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捡到一只战神(50)

作者:洗澡的兔子 阅读记录

王谧立刻向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何无忌果然慧眼如炬。

“何博士好眼力,这支兵器确实是我出主意特地打造的,寄奴武艺高强,先交给他使用,若是能在战场上大杀四方,我会向谢将军建议,大量打造这种兵器。”

“你刚才说,这件兵器叫长矛?”

王谧点点头:“确实如此,这件兵器正是从长戟改造而来,我给他取了个名字,叫长矛。”

“这种兵器,就是没有横刺,只有竖刺。”

王谧抚摸着长矛的尖头,模样特别的深情。

穿越而来,王某人可是要做大事的!东晋朝廷如此孱弱,蜗居江南几十年,别说是作战的策略,就是连兵器马具都没能有一星半点的进步,在历史上一点排面都没有。

穿越到这么一个悲催的朝代,北方半壁江山都被异族占领,一个个的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

晋朝这边,虽然可以自保,但收复失地也基本沦为做梦。

身为大晋一员,王谧立志恢复中原,这第一步,就从改造兵器入手。

由王谧亲自指挥,作坊里的铁匠师傅抄着铁锤打造的这柄长矛,正是按照大唐之后流行的款式制作的。

晋朝时候,从步兵到骑兵主要流行的兵器,还是长戟。

长戟和长矛的区分点,主要就在尖头上。长戟的尖头呈倒“卜”字形,而长矛的尖头便没有卜字的一点,只有竖向的尖刺。

整体来说,长矛相较长戟,分量更轻,更容易操控。又因为没有横刺的阻隔,矛头能够更深的插入敌人的皮肉,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是一击致命。

人们不禁要问,既然长矛的杀伤力更强,为何东晋时候的人们还要打造更加费料的长戟。

原因无他,都是情势所逼啊!

在这个时代,兵器不能进步与马具的落后有直接的关系。

先说马鞍,历史上马鞍的演进是经历了一个简易低马鞍,超高马鞍,到位置合理,高度也合适的中型马鞍三个过程。

东晋这个时期流行的就是超高马鞍,这样的马鞍,为的是能够让骑兵在马背上呆的更加稳当。

因为在晋朝,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马镫具有提高骑兵在马背上稳定性的作用,所以,能够把人体牢牢固定在马背上的超高马鞍就应运而生。

但这样的马鞍,他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

超高马鞍让骑兵上马更加困难,更不要说是王谧这样没有武艺傍身的世家公子,每每上马都要用尽全力。

再者,僵硬的高马鞍,也进一步限制了骑兵在马上的活动范围,使他们的前后左右挪移变得非常困难。

于是,在侧身困难的基础上,长戟的横刺就变得十分重要。

使用长戟,不仅可以突刺正前方的敌人,同时还可以使用横扫的战术,戳刺左右两边的敌人。

这在骑兵在马背上活动范围有限的背景下,是很好的一个补充作战方式。

而到了大唐,不论是双马镫的出现,还是使用马镫方式的改变,都让马鞍这一传统的马具能够摆脱加高再加高的命运。

骑兵将双脚安置在马镫之中,这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这让骑兵即使飞速狂奔也一样可以牢牢的骑在马背上,不至于跌落。

相应的,既然马镫就可以承受骑兵的高速冲击,并且给他们提供平衡,那么马鞍就可以相应的降低,回到更为合理的高度。

上马方便了,骑兵的活动范围也更大了,回转身极为便捷,左突右刺都相当的方便,这就使得比较笨重的长戟横刺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于是从唐朝开始,长戟的横刺就逐渐缩小,直至最后消失。这个时候,只有竖刺的长矛就定型了。

第61章 双马镫和长矛才最配

刘裕是个头脑灵活的人,他也发现了长戟尖头的变化,却并没有太在意。

而是直接跃上马背,挥舞了一番。

刘裕将长戟夹在腋下,纵马猛冲过去,就在他的眼前,有一早就捆扎好,为了给士兵们演练的稻草人。

高速奔跑的马匹,迅疾如风,自从京口出来,刘裕就一直骑乘这匹毛色纯黑的马。

他为它取名追风,已经和它磨合的非常默契。

骏马带着刘裕,径直狂奔,刘裕瞄准了稻草人的心口,就在马匹距离稻草人大约三尺远的时候,他猛力一戳!

噗!

略有些沉闷的声响,长矛直至木杆的前端,全都深深的戳进了稻草人的心口处!

“太厉害了!”

“真是神器啊!”

何无忌惊讶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只有竖刺的长矛,笔直的刺入捆扎紧实的稻草人之中。

为了让稻草人能够承受高速冲击的力道,看似轻飘飘的稻草人,其实内里都填充了沉重的木芯。

就是这样的稻草人,却被刘裕一枪刺穿,顺势倒在了地上,众人可以看到,只有竖刺的矛头一端,已经从稻草人的背部穿了出来!

“没想到,小郎居然对兵器改造也有这样深的造诣。”

“矛头居然可以插得这样深!”

作为王谧的头号倾慕者,段先的彩虹屁已经吹出来了。

刘裕骑在马上,对这柄新型长矛也很满意,它十分轻便,骑在马上挥动起来相当灵活。

而且,因为去掉了横刺,使得竖刺能够更深的插入稻草人。

对于骑兵来讲,杀伤力更大了。

不过,相比段先,刘裕还是要稳重多了,他单脚踹马镫,很容易就跨下了马背。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特别有范,在场的朋友全都看傻了眼,拿上了兵器的寄奴,果然是杀神在世!

唯有一人,对他有些许不满。

便是王谧。

“寄奴啊,这长矛好用吗?”

这就是一句废话,瞧刘裕拿着长矛左看右看,爱不释手的样子也知道,肯定很满意。

刘裕连连点头,激动的不行。

他向众人大声宣布:“诸位,去掉横刺的这长矛,果然很好用,王秘书真乃大才之人!”

檀凭之也接了过来,左右挥舞一番:“确实很轻便!”

何无忌撇撇嘴,颇有些不满之意。

“王秘书不厚道,既然有这样称手的兵器,为何不给我们几个都打造一柄?你这是偏心寄奴兄。”

长矛比长戟更好用,这不是他王谧的突发奇想,这是经过时代检验的事实。

知道何无忌他们一定会对刘裕的特别待遇不满,王谧欣然笑道:“众位别急,待到这兵器的效用在战场上发挥出来,大家都信服了,自然人人都有份。”

“寄奴武艺高强,又擅使长戟,我这才把这兵器先交给他试试。”

一番话说得在场众人都是心服口服,尤其是两位曾经生活在北地的人,段先和檀凭之立刻就把脑中那种愤愤不平的心情一扫而空。

“王秘书说得没错!”

“擅使长戟的人才能更好的使用长矛!”

“我们两个都更喜欢使用流星锤、狼牙棒,这长矛交给我们,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

不愧是我王谧的最强马屁精,段先的一番话,正是切中要害,都不需要王谧再自己解释了。

就在刚才,众人的眼光都被那柄银光闪闪的长矛牢牢的吸引住了,竟然没有人关注那青皮包袱里藏着的宝贝。

诶,没办法,还得小王亲自来把宝贝亮出来。

“不过,要想让长矛发挥更大的效用,这个宝贝也不能少。”

他将青布皮展开,在众人面前,赫然出现了一对马镫!

“王秘书,北府的战马上都装了马镫,不用你再送了!”

何无忌走到追风跟前,将他身侧的马镫提了起来,王谧不置可否:“虽有马镫,但是你们使用马镫的方式是错的!”

王谧手里的马镫,都是经过了他专门改装的。由于东晋时候,骑兵们使用马镫主要是用来辅助上马的。

于是作为蹬踹使用,只需要在一侧装个马镫就好。但双马镫出现之后,马镫就不再只是上马辅助工具,而变成了士兵们在马上骑乘的保持平衡的重要工具。

上一篇:天汉之国 下一篇:异维飞升[赛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