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番外(102)

作者:大飏 阅读记录

端荣公主正是皇后娘娘的嫡长公主,嫁去了羌国,苏言卿和苏君行的母后。

“王爷临行前,专门托画师将娘娘您的画像裱好,给姑母送去,我还特意嘱咐他,回来的时候,也带一幅姑母的画像回来。”

瞅着皇后娘娘的神情难掩的落寞,我轻声道。

也许只有远嫁的女儿才懂,这份思念的轻重。

皇后娘娘温润的眸子笑着看了看我,刚准备说什么,就听见亭子外传事的老嬷嬷道,“回皇后娘娘,肃王殿下有信物传来。”

我心一怔。

皇后娘娘笑道,“珉儿这孩子,就是心细,途径遇上什么新鲜玩意,果脯特产的,就急急地给我这送来些。”

说罢拉着我的手道,“走,去看看,这会又是送来了什么新鲜东西。”

只见老嬷嬷将一个双手大小的小木匣子端了上来,匣子里,一个个明黄纱纸裹着的长条状东西码放的整整齐齐,上面封印着圆形的小戳。

身旁的嬷嬷得了皇后娘娘的准后,将其中一个黄纸包裹着的长条打开。

光黑如漆的长方状东西露了出来,色泽暗沉,上面隐隐有着阴干后,粗布擦拭过的纹理。

是阿胶。

上好的陈年阿胶。

端着匣子的老嬷嬷轻声细细道,“回皇后,送信物的侍卫说,这是肃王途径胶山时,专门命人采办的,是专选放养在鱼山上的黑驴皮制成的。这胶是冬至取皮,子时用阿井至阴之水,加桑柴火炼,历经九天九夜才制成,听说这一方陈放有好些年头了。”

皇后娘娘接过那块漆黑如光的胶块,只见阳光透过,打出沉沉的暗红,“是块好胶,这孩子有心了。”

忠王妃看了看那码的齐齐整整的匣子,由衷叹道,“珉儿这孩子就是孝顺,心细,母后您夜里睡眠不稳,想来这孩子惦在心里了。”

说罢,忠王妃又继续道,“这孩子话少却心细,我家王爷每逢入秋换季,老寒腿就泛了,每每都是这孩子命人送来红花药酒来,忠王每次擦拭了珉儿送来的药酒,腿痛就能好些。”

我想起往日的种种,心里不由地一暖,身旁的皇后娘娘看了看那匣子,突然命身旁的嬷嬷道,“给陛下那里也呈过去些,陛下一直肺热咳嗽的,拿去让太医看看,好出些食疗。”

闻言,便有灵快的小宫女拿着呈好的阿胶,给陛下送了过去。没一会,王公公便领着陛下的口谕来谢。

皇后娘娘见状,打赏了公公,不免又多问了几句陛下的情况。

我们几个晚辈见皇后娘娘满是关心与担扰,便借机慢慢地从亭子里面退了出去。

余光中,皇后娘娘的神色添了几分无奈与愁云。

想来陛下病情不见好转,一旁的忠王妃与楚王妃也在低声言语,话语中不难听出,陛下近来早朝的时候,身体不太吃得消,每每都是匆促地交代完重要的事,便退了朝。

太医院的太医们也焦头烂额,治疗的方子渐渐从剑走偏锋、兵行险棋,大胆的方式转为保守维持现状的方案。

王公公走后,皇后娘娘的面容有些困倦,我们几个便慢慢做了退,各自回府去了。

回到屋里,我看着放在床头的那个色泽鲜艳的皮影,心里像没了着落的浮漂一样,空落落的。

掐指算来,距离顾珉离开,都快仅一个月了。

秋气渐浓,我在北苑花池旁的亭楼里搬了个贵妃榻,窝在里面,吃着当季的蜜桃,桃子熟过了,汁水饱满,个大体圆的,我吃了不到一半,就觉得腻的慌,吃不进去了。

张嬷嬷和沁雪沁香她们,正在一旁鼓捣着工具,研制着花露香脂。

只见沁香和沁雪将采摘来的各种花瓣放在铜盆里柔柔地洗干净,晾空在箩筐里。张嬷嬷不知从哪取来一个银质密封小锅炉,将晾好的花瓣,隔着前几日收集来的花瓣上的露水,塞进小锅炉里,密封好盖柄,便放一角的碳炉上。没一会儿,小锅炉底下垂着的壶嘴里,便有蒸好冷却下的点滴花露流出。

花露流入壶嘴底下盛放着的玉瓷小盅里。

我看着她们鼓捣,想着近来的口脂气味都太重,便也来了兴趣,盎然取了些洗晾好的茉莉花和牡丹花瓣,用玉质小碾子细细研磨起来。

花瓣娇柔,没一会便碾成了花泥,花朵的香气也伴随着碾磨,肆溢出来。许是刚才桃子吃多了,这会子闻见花香太冲,我将碾子交给了沁雪,慢慢便又窝回了坐榻上。

张嬷嬷见状,愣了愣,清洗干净双手,将搭在一旁的薄毯子轻轻盖在我身上,取过一盘酸梅想要递给我,我看了眼,便觉得牙酸,摇摇头,“你们继续,我窝在这睡一会。”

张嬷嬷想了想,淡淡道,“王妃,听说淮王妃准备办个百花筵,宴请许多皇亲贵眷。”

我想起昨日收到的请帖,有些犯愁,“我看了帖子,就在下个月初二。”

“王妃要是不愿意去,老奴便找个由头拒了去。”张嬷嬷将酸梅盘子放回原处,轻声道。

确实不想再参与这些个筵席应酬,尤其是那个说话间,便拒人千里之外,带着一股高高在上姿态的淮王妃组织的筵席。

顾珉不在京城,我除了去王宫给皇后娘娘请安,顶多再绕道去沈将军府同端怡公主聊聊天,剩下的时间里,我基本打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躲在肃王府,做起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女子。

这之前也听见好几次淮王妃和赵王妃她们组局,宴请京中世家女眷,但每次我都寻了机会搪塞呃过去。如今,实在犯不着因为自己一时的不愿意,坏了与淮王府的关系。

想到这,我不由叹了口气,“去吧,伸手不打笑脸人,再说这都是人家第几次送帖子了,不去实在说不过去了。”

“王妃若不想去就不去了,王爷走时专门嘱咐了老奴,让您不必多加顾虑,一切随心。”

我心里一暖,看了看一脸平静的张嬷嬷,“去吧。”

不管怎样,都是顾珉的长辈,我不想因为我,给他添麻烦。

张嬷嬷欲言又止地看了看我,见我倦倦地闭上了眼,只好缓缓退去。

--------------------

第88章 鸿门宴

=======================

淮王府建在上京城西北边,是一座巍峨气派的府邸。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我不由心下感慨,淮王不愧掌管着户部,这院落修的,天圆地方,红墙青瓦的仿佛看不到边际。

一路上,我随着同行而来的端怡公主,缓缓踏入府内,余光中,奇花异草,怪石嶙峋,竹影重重,曲径通幽……与低调庄重的肃王府比,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富丽堂皇,洪开八方的大气与华贵。

筵席设在内府的一处宅院里,宅院修的假山流水,廊曲亭台的,靠西边的地方搭起个台子,上面有请来的艺人表演着民间才能看见的杂耍才艺。

女眷们的座位,围着戏台子,依次在庭廊上排开,一方面是为了视角开阔,能赏景看戏,别开生面,另一方面大概是为了方便女眷们三五成群,嬉笑聊天。

我和端仪公主进院子的时候,那些个公主贵妇们早都落座,见我抬脚进来,面上不动神色地客客气气,可转头就细细碎碎地交头接耳,议论纷繁。

那个设宴的主家淮王妃,此刻正低头与赵王妃低语着什么,见我进来,眼皮稍稍抬了抬,然后向着我身旁的端仪公主微微点了点头,一旁的赵王妃像是没看见一般,低着头,脸抬眼的功夫都省了。

我不由地心笑,这些个贵妇,连这点面子上的功力都没有,还一天天的捧低踩高的,要不出生富贵,祖上庇佑,别说遇上其他心思缜密的,就是遇到性子直爽的五姐姐,也够打她几个来回的了。

手上微微一紧,我回头,是端仪公主示意我向女婢引着的位置走去。

我轻轻地沉了口气,心想,真不该一时心软,来参加这变扭的宴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