 下一篇:异维飞升[赛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