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番外(319)

作者:二三意 阅读记录

众人好奇至极,可如今不管是陛下还是太子,俱都脸色阴沉。他们又不是活得不耐烦了,才不会再这个时候上赶着去打听,给自己找不自在。

大臣们都装的可乖了,之后陛下再有令下,他们答应的比谁都利索。

陛下让工部派出官员去查探京城附近州府百姓的房屋,以免今年再有雪灾导致百姓死亡。工部的大臣连声应下,还说若发下危房,会及时统计上报,再由朝廷派出人员集中修缮,主打就是:争取今年没有一个百姓,会因为雪大压塌了房屋而丧命。

吏部那边得到的旨意是,眼瞅着就进入十一月了,今年又有部分官员要进京述职。这件事提前安排起来。省的有些官员得到消息时太晚,再因为大雪封路等原因不能及时进京。届时不仅耽搁了官员的考核,还影响陛下来年对一些州府的布置。

吏部官员闻言,也都俯首应是,保证回去后就将此事安排的妥妥当当。争取十二月前就能让今年述职的官员都到京,到时陛下想见那个就见那个。

等吏部和工部的官员从衍庆宫离开,都已经到午膳时候了。

隆庆帝是个明君,更是个仁君。若是往常谈事情到了这个点,他指定会体贴的让臣子在宫中用膳。但是今天么,陛下没这个心情,那这些朝臣只能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了。

大臣们出了宫,直接往衙门去。衙门里有饭,这时候去倒是正好赶上吃用。就是衙门的里的饭食肯定比不上宫里的精致。但也别挑了,陛下今天因为沈侯的事情暴躁的很,他们若真留在宫里用膳,指不定会因为面对着陛下那张冷脸,而食不下咽。

距离宫门口越来越近,大臣们也越来越放松。

这些大臣们放松下来,就开始交头接耳的八卦。

他们可太好奇沈侯那档子事儿,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了。

虽然多少也猜到了一些,但不知道那毒妇是谁,不知道状纸上除了状告给沈侯下绝嗣药外,是不是还有别的罪名,他们就好奇的挠心抓肺,此时恨不能立刻将京兆尹抓过来,仔细问一问究竟才好。

就有大臣小声窃窃私语说:“沈侯昨天才成亲……”

“指定是那小人想趁着昨天人多事杂,给沈侯下药一了百了,熟料沈侯谨慎,抓个了正着。”

“那绝嗣药……也不知道是谁传出去的,那人究竟是有心还是无心。”

“呵呵,你这话说的,传这药出去的人会是无心?我怎么就这么不相信呢。”

“依你说,那人就是冲着沈侯去的?”

“指定是这样错不了了。”

“那妇人……”

“稍后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其实也根本用不着这些大臣们打听,等他们回到衙门,就见官员们或三或五的聚在一起,正议论着武安侯府已经和离的三儿媳。

这些刚从宫里出来的大臣,不知道为何就议论起这个人来了,他们慢吞吞走着,耳朵却竖起来仔细听。

结果听来听去,好么,原来是这周氏大中午被京兆尹的差役直接抓到京兆尹去了。

周氏叫的太惨,一路喊冤枉,以至于本来还没多少人知道此事,突然就闹得满城风雨。京城百姓们竟是短短一上午时间,全都听闻了此事。

原本还有百姓想着,许是周氏真冤枉,不然不能喊这么凄惨。况且她一个女眷,之前还是侯府的儿媳妇,她一个妇道人家,哪里就会犯什么罪不可赦的大罪呢?怎么这些差役连给人个说话的机会都不给,就不由分说将人抓牢里了?

百姓们不由揣测,是不是周氏得罪了什么人……

第203章 杀心起

百姓们揣测,是周氏得罪了人,才被抓到京兆尹羞辱的。

而这个“人”可能会是谁……百姓们不说,但心里都想到了武安侯府。

也有明理的百姓说,“侯府中断然没有那样的人?”

但也有喜欢和人硬扛的就说,“那指不定呢?一样米养百样人,即便侯府里的人多是好的,那还不让人家出个坏虫了?”

这话说的,真是让人没法回。

不过也在这个关头,周氏又被人从京兆尹带出来了。

看热闹的百姓还没来得及说,“看吧,就是吓唬人的,一个妇道人家,她能犯什么大罪?”

但很快,周氏被押送到刑部大牢了。

刑部……大牢……

那可是个好进不好出的地方。

要知道,刑部里一般关押的都是罪大恶极之辈。就像是每年京城里要问斩的那些人,死前可都是在刑部大牢关着的。

说句不好听的,能被关在刑部大牢里的,本身就绝对不会是什么清白之辈。

这周氏,怕是身上真有什么不妥。

百姓们再不敢胡言乱语了,却也都更好奇了。他们凑在衙门不远处看热闹,还想得到第一手的消息。然而,什么消息都没得到,他们就看见刑部里进进出出全是各位大人,整个衙门忙的不要不要的。那些大人们有些往南去了,有些往北去了,还有两个进宫了……

再然后,到半下午了,又有两个人被压到了刑部大牢里。

有那见多识广的百姓,惊疑不定了好一会儿,才带着不确定的口音说:“我怎么瞧着,刚才被押进去的,好像是肃亲王府的管事?”

“确定是肃亲王府的管事?肃亲王是犯了什么罪了?按说不应该啊,肃亲王不是早就被发配去守皇陵了?如今在京城的,也就肃亲王府的家眷。那一家子虽然不老实,但应该还不至于犯下大罪去刑部大牢转两圈吧。再说了,肃亲王好歹是皇亲国戚,这究竟是犯了什么罪,才被陛下忍痛下狱……”

百姓们揣测纷纷,之前那个认出肃亲王府管事的百姓,却有些头大了。再让旁人揣测下去,他这心跳都要停了。

他也怕惹事儿上身,就忙道:“许是我眼花看错了。那指定不是肃亲王府的管事,是我认错人了。”

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就走。那脚步快的,跟身后有鬼在追他似的,竟是一眨眼的工夫,就没了人影。

见状,就有那百姓忍不住小声说道起来:“指定是肃亲王府的管事……这是怕牵连上他,提前跑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和那周氏有关……今天这热闹,看的人云里雾里的。”

这些百姓看不出个所以然,那厢刑部衙门里,该审问的却已经审的七七八八。

周宝璐原本还叫嚣着冤枉,说侯府诬告她。可因为有隆庆帝的口谕在前,刑部的大人们对她可不客气。她不招供,他们自然有的是办法。

鉴于她是女眷,且早先的身份也算贵重。即便如今和离了,但她生下的骨肉还是侯府的公子,该给她的脸面肯定要给。再来,万一陛下心血来潮要见一见这毒妇,她浑身狼狈没法看……那他们脸面上也不能好看了。

但即便不能用大刑,刑部也多的是能让人认罪的法子,最简单的一个就是“贴加官”。

刑部用的还不是一般的纸张,乃是特制的桑皮纸。

桑皮纸一张张贴在脸上,湿润的纸张将面孔糊的严严实实,人没办法呼吸,胳膊乱抓、腿儿乱蹬……

也就用了六张桑皮纸,周氏便再也受不住,将所有事情都交代清楚了。

谋算荣安确实是她想出的主意,但那是她走投无路之下的选择。荣安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她以后的荣华富贵也都指着荣安,若说这世上有一个人最不想荣安出差错,那指定是她。

但是,若她一直呆在家庙中,不能回到府里和荣安培养感情,那即便荣安之后真的成了侯府的世子,这泼天的富贵又和她有什么关系?

她不过是一个和荣安感情疏远的母亲罢了,没有荣安肆无忌惮的偏爱,她掌管不了侯府的中馈,成不了侯府的宗妇,她一切的妄想都将成为奢求。

这是周宝璐绝对不能承受的后果。

上一篇:我家猫猫是邪神 下一篇:娇缠春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