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神狐他可能是个病娇+番外(163)

作者:铃岫 阅读记录

“我师父他老人家……”少年最后扫了一眼宣纸,转身给李澄策带路:“你既然知道他,应该也了解一些他的事情吧……”

李澄策点点头,然后回头看了一眼后面慢悠悠地走着的江吟。

江吟感受到他的目光,挑了一下眉:“怎么了?”

她是用传声跟李澄策交流的,上次进了众生万象之后,她体内的封印就开始摇摇欲坠了,封印本就是她给她自己下的,所以她也不怎么担心。

魔气不被压着,她的使用范围就会更宽广。

而李澄策这个时候回头看她,肯定是有什么话想说但是不方便在那个少年面前说。

小少年扫了一眼周围的荒草地,捏着手中的诀给她传音:“师姐,你身上还有银子吗?”

江吟笑了声:“不多。”

李澄策嗯了一声,心事重重地跟着那个引路的少年往前走。

少年选择的这条路越发偏僻荒芜,春季的野草疯长,翠绿之中夹杂着一些乱七八糟的生物,细细的藤蔓爬过远郊的山丘,偌大的荒野只有几个草垛子堆着。

江吟瞧了一眼李澄策,伸手掏了颗糖塞在嘴里:“别皱眉了,不如说说看,班太师是哪位?”

她在墓穴之中睡了太久,对于凡界的事情了解的并不深,目前也就大概知道个改朝换代了。

“是……”小少年垂下眸子,最后叹息道:“我是从师父那里了解到的。”

“师父说他可以称为百代文宗。”

“文坤元年,前朝乱世,在大批文人持鳖下酒,逃避现实的时候,有一小批文人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入世为官,迎难而上,为百姓谋求喘息之地,为天下谋求太平之时,班太师就是其中的一个。”

江吟点了点头,文坤元年的当朝君主应该是个暴君,她在隐山的时候闲来无事翻过李澄策的书,多多少少还是记得一些的。

每一个朝代都会有横空出世的人们,头顶天,脚踏地,在无数艰难困苦之中寻求一条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道路,这再正常不过了。

大难当头的时候,总有人会逆流而上。

“乱世出英杰,当时入世的几乎都是怀着抱负的人才。”李澄策跟着少年往前走,继续道:“当时他们入朝为官,希望拉着腐朽的朝廷一把。”

“班太师才华横溢,初出茅庐便是当朝状元,家传笔墨,一身傲气,入朝之后皇帝却耳聋眼盲,只给了他一个太师之位。”

壮志难酬,好像最是常见。

“太师之位说着好听,其实并没有什么实权,作为太子的老师,他一直很想将太子培养成下一任名君,挽大厦于将倾,救黎民于水火。”

“但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老皇帝不是个好东西,太子更是趋炎附势极尽谄媚,各种讨好依附老皇帝。

江吟嗯了一声,问道:“所以最后他遭到了贬黜?”

“嗯。”李澄策点点头:“他被贬黜是因为他联合数家文武联合上书,保住了当朝三皇子的性命。”

老皇帝昏庸无能,听信谗言妄杀忠臣,三皇子作为几个皇子之中唯一一个可能的明君,他们不得不保。

“当时几个皇子勾心斗角,后宫干政,皇后母族的权势很大。为了替太子扫平障碍,他们陷害三皇子,据说当时三皇子已经被打入大牢了,择日毒死。”

“但是朝中重臣集体上书,以死相逼……”

就算是昏君,他也不可能处死自己这么多臣子。

“他们成功了。”江吟笑了声,琥珀色的眸子淡淡地望了一眼带路的少年:“三皇子的性命被保了下来,但是大臣们却遭殃了。”

姑娘的手指绕着腰间的玉佩,眸色淡淡:“他们集体上奏折,就相当于撕掉自己所有的伪装,正大光明地告诉皇后他们是哪个阵营的。”

在上奏的时候,他们应该就做好死亡的准备了。

好像每一个朝代都会有这么一种人,他们的做的选择也许愚蠢但是勇敢,他们担负着苍生大义,铮铮铁骨,义无反顾。

“班太师是最先遭殃的一个。”李澄策继续道:“他是太子的师父,却站的三皇子的阵营。”

“但是他没死。”江吟轻笑了一声,理了理自己被风吹乱的衣袖。

“是……但是……”李澄策突然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做了什么?”姑娘察觉到了小少年的情绪,伸手漫不经心地揉了揉他的头。

斗笠被她拿在手里,她笑道:“其实做什么都正常吧。”

哪怕朝堂上做得是明君,朝堂之下也会有无数的勾心斗角,又遑论昏君在位呢。

“他们没有处死班太师,他们把他的手筋脚筋给挑断了。”小少年垂下眸子,深吸了一口气,无意识地捏住了自己的衣袖。

想要真的毁掉一个人,最残酷的刑罚从来就不是让他去死。

班太师家传三代笔墨,以续补万事书为己任,他们挑断了他的手筋,就相当于挑断了他的一切,从此之后,他就是个废人了。

第206章 万事诸策

江吟又伸手揉了下小少年的头,她咬碎了糖,什么都没说。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只能叹息和遗憾。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你师父应该不会特意提到他。”江吟放慢了步子,离前面引路的少年远了点。

她和李澄策并不怕跟丢,毕竟修士和魔的视力和听力都非比常人。

“是的,他被挑断了手筋和脚筋之后,写了……”明明是四个字,却说起来特别艰涩,李澄策安静了好一会才开口:“万事诸策。”

这四个字江吟熟悉了:“是他啊。”

“嗯,是他。”李澄策垂眸:“流出来的万事诸策一共七十二万八千九百余字,包含了医术,商农,史事……传播范围涉及三界,总记凡界千年重事,历时一生,书以成策。”

“灾荒年间可用以寻易生易食无毒之食,疾病之时可阅书治灾疟,战乱之时阅保国之策,太平盛世阅明君治理,纵观历史,横书落笔。”

“还有一部分没有流出来的。”

“是。”李澄策再次点头:“我猜应该是没写完。”

那其实不是笔写的,那是拿小刀一笔笔刻在竹简上的,刚出牢房的他买不起宣纸,也没有笔墨。

“他的手筋?”江吟转眸:“治好了?”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李澄策皱眉:“因为朝代更迭,他已经隐姓埋名很久了,他的事情我也是听师父说的。”

前面引路的少年走了一段路之后才发现他们落后了。

他慢下脚步,等着李澄策,有些不好意思道:“这里确实有点儿偏僻啊。”

“你是班太师的弟子?”李澄策朝前走了两步之后开口问道。

“是啊。”司马长安不好意思地挠头:“比起师父,我确实……”

“你和他是怎么认识的?”江吟扫了一眼司马长安的衣衫,轻声笑道。

少年的衣衫朴素整洁,但是只要稍微留心打量一下,就能看出这是上好的丝织品。

能穿得上这种衣服的,怎么说也得算是个小少爷了。

“我啊……”刚才在阁楼上略微嚣张的少年腼腆起来:“我当时看了万事诸策,觉得师父特别厉害,所以就找他拜师了。”

“你很缺钱吗?”李澄策想起他想拿五十金的时候急切的模样,开口问道。

“我……确实有点缺钱。”司马长安脸红了起来:“我父亲也是文人,他在当朝为官,没法接受我师父这种……”

少年的声音低下来:“前朝余孽。”

李澄策指尖顿了一下。

他本来以为司马长安的金子是用来给班太师的,原来他自己也……

“我是被家里赶出来的。”司马长安低声道:“我父亲说了,如果我想回家,就必须离师父远远的。”

李澄策的斗笠被江吟摘走了,他抬头看了一眼司马长安,并没有说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