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番外(399)

作者:二三意 阅读记录

可惜,这张图纸还没交上去,拂月那混小子就给自己找了个好媳妇。而那媳妇的娘家顶顶给力,她亲爹甚至是掌握一方水军势力的闵州水师提督。

那这时候再因为拂月交上去这张图纸,似乎就没有必要了。

桑父原还在踌躇,究竟交不交,要不要和儿子商量一下,让常家人代为上交……

谁知,又来了沈廷钧和拧拧的事情。

也是因为这件事,桑父原本还踌躇不定的心思,顿时就坚定了。

矿产图一定得交,即便是为了女儿呢,也得交。

尽管他们对沈通判和女儿的亲事不看好,但万一呢?

说句实在话,沈廷钧这等如意佳婿,那真是打着灯笼在整个大秦找一圈,也只能找到这么一个。

若他们没缘分且罢了,如今两人是有缘分,偏却因为他们家境低微,这事儿存在种种难处。

那他就铲平这种难处,让二人匹配起来。

桑父轻声说:“祖上是没想用那张矿产图换好处,可若是能因为这张图纸,让咱们家从中获利,让拧拧和沈通判的亲事变得顺理成章,想来祖上也是愿意的。他们肯定也希望拧拧好,盼着她能心想事成。如此,他们之前的所作所为也算是为子孙后代们积福了。”

桑父絮絮叨叨说着这些有的没的,桑母不说话,只静静的听着他说。

她知道,桑父的心情此时应该复杂的狠。

桑家祖辈都是不慕权利、随性恣意的性子。他们对为官做宰没兴趣,更对那些虚假的名利心存鄙视。可如今为了儿女,夫君不得不算计起朝廷可能给与的好处来。这有悖于他一直以来的为人处世,更有悖于他自己本性,也因此,夫君现在的心情肯定不好受。

可儿女都是父母上辈子欠下的债。那个为人父母的,忍心儿女婚事不顺,为此惆怅百满腹呢?

桑母就轻轻抚着桑福德胸膛,低声说:“咱们已经尽了咱们所能,就别再想七想八了。拧拧和沈通判的亲事,只看他们的命数了。”

桑父说:“走到这里,咱们已经走了一半的路。我就是再想在此事上出出力,也不知道这力气该往哪里使。之后的事情还是交给沈通判吧。他说他能说服父母,那咱们就静等着武安侯夫妇来晋州。他们若来了,咱们就欢欢喜喜嫁女。若不来……咱们只当没有这回事儿。”

桑母低低应了一声“好”。

年味越来越重了,桑母也越来越忙了。

这几年来,因为清儿年幼,桑母要花费许多精力在他身上,桑拧月见不得母亲过于操劳,就渐渐接手过府中的大部分事务,以便能让母亲多些休息时间。

而这一年,桑拧月明显有些心不在焉,桑母不忍心苛责女儿,也是想着,许是女儿在家里留步了两年了,就想让女儿也松快些。因而,她又重新将这些年节时的事务都接手过来,整天忙得脚不沾地的。

桑拧月初时还没发现这件事,可之后每次去给母亲请安,都见母亲身边围了许多管事。她后知后觉意识到,年关了,家里又忙起来了。

再看看母亲因为安排了太多事情,嗓音都有些沙哑,她不停的喝着润喉茶,可情况也没有丝毫好转。再看看母亲面上的疲惫和头上的几根银丝,桑拧月心中陡然生出愧疚和心疼来。

她这些时日,满心满眼都是沈廷钧,却连生养她的父母是如何模样都记不起来了。她如此不孝,让身体孱弱的母亲硬是撑着病弱的身体处理这些杂事,她可真是不孝。

桑拧月的头脑陡然就清明起来,然后她就打起精神,哄着母亲去歇息,而她自己,则忙得跟陀螺一样,将府里府外所有自己能操持的事情,全都张罗开了。

桑母见到女儿忙得脚不沾地,自然心疼不已。她想给女儿帮把手,为女儿分担一些。但桑父却说了:“我看拧拧忙起来精神倒是好了许多,如此,就不如让她忙去吧。”

又说,“人忙点好,忙了就没功夫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了,也就没空伤春悲秋、相思入骨了。”

桑母一听确实是这个道理,也因此,即便心里疼惜女儿劳累,但也狠下心,没再去帮衬女儿。

眨眼间就到了除夕当天。

桑拂月不在家,桑家就四口人过年。

好在今年清儿比之前又大了一些,嘴巴也更利索了。小家伙在外人面前话少,但在至亲面前就跟个小话痨似的,叨叨叨个不停。

桑父桑母对此欢喜极了,桑拧月也喜爱的什么似的。三个大人逗弄着清儿说话玩乐,这顿年夜饭就用的还算欢喜。

等到守过夜,回到房间休息。

桑拧月摸摸放在枕头下的荷包,想将之拿出来看看,可最后又塞了回去。

荷包中放着一枚羊脂玉佩,玉佩上雕刻着麒麟瑞兽。玉质通透莹润,触之温润玉滑。

这是沈廷钧一贯佩戴在腰间的那枚,因他不管何时出门,腰间总悬挂着这枚玉佩,晋州甚至流传出“见玉如见人”的言语。

沈廷钧离开前些日子,桑拧月晚上总要攥着这枚玉佩才能睡着。可她又担心自己睡相不好,半夜里会将玉佩弄到地上摔碎了。

为此,她便精心的编了一条红绳,将这枚玉佩穿起来,戴在脖颈上。

可又担心白天玉佩会从衣领中跑出来,被爹娘看见了,再说她不应该收受外男的东西。总之,百般为难之下,桑拧月只有夜间无人时,才将玉佩拿出来戴上;而等到早起天一亮,又会珍而重之的将玉佩取下来,放进荷包里,塞在枕头下。

这一晚她却没有将玉佩拿出来佩戴,因她过热的头脑,终于缓缓平静了下来。

她再一次,郑重的、仔细的思索起她与沈廷钧的未来。

他让她等着她,安心在家中备嫁,说所有的障碍他都会扫清。可事情当真这么简单的?

他是武安侯府的世子,是武安侯府的下一任继承人。

侯府的侯爷和侯夫人,能任由他这么胡来,拿自己的人生大事开玩笑么?

桑拧月不知道,眼神便茫然起来,就连那颗跳动的心脏,似乎也不复往日的喧嚣闹腾,反而变得安然静谧。

桑拧月和桑父桑母的心思不需说,只说此时远在京城的沈廷钧,因多喝了几杯,此时略有些薄醉。

沈廷祎和沈廷澜见大哥有了醉态,积极的要亲自送大哥回院子里休息。

沈廷钧不驳两个弟弟的好意,但也没让他们搀扶,兄弟三人一道往松柏院走去。

通往松柏院的路上,沈廷澜忍不住好奇,终究是开口问沈廷钧:“大哥真的有心仪的姑娘了么?是晋州的姑娘,还是京城的姑娘?您年纪不小了,若是对方的家世门庭与品貌才华都配得上大哥,这门亲事很该快些张罗起来才是。”

沈廷祎也道:“大哥该成家了。梁家兄长,新昌侯府的许世子,以及承恩公府的魏世子和长荣郡主,你们这几个当初一道在宫里给太子当伴读的,都已经成了家。唯独只有大哥,如今还单着。”

沈廷钧闻言轻笑一声,随口说道:“大哥的好事儿也近了,只是女方年纪略小,我怕是要过两年才能抱得美人归。如此,就要劳二弟再耐心等两年了。”

时下嫁娶都是按照家中排序来的,沈廷钧为长兄,他的亲事若迟迟不能定下,那他之下的沈廷祎和沈廷澜都要耐心等着。等沈廷钧娶了妻,成了亲,府里才能操持他们的亲事。

沈廷钧这亲事还没谱,可沈廷祎的亲事早在两年前就定下了。而他年过加冠,女方也年满十八,按说可以成亲了。可就因为上边还有个单着的长兄,所以这亲事还得再等两年。

第254章 if线(二十五)

沈廷祎听出来兄长在打趣他,但还是控制不住的红了脸。

他与工部侍郎家姑娘的亲事定下了,这门亲事对于他来说,是他高攀了。而对方又是他心仪的姑娘,两人脾性爱好都相投。说不想早早将对方娶进门,那都是假的。可大哥的亲事还没成,于情于理他都不能赶在大哥前边。

上一篇:我家猫猫是邪神 下一篇:娇缠春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