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捡到一只战神(908)

作者:洗澡的兔子 阅读记录

很长一段时间,自从双方进入了晋军大帐,互相都没有先开口的意思,谁都没有说话。

就是在思考这些问题。

符纂现在不说话,完全是在等待。

他手里早就没有筹码了,这座城池,就算是不谈判,晋军也一样能够打下来,不需要费多大的功夫。

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谈判,其实是秦军占便宜,这是很明显的,而对面看着就很精明的晋军主将,当然也不会不清楚。

但是,符纂还是不准备放弃。

等到从战场上下来,安静的坐稳,符纂的智商就上升了,严格来讲,他的头脑还是要比符丕好使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符丕已经成了一具尸体,而他符纂,竟然可以坐在这里,充当谈判者的原因。

符纂还是很善于操纵形势的。

所谓虎口拔牙就是如此,身为获胜者,晋军不可能不提条件,而符纂就准备认真的听一听晋军的说法。

并且按照他们的提法,随机应变。

而现在这个时候,最头疼的,恐怕就是王侍郎本人了。

开城投降其实已经是确定了的,而且也在忠实执行之中,邺城是晋军无意之中得到的一个城池。

周边的那些城池还很多都没在晋军的掌控之中,也不是稳扎稳打下来的地盘。

这就很难办了,邺城这样一座古都,就在眼前,伸伸手就能够到,谁看到都会眼馋。

王谧也不能免俗。

但是,打下来,如何保住才是重点。

如果是稳扎稳打,周围的小地方都占住了,自然也就不必发愁了,四面八方都是自己人,害怕残余势力会闹事?

但是,很遗憾的,真实情况确实如此。

王谧现在面对的形势和历史上的刘裕等人也没有什么区别,如何把单独攻打下来的军事重镇保持住,才是重点。

这里还有一个困难。

那就是氐人。

现在,他们将要接受投降的,是氐人,并不是其他什么人,氐秦狡诈成性,这一点,被他们欺负了多少年的晋人算是深有感触。

这样的人性,如何能够相信他们?

一旦晋军的势力稍稍减弱,他们就很有可能卷土重来,这种事情几乎是防不胜防的。

于是,所谓的战后问题就摆到了桌上,十分棘手。

尽数杀光?

倒是解恨了,也把麻烦都解决了,但是,又过于残忍,晋军在北方毕竟势力还比较弱小,如果这样做,很有可能会引起四邻的紧张不安,反过来和氐秦联络,推翻晋军。

这是很有可能的。

几大部族都是脱胎于当初的五胡,这些部族内部虽然也纷争不断,谁也看不上谁。

但是,一旦面对传统的汉人势力,就又会欣然携手,一致对外。

在邺城丢失之后,氐人的势力已经大大减弱了,现在看来,在五胡之中都排不到前面了。

但是,羌人、鲜卑人,他们的实力还都比较强,还要时刻防范就喜欢偷手的丁零人。

在这些强盛的部族当中,鲜卑人倒是可以先放一放,如今,鲜卑军团的首领是慕容垂。

这个人头脑清醒,不是个贪心之人。

在邺城侥幸逃脱之后,王谧断定他一定会占据一块地盘,或许就是以他们大燕曾经的王城,龙城作为据点扩展力量的同时,站稳脚跟。

这样的部族,不会轻易招惹恢复中原的晋军的。

更何况,慕容垂和晋军已经有过几次交手,他对晋军的实力是有很深刻的认识的。

心里有数,不会和晋军硬碰硬。

这样看来,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姚羌的部族。

在几大部落之中,姚羌一族的战斗力也是相当强的,再加上,他们的首领姚苌、姚兴都是勇猛且贪婪之人。

当他们发现,身边的老朋友已经换成了晋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于是,如何在异族林立的北方,顶住压力,站稳脚跟,这才是晋军现在的当务之急。

而更加可笑的一点正是,大晋内部现在基本上也是朝廷和前线的军队是割裂的。

比如,王谧是谢安推荐才能领兵打仗的,那么他理应听从谢安的安排,事实上,王谧也是这样做的。

就在行军途中,他每五天都会给谢安写信,汇报前线的消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谧能在邺城前线挺那么长时间,也是谢安认可的。

如果谢老爷子不同意,就算王谧是孙猴子,恐怕也翻不起多少波澜。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谢安虽然也觉得,王谧的行为轻纵冒险,但是年轻人嘛,谁不喜欢冒险。

想当年,谢老爷子不也是一样嘛。

现在正是一个好时机,如果能真的夺取邺城,谢安也想亲眼见证一下,晋军能够在这个北方腹地坚持多长时间。

第841章 世家之PUA

要知道,上一次晋军深入北方,还是在桓宣武的年代,那个时候,他可没有坚持多久,就灰溜溜的跑回来了。

并且还挟持着并没有彻底胜利的战功,要挟朝廷,最后弄得灰头土脸的。

而这一次,有这样一个能干的孙女婿,谢安何不笑纳他的功劳?

在现在的晋朝,只要谢安支持,王谧的腰杆子就硬,其他的大臣的逼逼赖赖,完全可以不予理会。

但是,这也反映出了一个现状,那就是当王谧想要拥有朝廷的支持的时候,比如很多武器装备,钱粮上的支援,甚至是友军的援助,就很困难了。

因为人家友军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你是谢安的人,这场仗,打的赢,打不赢都是你谢家的事。

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们荆州兵也还要保持实力嘞。

如今,晋军,尤其是王谧带领的这支北府兵,也算是被逼到了一个境地。

不胜则退!

战斗!

只有不停战斗,攻城略地,才能让自己继续存活下去,而随着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强,渐渐的就可以摆脱朝廷的控制,不再看那些朝廷大臣的眼色。

接下来,这个朝廷的主人就要换一换人了。

以往以军功起家的皇帝,都是这样一串操作下来的。

对于王谧来讲,他现在的处境当然要比那些纯粹的军功起家的平民将领要好得多。

他现在不只是有军功,他还有堂堂的出身,并且,这个出身还很高,比朝廷上的绝大多数人都要高上半级。

这些人不能因为他的出身就排斥他,看不起他,而当初那些因为世家子弟从军就被看低的莫名其妙的情绪就更是不值一提。

他王谧可不是当初的桓温,他才不会因为这些羸弱的玩意看不起自己就郁郁不得志。

就算是行伍出身又如何?

等到老子大权在握,坐在那皇位上,这些人就是再叽歪,不是还要替老子打工?

这种情绪,大约就和李二凤当初差不多。

你看,我关陇李氏,也算是大家族了,可是那些传统的中原世家还是看不起我们。

满口就是什么清河崔氏,什么范阳卢氏,什么赵郡李氏之类的,一通打压。

这要是一般的皇帝,还吃了他们这一套。

其实,所谓的世家出身的排位,也是一种身份地位PUA,明明各方面都不如别人。

却还要用所谓的出身压别人一头。

人家勤劳致富的人有什么错,难道生来就要低人一等?

他们这些世家子弟最擅长的就是编写家谱,动不动就是把十八辈子以前的祖宗搬出来,考据源头,编写成书,然后呢,可不要小看这些家谱。

所谓的家谱学,就是从晋末开始流行的。

为什么所谓的家谱学会在那个时候流行开来呢?

都是有原因的。

想象一下,当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之后,大批北方的缙绅世家从北方千里迢迢的奔到南方。

所谓衣冠南渡。

等到大家都渐渐站稳了脚跟,如何才能证明我们是堂堂大家族呢?

上一篇:天汉之国 下一篇:异维飞升[赛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