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番外(60)

作者:二三意 阅读记录

桑拧月一摊手,“吏部侍郎府上也不差啊,那烈火烹油的,比诚意伯府炽手可热多了。”

“……您说的也对。可也不能只顾眼下,不看长远啊。吏部侍郎年纪可不小了,等他老人家一卸任,五公子算个什么?诚意伯府就不同了,世子的位子是铁打的,老子去了他直接成伯爷。不仅自己日子好过,连子孙后代都有爵位。这不比让孩子从头奋斗更香么?”

“是更香。可惜姐儿爱俏,秀雯姑娘被迷了眼,她想不透这个道理。”

素锦又叹,“她要能想透,姑太太得感谢祖宗保佑。可惜他家祖上缺德,老祖宗想保佑都保佑不了。”

这话落音,现场又静了一会儿。

待片刻后,几人才商议起给王秀雯什么添妆好。

桑拧月不待见王秀雯一家,可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便是为了回报老太太和武安侯府,也不好把事情办的太难看。

但桑拧月终究是过不了心中那关,最后只潦草的选了个金海棠珠花步摇了事。

桑拧月是见惯了好东西的,桑家祖先们闷声发大财,资产丰厚程度常人难以想象。再加上几代当家主妇的嫁妆,那笔财产说出来没有人会不心动。

桑拧月含着金汤匙出生,从小就有数不胜数的首饰。而家中没有长辈后,如今所有积藏都在她手里……

她见惯了好东西,觉得那金海棠珠花只是平平。觉得这可以表现出,她和王秀雯之间只有这点“面子情”,可在许多人看来,这其实是很贵重的一份礼了。

……

不知是不是王家人早就得了信,亦或是姑太太特意掐准了王家人到达京城的时间,才定了定亲的日子。也是巧了,就在王秀雯定亲前一天,王家的人到了京城。

王秀雯嫡亲的亲眷都来了武安侯府,包括王秀文的父亲、兄长、嫂嫂、侄儿侄女。

听说王秀雯出嫁的姐姐和姑姑们也会在这几天陆续到达,他们可能赶不上定亲礼,但他们会在侯府住些日子,直到王秀雯出嫁才离京。

是的,考虑到出嫁的排场以及路程远近等问题,王秀雯不会回故土出嫁,而是直接从武安侯府出门子。

这是人之常情,况且武安侯府也是王秀雯的舅家,王秀雯嫡亲的祖母,也就是侯府的太夫人还活的好好的。如此境况下,他们硬要赖在这里不走,那谁也撵不了她。

不过侯府里猛然涌出这么多人,桑拧月顿时感觉周围嘈杂了许多。

就连素锦和素心,去小食堂用饭回来都抱怨连连。

先是说王家的下人没规矩,丫鬟们抢吃抢占,活像是没吃过饱饭。那手也不干净,有好几个侯府的丫鬟用过饭准备离开时,都嚷着说丢了荷包和银子。

仆役们眼睛也不规矩,看着侯府的漂亮丫鬟就走不动道,那眼神色眯眯的,让人恨不能把他一双招子给挖了。

当然,丫鬟和仆役到底是下人,素锦和素心他们若不喜,直接甩个脸子就走人了。

可路上碰见王家的少爷,也就是王秀雯嫡亲的兄长,不行礼都不行,可行了礼,那才恶心人呢。

王家的少爷打扮的倒是衣冠整齐,可看着就不像个好人。那肚腩大的,跟怀孕七个月的孕妇似的;那脸上冒油光,背对太阳时整个人明晃晃的,这若是大晚上看见了,得,好大一光盘!还有那眸子也浑当当的,看见个好看的丫鬟眼睛恨不能粘到人身上,简直是用眼睛就把人扒光视女干了。

素心骂声不断,素锦眉头皱的能夹死一只蚊子,就连冬雪都难得说了句逾越的话,“瞧着就不是个好东西!”

素心:“就是!”

桑拧月:“……这话在咱们院里说说就是了,可别说出去,那到底是姑太太的儿孙,即便不看姑太太的面子,看在老夫人和太夫人的面子上,咱们也得嘴下留情。”

“那也得他们别太过分啊!姑娘你是没看见,呸,说多了都脏我的嘴,我不说了!”

“我知道你什么意思。那这样,之后几天你们几个都趁早过去用饭,尽量和那些人错开时间。”

“错不开的,姑娘你不知道王家这次来了多少人,他们又带了多少下人。我就无语了,王秀雯的亲爹兄长来了也就算了,就连出嫁的姐妹和姑姑也要过来,这吃大户的模样,可真难看。”

桑拧月想了想就说,“没办法,王家落败了么,要想日子好过,就得扒着武安侯府。以前是没机会走动,如今大好的机会送到跟前,谁舍得错过?他们八成也不是来占便宜的,估计就是想多亲近亲近,要是能磨得武安侯府给他们走走关系,把能安排的都安排上……想来这才是他们的目的。”

“再怎么安排也白搭,王家三代不能出仕,这是皇帝的金口玉言,把谁请出来都没用。”

“倒也不至于让侯爷给他们张罗出仕的事儿,侯爷也不会接手这事儿。但是王家现在最小的一辈,也就是姑太太的曾孙,今年可有六、七岁了,他这辈可是能出仕的。若是让侯爷早早给他安排到国子监……”

素心:“他们长得丑,想的倒是美!”

桑拧月哭笑不得,“行了行了,一切都是我瞎猜的,做不得准的。还说吃饭的事儿,我也觉得让你们错开时间去小食堂用膳不妥当,那这样,一会儿冬雪就找负责采买的管事,我自己出钱,你让他按照现在的份利,每天多给我送一份食材来。到时候让春雨做了,咱们一道在蔷薇苑吃了就行,你们也就不用来回跑了。”

冬雪忙摆手,“这不合规矩。”

“规矩都是给外人看的,就听我的吧。王家人品性太差了,若只是下人还罢,还有那主子也不靠谱。若是你们有个万一……听我的,事情就这么办。你们若心里过意不去,好好服侍我就是。总共花不了多少银子,却能解决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这银子花的值。”

冬雪还要再推,素心和素锦却都应了。

姑娘穷的只剩下银子了,她们帮姑娘花点,回头姑娘看她们吃饭吃的香,指不定也能多用些,那才叫双赢呢。

今天更了8000+。我直接一章放上来了,不是嫌弃分章麻烦,而是起名太困难,我每次都想不出章节名,好虐啊。

第60章 杀人诛心

到了荀家来侯府下定那日,许是为表对这门亲事的看重,吏部侍郎夫妇两人竟亲自过来了。两人还带了一个德高望重的的媒人,不是旁人,正是新昌侯府的侯夫人。

新昌侯府和武安侯府,都是太祖皇帝赦封的勋贵。两家的老祖宗都以军功起家,在朝中都有赫赫声威。

不同的是,武安侯府急流勇退,在初代武安侯之后,所有子孙俱都弃文从武;新昌侯府的子孙却代代从军,现任新昌侯更是掌控东北边防,至今仍是国之柱石。

还有一点巧妙的是,新昌侯府世子许知君,早年也被简拔为太子伴读,与沈廷钧一道入宫当差。两人都是太子的左膀右臂,又年纪轻轻就位高权重,且都因为各种原因,至今没有一个子嗣……

不说最后一条,只说因为经年的情谊,武安侯府和新昌侯府走的很近。新昌侯夫人和老夫人年纪相仿,早先也是一张牌桌上的牌友,即便到了如今,两人的关系也很亲厚。

可以说,吏部侍郎家请新昌侯夫人来做这个媒人,当真请的再好没有了。

荀家下定送来一对活大雁,另还有传统八样礼以及聘金、聘书等。

这些不需说,值得提及的是,荀家的五公子不知是对王秀雯特别满意,还是尤其会哄姑娘芳心,听说还曾让长辈们转交了一对如意玉佩。

那如意玉佩据说是五公子亲自雕琢的。两枚玉佩分开后是两个不同的形状,合在一起则是一个圆满的圆。

听说那玉佩雕工特别细致,是五公子昼夜不停雕了一个月才完工的。

别管这话是真是假吧,反正王秀雯显然被这五公子这番情谊打动了,听说她羞红了桃花脸,拿着那玉佩贴身藏好,不时就要拿出来看一看,然后又脸红……

上一篇:我家猫猫是邪神 下一篇:娇缠春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