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门主捡了个宝贝+番外(15)

作者:桐华影微月 阅读记录

在绝境中揭竿而起,选择反抗的起义军队,推翻了启明王朝在各地的统治,趁机壮大势力的军阀诸侯纷纷建国称帝,他们全部违背神意,但传说中的神罚没有如约降下,世界依旧太平。

除了人祸,一切风调雨顺,五谷按四时节令播种收割,洪水也好干旱也罢,也只是在小范围内出现;

人们按照生老病死的规律繁衍生息,没有人得天庇护,也没有人生来受诅。

自动乱开始,已经几百年了,大家已经纷纷明白人定能胜天,才发现这庇护暴君的神不过是些虚张声势的泥塑。

所以各称帝的诸侯国不约而同地讲了另一个人定胜天的故事,为他们的起义找一个完美的借口。

他们推断出,如果神真的存在,如果他真的强大又怜爱世人,如果他完美无瑕,怎么会仍由选出的帝王为非作歹,鱼肉百姓。

胆小懦弱者说什么天命如此,气数当然,人力不能挽回。

但他们逆天而为,反倒搏出了一条路,纷纷瓜分一方土地建国称帝,他们自认为自己是英雄豪杰,带领一方百姓走出了苦难。

而夏灵均的祖父——夏衍,自儿时起便不信鬼神之说,建国后更是明令禁止在夏国内祭神建庙,派人砸了各州大大小小的神庙,那些木雕泥塑的神像纷纷被砸落烧毁,在朝内更是不准祭神灵。

至夏灵均出生之时,已无人敢在夏衍面前提起“神灵”二字,所有启明王朝遗留在各地与神灵相关的书籍典册,全部束之高阁。

别的地方不敢说,至少夏灵均从小到大在叶城内,未见过一处神庙。

若有地方官上报发现残余神像,因举报有功也会受到嘉奖。

是故,夏灵均只是儿时听老师提过,从前民间有祭神的仪式,但只是轻描淡写地偶然提起,传到夏衍耳中便引发一场君王的雷霆大怒。

眼见那人群将近,二人从地上站起来,队伍的前后是一群穿着花绿戏服的妙龄少女排队走过,均挑着红色布匹遮盖的竹编担子。

队伍正中间抬着一个简陋的轿子,轿子上隐隐约约坐着一个人,身量不大,蜷缩至一团,像个小孩,但又安安静静,沉稳得不像个孩子。

后方有村民端着五谷,水果,猪羊,糕点,酒缸,两侧还有一些嬉戏打闹的儿童跑前跑后,整条队伍浩浩荡荡蔓延数十米。

走在队伍前面的是几个老头,看样子是村中德高望重之人,路过夏灵均马车旁时,其中一个老头往旁边撇了一眼,又跟旁边队伍外的一个年轻人嘀咕了几句,便带领队伍径直往前走去了。

队伍外那年轻人被嘱咐后,跑来搭话。

“两位少爷?”那年轻人见二人身穿绸缎,与寻常百姓不同,还有些许惧怕,小心翼翼的开口。

“何事?”墨清漓抬眼,语调冷淡。

“啊,嗯……这个,那个,不知道几位……从哪里来?我们村长……”那人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我们就是行商路过。”墨清漓道。“你们不必在意。”

这时几个孩童蹦蹦跳跳,从三人身旁擦过。嘴里唱着儿歌念念有词,不过内容听不真切。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夏灵均看得新奇,问道。

“祭……祭拜先祖……”那人说得小声,扯了个谎,虽然不能祭神,但是先人还是要拜的。

“哦?那我二人可否沾沾光,也一起拜拜,也好保佑我们走南闯北行商顺利。”墨清漓见夏灵均有兴趣。

“当然可以。”那人看二人这么一说,觉得应该不是官府的人,便放心了。

此时队伍已过半,那年轻人热情地跟队伍中的人们打着招呼。

“这是要上哪儿去?”夏灵均看着行进的队伍问道。

“现在是开路仪式,迎孙七老爷进村。”

“孙七老爷是什么人?”

“孙七老爷不是人,是神。”旁边队伍里的几个上了年纪的老爷爷插话解释道。“那为何要叫神为孙七老爷?”夏灵均追问。

那年轻人憨厚的笑笑,道“这个,我也不知道,从小就跟着喊孙七老爷,你问问我二伯吧。二伯,你跟这位少爷说说?”一边说一边去搀扶队伍中插话的那位老人走出来。

那老人家见有年轻人如此好学,立马涌现出了孜孜不倦的助人情怀,神采飞扬地说起了孙七老爷的故事。

“这孙七老爷啊,是神的化身。神见人间有难,便化名为孙七老爷,来到咱们东坛村,救苦救难、行善积德。听老一辈人说,几百年前遇到大旱,田里是颗粒无收啊,大家都快饿死了,是孙七老爷呼风唤雨,向天一指便来了雨,枯死的禾苗被滋润以后都活过来了,从此每逢天旱,我们便向孙七老爷祷告求雨,那是有求必应。”

“哦,原来是个雨神。”夏灵均道。

“孙七老爷不光能求雨,还教大家识药草治百病,看天时知收成……”那老人家又说了一堆这孙七老爷的神通之处。

“他还挺全能。”墨清漓打趣道。

说着说着,二人随祭神的大队伍绕一圈回到了村口,在一处小庙前停了下来。

此庙修得不算大但也不破败,距离太远,庙内供奉的神明看不真切。

先前那轿子上抬着的人慢悠悠地走了出来,原来是个瘦瘦小小的老头子,面色憔悴带有病色。

这老头子在庙前坐下。

这村中主事的长者一阵寒暄客套之后。

只见众人在庙前盘腿坐下,听那瘦弱的老头子神神叨叨的唱着词:“吾乃神明孙七老爷,替人看病百看百灵,为人挡灾一生顺遂,稚子拜我聪明伶俐,妇人拜我……”一边唱还一边手舞足蹈。

夏灵均和墨清漓跟了一路,没想到那轿中供奉的神明竟是这么个玩意。正巧先前搭话的那年轻人经过,夏灵均将人拦住,问道:“他这是做什么?”

“他是我们村的神使,每逢孙七老爷诞辰,便会附身在他身上,替孙七老爷给大家看病消灾。”正说着,只见那神使已将全套仪式唱跳完毕,盘腿闭眼坐在小庙前。

众人自觉排成一队,陆续上前跟孙七老爷许愿,一边说自己的病痛和愿望一边磕头,说完后往此人前面的一个木匣子内扔铜钱。

排队许愿的人里面,还有一位母亲抱着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孩子哭闹不止。

神奇的是,那附身的“孙七老爷”手一摸婴儿额头,竟真的止住了婴儿啼哭。现场众人惊呼神迹,拜得更加虔诚了。

“他们这不是骗钱嘛?”夏灵均自小便受祖父教导,哪有什么神明?不过是人们编造和杜撰出来的,人力所不能及之事,便逃避现实,去膜拜木雕泥塑的人造神灵,妄图发财发福,求子求寿。

孩子生病不去看郎中反倒来求假神,看着眼下这荒谬的一幕,顿时醒悟过来祖父灭神毁庙的初衷。

“他是如何止婴儿啼哭的?”夏灵均扯了扯墨清漓的袖子,问道。

“这人,应当懂些药理,用点药不是什么难事。”

“怎么可以给孩子用药!”夏灵均气愤不已。

墨清漓道:“江湖骗子常用的小把戏罢了。我们走吧。”

“放着他们不管吗?”

“殿下若是想管,也不是不成,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怎么管?去跟他们讲道理?人间全是苦难,所以才去信仰神明,今生无望,所以盼来生。有人衣食无忧去追求位高权重,有人位高权重去追仙道长生……但是他们呢,不过是在苦难的人间求一个安心,殿下的道理可能说服不了他们。”他们只是为了活着就需要竭尽全力地挣扎,哪需要管什么大人物的正确对错。

“那想办法揭穿他呢?”

“你我不过是路过的外乡人,说的话谁会信?反而会因诋毁他们的神明被村民群殴,这些村民虽说比不上杀手那般难缠,但人数众多,又有老弱妇孺,也下不去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