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录+番外(16)

作者:望岫息心INTJ 阅读记录

青屿立马明白了永昭帝的意思,作揖说道:“下臣献丑了。”

他接过那把剑,拔出剑鞘在原地挥舞起来。整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修长的身姿与重重的剑影融合在一起,剑气凌厉但控制得极为得当,不会伤到近身的人。

待他站定,刀剑入鞘,永昭帝和一旁的皇室成员们都面露笑意,赞叹不已。

生逢太平盛世,虽天下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可宫内外仍免不了刺客出没。

宫中的侍卫虽武功高强,但大多出手重,总是没有留下活口细细盘问的机会。

单氏剑法与江湖上大名鼎鼎的景阳剑法相比,攻击性略有逊色可防守性极强。只要习武者控制得当,便能在不伤害近身之人的情况下逼退对方,单青屿正是这宫中所缺的人才。

“既能自如掌控剑气,又能兼具舞剑的美感,已然超越不少习武者。若是再练上两年,定能青出于蓝。”永昭帝对青屿的表现十分满意,接着看向纪嬗道,“不如就去玄清宫,你和昭阳身边正缺一个剑法好的侍卫。”

纪嬗听闻躬身行礼:“谢陛下。”

话音刚落,一旁女官已将旨意拟好,开始宣读:“单青屿接旨。”

青屿忙跪下:“臣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中州刺史单若水之弟单青屿,年十六,赐职玄清宫正八品带刀侍卫。其长姐单若水教导有功,特晋为正三品上州刺史,钦此。”

“谢陛下恩典。”青屿双手接过圣旨。

“退下吧。”永昭帝挥手道。

“臣告退。”青屿缓慢退出至殿口,后在一名女官的带领下转身离去。

除了云澜,在场的几位才子都面露艳羡之色。

当今天下,人人都知永昭帝原配在多年前已故去,凤位一直空悬着。纪嬗是后宫品级最高的,同时也是最为受宠的,虽无中宫之名,可实际上等同于当今的“凤君”了。

玄清宫正八品带刀侍卫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是可遇不可求的差事。

如今宫中带刀侍卫中,除了御前侍卫,就属玄清宫的侍卫最受宫人尊敬,即使是朝廷命官,见了玄清宫的侍卫,也要留几分薄面。

再加上单青屿天资绝佳,想必永昭帝和贵君心里也是属意他将来接任首席侍卫的,前途不可限量。

青屿退下后,永昭帝又叫了名才子,这名才子并无过人之处,可由于其外祖母与永昭帝的父亲,当今的圣君是表亲,所以就安排了个整理书册的闲置,虽没什么前途,可俸禄却不少,平日也比较清闲。

“你今年多大了?”

云澜着实没想到永昭帝问的第一个问题竟是年龄:“回陛下,臣今年十六。”

“把头抬起来。”

经过许可后,云澜才将头缓缓抬起,但眼睛依旧看向下方,不敢与殿内的人对视。

“是哪家的。”永昭帝打量着他,还以为是哪位驻守边塞官员的家眷,常年生于苦寒之地,才这般瘦小。

云澜答道:“臣静安伯爵纪婠之子纪云澜。”

永昭帝一听是云澜,神色变得和蔼起来:“原来是贵君的内侄,模样倒是跟你小叔一样俊俏,只是为何如此瘦小,是纪府的伙食不行吗?”

纪嬗心想,苏砚比这些人都年纪小,当然长得没他们高了,但嘴上只能说道:“陛下,云澜与他哥哥同出一胎,从小体质虚弱,所以比同龄男子要瘦小些。”

永昭帝看了眼纪嬗,含笑示意已知晓原委,接着看向左边:“你们看如何?”

云澜有些纳闷,永昭帝在面圣其他才子的时候都是问有何长处,怎么到他这里就改变策略了?

果然,帝王都不按套路出牌。

他还未来得及分析思考,左边首起的女子就说道:“母皇,女儿方才已纳了一位侧君,这位才子年纪倒是与昭元相仿,不如看看昭元意下如何?”

云澜虽表面毫无波澜,但心里已经炸开锅了,原来永昭帝在见到他之初就没想过要给安排什么差事,自然也不会问他有什么长处。

他从前也听说过,朝廷中的官员分为文官和武官,科举选的是朝廷文官,只有女子可参与科考,不论出身,只看才能。

历代武皇每三年会在宫中架设擂台,不论男女,不论在朝中是否已有职位,皆可擂台比武,优异者当即授予职务。

当今的骠骑右将军薛蠡曾师从江湖三大教派中的景阳教,在二十年前的擂台比试中创下八连胜的战绩,一举被封为正五品定远将军,后在平定西域叛乱中屡立战功,步步高升。

而选官选的是宫中的内官,每三年一选,上半年选女官,下半年选隶官。选内官时,一些容貌和家世比较出众的若是得到皇室成员青睐,可能会被纳入后宫或者直接指婚给皇家宗室的子女们。

九年前,永昭帝还是永昭帝姬的时候,就在选官的时候看上了十六岁的纪嬗,主动向庆永帝提出要将纪嬗纳入东宫为永昭侧君的。

显然,永昭帝这次是想将云澜指婚给自己的女儿,另外两位还未面圣的才子流露出比之前看青屿面圣时更加浓烈的艳羡之色,甚至还夹杂着些许嫉妒。

云澜压着眼皮,身子微微转动,目光落在左侧第二位女子身上。方才在殿外离得远看不太清,现下通过那五尾赤色凰袍确认了她的身份——永昭帝的嫡次女,昭元帝姬。

嫁给永昭帝的女儿,可谓一步登天的绝佳机会呀。

云澜这次若能成为帝姬夫婿,哪怕不是正室,也能进一步提升纪氏在京城的地位。

云澜自打知道要进宫之时,就盼望着能捞到个闲置。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他自知不够圆滑有心机,所以只想着不要拖累纪氏,拖累云卿便好。

而如今的局面,已经不是他,也不是纪氏可以掌控的了。

本想在这深宫中做个局外人,了此一生,却还是被天子的一个注目,拖入了旋涡的最中心,再也无法脱身了。

永昭帝看向左方下首第二位的女子:“昭元,你觉得如何?”

那女子年纪略小,她不好意思地看了眼云澜,有些羞赧:“母皇,儿臣还未成年,谈论此事未免早了些。”

“陛下,臣有一建议。”永昭帝右侧下首第二位男子说道。

“爱君可有对策。”

“昭元虽还未成年,可已满十五。陛下不妨先赐婚,待明年正式开府,一并册封这位才子,举办婚事便可。”

永昭帝沉思片刻,嘴角轻微上扬,略带满意地说道:“此计策不错,昭元你看如何。”

昭元有些不好意思:“儿臣谨遵母皇安排。”

浮生若梦,短短片刻的时间,云澜的命运就在这座大殿上被决定了,甚至在决定的过程中,从没任何一人问过他的意见。

他如同一尊精美的花瓶,任凭着为君者的喜好,就被安排到了统治者心目中本属于他的角落。

永昭八年,元旦过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圣旨一到尚宫局,云澜立马跪下,御前女官开始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静安伯爵幼子纪云澜,人品贵重,德才兼备。着即册封为昭元帝姬正室,三月后行册封礼,钦此。”

“谢陛下恩典。”云澜接过圣旨。

女官上前说道:“臣恭喜昭元帝君了,册封礼成后,陛下便会派人护送殿下前往帝姬府。”

云澜作揖回礼后,那女官便离去了。

“昭元帝姬向来性格温和,你且不必担忧。况且帝姬府不比宫中,相对自由,若是想回纪府,只要帝姬允准便可。”纪妍对云澜说道。

云澜颔首说道:“侄儿明白了,姑母放心。”

纪妍挺直身板,后退两步,俯身对着云澜行跪礼:“臣见过昭元帝君,殿下金安。”

云澜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忙扶起纪妍:“姑母这是做什么,折煞云澜了。”

纪妍看向他,眼神坚定:“云澜,君臣之礼不可废,如今你已是帝姬的人,便是主子。日后不论是我,还是你母亲,或是云儿,在人前都要对你行礼,你必须适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