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酥衣(115)

作者:韫枝 阅读记录

郦酥衣直勾勾地看着他。

沈兰蘅:“你的脸色好难看。”

对方这一声,才终于让她回过神。可她后背处的冷汗仍不止,手脚更是凉得发透。

他是何时开始,在自己身侧悄无声息地伪装成沈顷的?

她的思绪不禁飘远。

是在来通阳城前,还是来到通阳城之后?

回想起城中白日里所发生的一切,郦酥衣思来想去,总觉得这该是由沈顷做出来的事。

捉拿薛松,开仓放粮,棚中施粥,上报朝廷。

在长襄夫人家,教那名叫郦酥衣的小姑娘识字。小孩子年幼,认不得多少字,学的也都很简单。

男人便指着小人书上的文字,一字一字教郦酥衣念着。

彼时郦酥衣正站在另一侧,远远地看着沈顷雪白的衣袖轻柔拂过桌案的边角,瞧着那一大一小两道身形,一时间,她竟体察到了几分“岁月静好”之感。

而现如今,面前的一切却在告诉她——这都可能是假的。

是沈兰蘅在扮演沈顷,在诓骗她。

窗帷外飘来些许阴风,拂在少女面上。

将她一张脸衬得煞白。

“我……”

郦酥衣抬起头,望入对方那一双写满了关怀的眼。一时之间,她竟也分不清身前坐着的究竟时何人。

她抿了抿唇,缓声道:

“我有些累了,教我一人休息会儿罢。”

眼帘垂下,她面上依稀有疲惫之色。

对方果真将沈顷扮演得很好。

闻言,他并未多做纠缠,只轻轻应了声“好”,而后将手一撒,恢复了与她肩并肩坐着。

郦酥衣闭上眼睛。

马车忽尔一个颠簸。

她垂低着眼睫,只感觉有人用手轻叩了叩她的脑袋,郦酥衣便轻轻靠在了对方肩头上。迎面一阵兰香,她下意识抵触,却又担心自己的反应太过于强烈,而惹人生疑。

她万万不敢相信,身前之人真的是沈兰蘅。

是那阴暗、卑劣、做事冲动无比、总是沉不住气的沈兰蘅。

怎会如此。

怎么可能。

她不敢相信,更不敢质疑。唯恐对方原形毕露,再生事端。

通阳城距西疆并不甚远,二人这一路无言,未及黄昏便来到了西疆。见“沈顷”回来,将士们齐齐跪拜了一排,郦酥衣身子倦了,寻了个借口,便匆匆回到了自己的军帐。

沈兰蘅似乎想跟过来,他的步子方动几步,又被生生绊住。男人顿在原地看着她走远,而后又侧身,与副将议起军事来。

玉霜与素桃在帐中候了她许多时日。

见郦酥衣挑帘入帐,玉霜匆匆迎上来,含泪唤了声:“夫人!”

“夫人,您可终于回来了。您身子可还好?这些天您都去哪里了,可真将奴婢担心坏了。奴婢在帐中日日盼,夜夜盼,终于将您与世子爷给盼回来了。您……您可还有哪儿不舒服,这一路风尘仆仆,夫人要不要沐浴?”

玉霜一直跟着她,最为忠心。

见她与腹中孩子皆平安,这小丫头几乎要哭成了泪人。

还是素桃记得事,等着玉霜哭够了,才走上前。

“夫人。”

素桃语气淡淡,禀报着:

“这是您不在的这些日子里,京都送来的信。”

一共有三封,两封是母亲,剩下一封是好友宋识音。

郦酥衣赶忙先拆了母亲寄来的那两封。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都是母亲近来做了什么事、吃了什么饭。在沈顷的照顾下,郦家不光不敢对母亲造次,还请人医好了母亲的眼疾。母亲在信中说,她如今眼睛恢复得大好,已经能穿针线了。

母亲说,待她眼睛再好一些,便为她的衣衣亲手做一件棉衣。也不知做好时,天气有没有回暖。若是回暖了,便让衣衣留着等下一个冬天再穿。

这一整个冬天都快过去了,也不知衣衣何时能回来。

郦酥衣紧攥着那一封家书,瞧着其上字迹,眼泪再也禁不住,“啪嗒”一声落了下来。

滴在纸上,将字墨洇成一团。

她提笔,回信。

而后深吸一口气,打开了宋识音的来信。

依旧是那一手簪花小楷,字迹很是端正规矩。

字里行间透过的,却是她遮掩不住的跳脱与雀跃。

识音信中说了两件事。

其一,关于郦家。

自从郦家受到沈顷的“警告”之后,整个郦府上下便变得乖顺了许多。郦老爷为了讨好这对女儿女婿,竟将心头肉自正院赶去了别院。

说起这“警告”,这又不得不提起另一件事——

有孕之前,郦酥衣曾收到京中好友来信,宋识音在信中讲,自从她与沈顷离京后,那对母女便以为大夫人失去了京中靠山,在家中竟又开始挑起事端。

这封信先是落在郦酥衣手上,她见之万分心疼,掀帘去找沈顷。

读罢信,沈顷短暂地皱了下眉头,而后抬眼问她:

“衣衣,如若我要告诫你的父亲,你会怨我吗?”

郦酥衣摇头。

“他对我只有生恩,全无养恩。如今我只想母亲在郦家过得好。”

而郦父之于她,仅剩的那些生恩,也全在这十余年种种宠妾灭妻的事件中,一点点消之殆尽。

沈顷点头,也心疼地伸手,将她抱住:“好。”

没过多久,她便听闻京中传来消息。

也不知何人在圣上面前递了折子,父亲连贬三级,如今在宅院中急得一病不起。

这信中的第二件事,是关于她与苏墨寅的。

写到这里,音音的字迹中竟不自觉带了几分娇羞。

宋识音道,苏世子对她穷追不舍,她自己的内心之中,也隐隐有了几分动摇。

前些日子苏墨寅离京,前来西疆,她心中思念愈甚,近乎于度日如年。

郦酥衣字字朝下念去,只见好友在信中说——苏墨寅在京中时,已数次向她表明过心迹,她亦心系于苏墨寅。

只是——

士农工商,一个是高高在上、锦衣玉食的苏家世子,另一个,则是处处沾染着铜臭气息的商贾之女。

她怕苏家不同意二人在一起。

郦酥衣正欲往下读,忽尔听见帐外响起一阵嘈乱声。那声音嘈杂,混杂着通报与脚步的声响。

不等她放下信件、朝外望去,迎面忽尔吹刮起一阵凌冽的寒风,竟一下将她的军帐吹开。

厚厚的帐子掀起一个角,她瞧见帐外昏昏的天色,与那一袭来回徘徊的甲胄。

天色正黄昏。

那人身披着金甲,似乎于她帐外徘徊了良久。

这一阵狂风,引得他侧首,二人的视线便这般猝不及防地撞在一起。

霞色漫天,金粉色的光影徐徐而落,坠在他铮铮金甲上,折射出一道耀眼刺目的光芒。

他执着长剑,站在离她军帐极近的地方,器宇轩昂,亦是耀眼夺目。

四目相对时,对方反而一怔。

旋即,他回过神,缓缓道:

“我。”

“我想来同你告别。”

她下意识地皱眉:“怎么了?”

“玄临关出了事,”他顿了顿,“我们与西蟒,可能要开战了。”

玄临关,便是大凛与西蟒的接壤之地。

闻言,郦酥衣一颗心蓦地被提起,四肢百骸都变得紧张起来。

虽然来了西疆这么久,但这边与西蟒也还算是平稳,一直和平无事。

这是她第一次,在西疆听见“开战”这个词。

战况万分紧急,他根本耽误不得。

魏恪站在距离他三步之外,面上神色看起来万分焦急,似乎想要唤他。

而小六子亦匆匆牵来了“烈鹰”。

见状,对方执过缰绳,可那双眼仍不舍得移开,灼烈的目光凝在她身上。

片刻后,他微沉着声,道:“我走了。”

她还未来得及应一声“好”,男人已撩袍,飞身上马。

他们要火速前往玄临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