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番外(402)

作者:二三意 阅读记录

管家看见沈廷钧进门,赶紧走过来见了礼,随后将侯爷交代的话传了过来。

沈廷钧看了一眼主院的方向,轻应了一声,随即迈步往主院走去。

主院中,武安侯等到如今才见到长子回来,气的吹胡子瞪眼睛。

他想立即就发作被儿子愚弄的愤怒,但二郎和三郎,以及玉雪可爱的嫡女瑶儿还在跟前。武安侯还不想吓到孩子,便只能强忍下气,随手指了张凳子,让长子坐下。

等沈廷钧坐好后,武安侯才压着气说:“怎么这个时辰了才回府?”

“与太子在东宫说事儿,太子又留了晚膳,便回的晚了。”

这是正事儿,武安侯闻言说不了什么,更感觉憋屈了。

也就在他张口准备再说些什么的时候,沈廷钧不等他开口,率先一步将袖笼中的圣旨取出来递过去。

武安侯一看那明黄的颜色,便感觉心惊肉跳。他问儿子:“这是什么?”

沈廷钧一双深邃暗沉的眸子看着父亲,不紧不慢的说:“陛下给儿子与靖安侯的嫡长女赐了婚,这是赐婚圣旨。”

本来赐婚圣旨是该有礼部与宫中的太监一道过去宣发的,但沈廷钧等不及,便开口请陛下直接将圣旨交给他。

隆庆帝也是真宠他,若是一般人这般不尊礼数,隆庆帝怕要直接踹上一脚,让他滚一边去。可开口的是沈廷钧,隆庆帝就觉得挺可乐的。

一方面,他是好奇那靖安侯家的姑娘到底有何种魅力,短短三年就将沈廷钧迷的心里眼里只她一个;一方面又忍不住打趣沈廷钧,说他“老光棍终于想着娶媳妇了”。

反正不管怎么着吧,隆庆帝到底是疼爱这个臣子的,便也越过重重规矩,将赐婚圣旨直接给到他手上。

而有了赐婚圣旨,沈廷钧再不需要与父亲多争执些什么。

至于武安侯么……

快气炸了这些话就不说了,他扶着胸口,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不顾发妻和几个儿女都在身边,直接摔了儿子一个茶盏,外带一个恶狠狠的一句“逆子!”

这逆子当真翅膀硬了,他没能拿捏住他的婚事,反倒让他越过他直接请了皇命来。

这逆子还把他这个亲爹看在眼里么?

他还有一点父亲的权威么?

眼瞅着武安侯气的面色铁青,整个人都快厥过去了。武安侯夫人担心这场面再吓到几个孩子,就连忙让下人将沈廷祎、沈廷澜,连带着小小的沈玉瑶都带了出去。

沈廷祎临走时忧心匆匆的看着父亲和大哥,担心他们一会儿打起来。沈廷澜呢,他偷偷的给大哥竖起个大拇指,觉得这一刻的大哥简直牛逼坏了。而沈玉瑶,她还不足十岁,可她也知道圣旨是什么意思,知道赐婚圣旨是做什么用的。

所以,大哥真的铁了心娶桑姐姐当她嫂嫂了?

那这次大哥回晋州,她一定得跟上去,好好看看她那嫂嫂究竟是什么下凡的仙女,怎么就把她大哥迷成这个模样了?

几个孩子离去后,鹤延堂短暂的安静了片刻,随后就传来一片稀里哗啦瓷器碎裂的声音。

不过圣旨已下,任是武安侯再怎么发怒,觉得儿子藐视了他这个当爹的权威,可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了这门亲事。

不过虽说亲事定了,武安侯看儿子却愈发不顺眼了。

可沈廷钧接下来的话,却让武安侯不得不再次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

沈廷钧将之前与太子的交谈说了,随后看着父母道:“不出意外,新的任命明日就会下来。晋州的事情紧急,儿子怕是不日就要启程。娘,您可要随儿子去一趟晋州?”

武安侯夫人愣了一下问说:“让娘随你过去,娘能帮你做什么么?”

沈廷钧闻言眉眼中含了温润的笑意,他轻笑着说:“尽管有了赐婚圣旨,但我想着不能慢待了她,该给她的三书六礼总也不能缺。所以,若母亲有暇,孩儿想劳烦母亲亲自往晋州去一趟,去提亲,以及下聘。”

武安侯夫人闻言,面容整个笑开了。她忙不迭的说:“娘有空,有空咧。娘天天在家闲着没事儿干,别说陪你去晋州了,就是陪你去天涯海角,只要你有需要,娘都跟你去。”

这边母子俩说的热乎,那边武安侯回过神来,暂且压下儿子要升为正二品,以后在品级上要和他平级的不自在——其实他在朝中的官职才正三品,不过是他还肩着武安侯的职位,侯爵算是正二品,所以勉强他也是个正二品。

但他这正二品有些虚,儿子这正二品却是实打实的。

换做一般人家,儿子年纪轻轻就有此等作为,家里人怕是要乐傻了。

武安侯也会家里有这样的麒麟儿高兴,觉得祖坟上是冒了青烟。可若是这儿子只会一个劲儿和他对着干,只会否认和抵抗他的命令,那他,他真的宁愿儿子没这么出息。

眼瞅着那边母子俩商商量量说定了去晋州的事儿,武安侯不自在的轻咳了两声,吸引来两人的注意力,这才蹙着眉心道:“说风就是雨。提亲下聘不讲究日子么?总要看过黄历,定下良辰吉日,提前下了请帖,才好正式上门拜访。”

沈廷钧看着父亲,眸中溢位星星点点的浅笑。

武安侯夫人的嘴角也忍不住翘啊翘的,但为防夫君没了脸面再暴走,她努力压下了滚到唇边的笑意。一本正经的颔首说道:“夫君言之有理。多亏夫君提醒,不然我和大郎都把这事儿给忘了。”

武安侯夫人又好心的给武安侯一个台阶下:“不过我到底是个妇道人家,人微言也轻,给儿子提亲这么重大的事儿,我寻思着总要夫君出面才显得郑重。只是夫君事务繁忙,也不知道届时能不能抽出空来,与我们一道去一趟晋州?”

武安侯撇撇嘴,散漫道:“届时再说吧。”

……

翌日,吏部下了新的诏令,擢原晋州通判沈廷钧为晋州知州。

短短三、四年时间,从正四品,直接越了四级,升任到正二品。关键是沈廷钧还这么年轻,甚至都不到而立之年。

京城的大人们,在听到这个讯息后,俱都震惊的坐不住了。

他们在宫门口求见,在太子府求见,就想让太子劝说隆庆帝能收回成命。

世上哪来的这么快的升迁啊,简直跟儿戏似的,这不胡闹么。

可惜,隆庆帝早就预料到他们会有这一番闹腾,早早就吩咐了守门的太监们,说若是大人们为此事而来,便让他们先回去吧。陛下圣心已决,况且已经诏令全国,哪里有再收回圣命的道理?出尔反尔,那才是闹笑话呢。

有不少大臣听了太监们传达的话,顿时气的脑子嗡嗡作响。

他们也是真的迂腐,见这样逼不出来陛下,干脆跪在宫娥门口请命。

结果,恰好这两天下了开春的第一场雨,再加上倒春寒,不少老大人都受不住这凄风苦雨,直接倒下了。于是,这请命就无疾而终,沈廷钧这知州,自然也就稳稳的拿在手里了。

……

却说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沈廷钧出发去晋州的时间。

这一趟去晋州,武安侯府除了沈廷钧外,另外还出动了三位主子:武安侯夫人,三少爷沈廷澜,再就是嫡出的姑娘沈玉瑶。

武安侯之前拿乔说,去不去晋州要看之后的安排。他原本是很闲散的,请假离京一两个月不是问题。但偏偏就在近些时日,陛下传出讯息说,准备四五月份到皇陵祭祖。

祭祖这一摊子事儿太大了,要动用的人也多了去了。不说礼部要提前安排好祭礼、祭服,工部要提前开通弛道,户部要提前做好沿途的百姓安抚工作……总之,不管是那个衙门口都忙得脱不开身,武安侯自然也就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无暇去晋州了。

而沈廷祎呢,他则要参加今年的春闱,是以人也走不开。

不过也不用担心家里就剩下他一个小子,考试时无人为他操持。

上一篇:我家猫猫是邪神 下一篇:娇缠春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