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白切黑夫君以后+番外(134)

作者:鹿燃 阅读记录

“好。”秦葶笑着应下。

......

过了午时,徐家老夫人才醒,香炉中洒了清槐香,漫散的满屋都是,婢女静春蹲身前去给她穿鞋,一边穿一边笑道:“老夫人,方才奴婢去给少爷送东西,到了那儿,小厮说他没在房里,人在书房呢,奴婢多事便去瞧了一眼,远远见着,表姑娘也在少爷书房里。”

“俩人一个看书,一个写字,奴婢瞧着欢喜,就没敢进去打扰。”

闻言,老太太随即笑了,“当真?”

“奴婢哪敢骗您啊,两个人隔的不远,面对面坐着,那情景,别提多般配了。”静春一笑,接着又道,“老夫人,您没觉着自打表姑娘入府之后,少爷在府里的时间也越发多了起来吗?”

“可不,从前整日在外头忙着,见天的也看不着个人影儿!”老夫人越说越笑。

“表姑娘模样俊俏,处事又恰到好处,不多言不多语的,也不爱同外面的人胡乱来往,这性子说起来倒是和少爷颇为相似。”

“若是这样那就最好了,”穿好鞋子,由着静春自榻上将她扶起,披了外衫行到椅子上坐下,“起先我还有些担心,想着万一琰行不同意这门亲事可如何是好,以咱们徐府的门第家世,给珈玉再寻一门好亲事倒也不难,只是她不在我眼前,我就总是不能安心。”

“老夫人,您这是把对小姐的那份疼爱也都加在表姑娘身上了,当长辈的,都心疼自家女子远嫁,当初小姐就是远嫁,这回表姑娘来了,您自是不舍得了。”静春宽慰道,“不过这下好了,老夫人您要心想事成了。”

静春将手搭在老夫人肩上轻轻拍着,哄的老夫人笑不拢嘴,“若是这样,那是最好了。”

“一会啊,你去吩咐厨房做些好吃的,多加几个菜,晚饭时候,我敲打敲打这两个人,探探口风。”

作者有话说:

第 94 章

第九十四章 婚事

远在书房的二人此刻还不知老夫人那头正为他们盘算着婚事。

难得偷得半日闲, 徐琰行坐在桌案边看书,秦葶就在他对面不远处搬了一张桌子练字。

徐琰行吃准了她将留在书房里,老太太那边便不会再来寻她。

此刻书房里仅有两个人, 安静的针落可闻,偶尔传来徐琰行翻书之声,那头秦葶更是安静, 每每徐琰行抬眸瞧她,她便一直低头在那里练字,不曾溜过神。

别过书页他时而偷瞄对面人两眼,此刻秦葶也恰巧抬眼瞧他,好巧不巧,二人对视起来, 秦葶自然一笑,随而又低下头去。

她这一笑, 反而是徐琰行不自在了。

那一双鹿似清灵的双眸一下子击在他的心上, 不得不说,秦葶那一双眼长的确实漂亮,圆圆的,笑起来眼底卧蚕饱满隆起, 明明不带勾人的妖娆, 却总能让人一见难忘。

每个字她写的都尤其认真,自外面归来, 徐琰行又教了她五个字, 秦葶一笔一划写的缓慢而清楚,实则他不知, 秦葶也从来没活的这般自在安宁过。

不必忙于糊口, 不用担心随时有人会来掐着她的脖子要她性命。

她只需哄好老夫人, 闲时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享受孤静。

秦葶头一次知道,人原来当真可以享受时光的。

夜来时,屋里渐暗下来,徐琰行亲自为她燃了灯,搁到桌案上,眼前明光一片,暖黄的烛光照在她的脸上,秦葶冲他微微一笑,“多谢。”

“写了一下午了,歇歇吧。”徐琰行有意忽略那抹或可乱心神的笑,将目光从她脸上挪开,投在她练字的纸上,虽仍难看的下不去眼,却进步飞快。

闻言秦葶这才将笔搁下,稍活动了酸疼的手指,“这一写便是一下午,时间当真过的快。”

“少爷,表姑娘,老夫人让你们去前堂用晚饭了。”——门外有小厮前来说道。

徐琰行应了一声。

随而朝秦葶道:“走吧,别让祖母等急了。”

话落,秦葶起身,随着他一行出去。

静香于八仙桌前,远远的便见着两道影有说有笑的朝这边来,便忙又回到老夫人面前给她添水,顺便小声耳语道:“两个人来了,一起来的。”

老夫人眼睛瞧不见,且听形容便是欢喜。

随着两人的脚步声传来,便知是他们两个进了屋,净过手,齐齐落座。

“我听说,珈玉今天跳进湖里去救人了?”老太太朝着秦葶方向问道,夜里视力尤其不好,也只能瞧见个轮廓。

“是,”未等秦葶答话,徐琰行先接过话头道,“今日在杨知州家的园子里赏花,董家姑娘落水,是珈玉将人救起来的。”

“少爷,下午时董家来人登门道谢,老夫人听说你们两个在书房里读书写字,也不想打扰你们,就去接见了董家人,董家对咱们表姑娘很是感激呢。”

静春在一旁一边为老太太夹菜,一边笑道。

“不过是举手之劳。”秦葶抿嘴笑笑。

“小时候你特别怕水,倒想不到,现在倒识了水性了。”老太太说道。

说者无意,可听者有心,秦葶“做贼心虚”,稍有些风吹草动便以老太太是话中有话的试探,于是抬眼瞧向徐琰行。

只瞧徐琰行不慌不忙,只道:“孩童怕的东西大多稀奇古怪,待把自己害怕的克服了,便也就不怕了。”

老太太又笑道:“咱们珈玉啊,就是个实打实的好姑娘,本事着呢,今日出手救了董家姑娘的事,说不定明天就传遍了整个南州,到时候说不定有多少世家公子,等着见咱们珈玉一面。”

“外祖母您说笑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秦葶道。

“话可不能这么说,”老太太已经开始有意往婚事上引,“赏花的地方那么多人,见着那董家姑娘落水,偏就没一个人出手,还得是咱们珈玉,可见咱们珈玉人品高尚。这样的女子才是最难得,琰行,你说是不是啊?”

“那是自然。”徐琰行接话道。

果不其然,下一句老太太便又道:“我瞧着啊,咱们这整个南州城,也没哪个姑娘赶得上咱们珈玉,琰行,你瞧着,可有哪家公子配得上咱们珈玉?”

那二人在饭桌上对视一眼,心领神会。

徐琰行且道:“祖母,珈玉才来南州不长时日,你便急着将她嫁出去了?”

“这叫什么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珈玉的婚事,到时候我得亲自给她挑选,挑个最好的。”

.......

这一顿饭下来,老太太始终围着婚事说事,虽没明面上谈说,但桌上另两人都知道,老太太这是试图给两个人拉线。

秦葶自是不敢随意搭话,徐琰行更是新知肚明,自打老太太许久前给珈玉去信,让她来南州,便是有意将珈玉许给他,只是无人料想,珈玉病在来南州的路上,换来了个秦葶。

一顿吃好,老太太命人将秦葶送回房去,只留下徐琰行在屋里说话。

今日菜多了几样,吃的有些腻,老太太命人给徐琰行上了清茶。

说起来,自打徐琰行当上了南州知府,祖孙二人也许久不曾好好说说话了。

今日也是难得。

“琰行啊,过了这个年,你便二十四了吧?”老太太手握茶盏,轻启盏盖也不急着喝。

“祖母好记性,是二十四了。”徐琰行回道。

“年岁当真不小了,自你母亲去后,又逢你爹被先帝自京中贬回,咱们徐府也着实萧条过一阵子,一来二去,你这婚事就耽误下了。不过好在现在咱们徐府时来运转,你爹又被调回京中为官,看样子颇受当今皇帝器重,你满腹才华,来日也是前途无量啊。”

“祖母年岁大了,咱们徐府里整日也怪冷清的,你若什么时候成了家,祖母生个重孙子重孙女,祖母便开心了。”

这番话自是徐琰行的意料之中,他轻浅笑笑,“祖母,孙儿想着先立业再成家不迟。”

上一篇:绝美人鱼他有双重人格 下一篇:长安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