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录+番外(138)

作者:望岫息心INTJ 阅读记录

一曲完毕,慕容琛放下玉笛看向她。

“你刚刚吹的什么?”千悦问道。

慕容琛解释道:“不知道是哪位高人作的曲,我只记得小时候二姐常常弹奏这曲子,她说此曲名唤‘解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唯有音律的力量是无穷的。”

千悦愣神发呆,慕容琛静静地坐在一旁,没有期待她能回应些什么,继续自顾自地说起来:“我二姐这个人呢,比较神秘,无影去无踪,常常消失就是十天半个月不见人影,甚至有几次直接不见了好几个月,每次父亲都担心得要命,可母亲和长姐却一点儿也不着急,似乎她们三个人藏着什么秘密,早就通过气那般。我之前常听到二姐奏这曲子,后来次数多了就也学会了,但后来她就不怎么奏这曲子了,不,应该说是不怎么抚琴了,其实我二姐的琴技可好了,跟你哥哥比不相上下。”

千悦若有所思,沉默在原地,极力地将一些事情于脑海中串联,想要找到些蛛丝马迹。

慕容琛向后卧倒,将玉笛放在一旁,仰望着漫天繁星,叹道:“我二姐既擅文墨,又通兵法,骑射本领也不在话下。可母亲说我们家有长姐做官就可以了,所以二姐的一身才能从无施展之地,再加上总流连于那些烟花之地,到最后外人就只记得她这个风流郡主的名号了……”

北郊城外,纪氏旧宅。

白衣仙人坐于院中抚琴,一曲完毕,女孩凑上去问:“穆叔叔,你每次都弹这曲子,到底叫什么呀?”

“一曲解千愁,名唤‘解忧’。”仙人答道。

“仙界的曲子果然不一样,那些靡靡之音实在难以媲美。”女孩想当然地认为奏琴人便是作曲者。

白衣仙人解释道:“此曲非我所作,也非仙界之人所作。”

“那是谁所作?”

白衣仙人欲言又止,后缓缓说道:“人间曾有一对眷侣所作。”

“那他们一定非常恩爱。”

“那女子曾是个风流无度的恩客,而那男子是族中的弃子,他们的相遇源于一场意外,但这世间所有的意外,其实都是命定的结果,不论故事的开始有多么不符合常理,可该发生的一样都不会落,同样,不论过程如何,结局也早已注定,无法改变。”

女孩似懂非懂,坐在原地,反反复复地沉思着。

昭宁十七年,西街新开了间琴坊,名为“解忧坊”。

坊主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名唤朝曦,一日,坊中来了位特殊的客人。

女子应有十八左右,眉若远山,唇似丹霞,一身月白襦裙,高高的飞仙髻上恰到好处地点缀着银饰。

那女子话不多说便从袖中掏出一锭金子,开门见山道:“掌柜的,不知你所聘的这位琴师可会奏《解忧曲》?”

“朝煦,来一首。”朝曦吆喝道。

少年端坐于屏风后,手指轻轻触上琴弦,又停在了上边,没有按下去,只听他柔声道:“姑娘所说的《解忧曲》,可是当年千尘公子奏的那首?”

“正是。”

两人没有继续对话,少年轻挑琴弦,悠扬的曲调流泻而出。

待他落下最后一个音,坐在一旁的朝曦脱口而出:“这曲少了一段。”

朝煦和那女子都怔了怔,略带质疑地看向她这个外行,只见那女子幽幽开口:“这《解忧曲》向来都只有三个乐段,怎会有少?”

“就是少了一段,我虽然不擅音律,可还是能听出来的,这曲子完整奏下来要一炷香的时间,可方才明明短了半刻。”朝曦坚持道。

凭着弹奏时间判断?那女子恍然道:“姑娘听的可是慢速版的?这同样一首曲子能放慢了弹,也能放快了弹,奏下来的时间可差大半。”

朝曦思索了一瞬道:“不,速度是一样的,就是少了一段,我不会听错的。”

那女子见她执意这般认为,有些无奈,也不屑于同她这个外行争个高低,就着水杯抿了口茶,没有说话。

朝煦倒是想起了什么,隔着屏风对那女子道:“我倒是听过一传闻,这《解忧曲》本有四个乐段。其中第一第二和第四乐段是当年高太师独立创作的,而第三乐段则是同她的丈夫穆氏一同创作的。自穆大人英年早逝后,高太师便再没有奏过这第三乐段,也没有教过任何人。”

那女子身子直了直,看了眼朝曦:“姑娘,你之前听谁奏起过这曲?”

朝曦灵光一闪,自以为摸清了来龙去脉,于是道:“我义父有个朋友,他常奏这曲,也姓穆。你说,他不会是那穆大人的族人?”

七重天,仙界,西洲。

男子一身白衣,翩然坐于云端,潺潺仙乐下,身边的仙童蓦然晃了神。

待到琴音落下,那仙童才问道:“师尊,词曲名为何?怎未曾听您弹过。”

白衣仙人缓缓道:“一曲解千愁,名唤‘解忧’。”

“可是师尊新作之曲。”仙童纳闷道,“这曲虽动听,却无攻击性,如今仙妖大战在即,师尊怎有此闲心?”

仙人怔住了片刻,眉间罕见地有了一抹烟火气:“故人所作。”

仙童生得晚,并不知其过往,问道:“此故人对师尊而言,必定意义非凡?”

仙人垂眸:“百年前,她曾是我的母亲,只是如今,不知去了何处,成了何人……”

人仙妖都有轮回往生,此生相遇便是缘分,至于来生,即使相见也是不相识了。

想到这,他的心不禁沉了沉,眸中的落寞一闪而过。

往事不可追,未来难预料,最好的选择便是活在当下。

白衣仙人取下一缕发,于掌间变出一封书信,递给仙童,吩咐道:“洛思,务必将这信亲自送到虞渊,交给朝颜妖君,如今只有他能说服妖皇,免于一战。”

关于高渐漓的故事,我会单独写一本书,叫《一夜梨花雨》,风格上和《长安录》一样都是正剧,情节上比《长安录》更虐一点,预收已开,目前在全文存稿中。

第114章 云破煦朝曦(番外)

昭宁十五年。

“穆叔叔,你总算来了。”少女兴奋至极,跑上前去。

两年不见,她已经拔高了不少,可眼前的人仍是二十岁的模样,怕是再过几年,她这声“叔叔”就要叫不出口了。

“朝曦,你义父呢?”

说到此,少女的神色有些晦暗不定:“义父进城去了,又不带我……”

在她年纪还小的时候,青年就很少带她进城,过了几年,那青年带进城的次数倒是多了些,但每次进城都会戴上斗篷,仿佛自己是逃犯,生怕被人认出来似的。

她后来才知道,青年中了咒语,不会变老,觉得自己和世人格格不入,因而总是把自己藏起来,消极避世。

但又过了几年,那青年就算进城,也常常不带她了,而且不知为何,就算捎上她,那青年自己不肯露脸就算了,还非要把她的脸也遮上,把两人都裹得严严实实的。

白衣仙人略略算了下时间,想到今日应是澜玉王姬的成人礼,于是对着少女道:“朝曦,今日你就在这待着,听你师父姐姐的话,不要乱跑,叔叔也进城一趟。”

“慕叔叔,你带我去嘛。”少女拽着他宽大的袖摆不肯松手。

掌心一空,白衣仙人瞬间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她的视野里,身后传来那师父姐姐的声音:“别白费力气了,他去找你义父了,带着你这个拖油瓶,影响他叙旧。”

少女叹气道:“总觉得这两人藏着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哎,你说,穆叔叔不会喜欢义父吧?还是义父喜欢穆叔叔?或者他俩相互看对眼了?”

朝露正在喝水,听到她这虎狼之词不禁一口喷了出来,边呛边说道:“这话你可别让你义父听到,不然我也救不了你。”

昭宁十七年,少女正撑着下巴目睹她那神通广大的师父姐姐卜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