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美人画(31)

作者:颜图 阅读记录

王全怔了一下,随着他进屋。

烛光照映下,王全瞧见肃王脸色似是不大好,眉宇之间笼着一层乌云,像是压着万般心事。

王全知道肃王今夜心情不好,但有件事,却不得不提。

“王爷,皇后娘娘今日着奴才进宫,领了肃王妃人选的金册回来,说是让王爷过目。”

王全双手奉上一本小金册。

肃王接过那金色小册子。

金色的封面印着精致繁复的石榴花纹,打开折页,里面记录着京城勋贵之家适龄姑娘的姓名年龄籍贯父兄官职等,人选都是皇后替他精挑细选过的。

门下侍郎李长云之女,李怜荷,陇州人,年17。

……

肃王骤然看到一个人的名字,黝黑的瞳仁禁不住震动了一下。

礼部尚书沈思之女,沈微婳,京畿人,年16。

微婳的名字被放在第四位。

这样的位次,皇后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像肃王这样颇有权势的亲王选妃,这种名册历来都是各家勋贵争先恐后想要打听的。

纵然宫规森严,明令禁止信息售卖,可难保会有人被收买,将王妃人选泄露出去。

一旦泄露,头一两名便会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或眼红或嫉妒,或巴结或使绊子,这些都说不准。

把微婳放在这个位置,一来可避免成为有心人的眼中钉出头鸟,二来第四位算是中上位置,纵然肃王耐心不够,也应该能看到这里。

皇后想着,终归是肃王自己选,只要在这名册上出现过,最终选谁,都在情理之中。

肃王默默地注视着那个名字,右手伸了出来。

王全急忙拿起一只青竹狼毫沾了墨汁送到他手中。

肃王握着笔,却迟迟没有动作。

王全不敢看,却又忍不住用余光偷偷瞄去。

只觉得肃王凝在沈姑娘名字上的眸光,意味不明,似痴,似缠,似纠结,似不舍。

忽而见他眉间一紧,提笔在那名字上轻轻一划,将微婳的名字删去了。

--------------------

各位宝,下一本写《我叔他又帅又能打!》,欢萌武侠风,一腔孤勇闯江湖的魔教妖女VS白切黑新晋武林盟主,求求收藏一个哈!感恩!

然后稍微预告一下,未来两天女儿会受虐一下,其实我也不想的。

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出自《论语·卫灵公篇》②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此句出自陆游的《病起书怀》

第24章 第24章

=======================

微婳提着一个红漆方形小盒子,站在肃王的院子外,眉眼带笑地对李简说道:“王爷既然休憩了,那微婳就不打扰了。劳烦李大人将这点心替王爷收下。这是我外祖母家江南的做法,跟京城的糕点不大一样,我尝试着做的,味道不知道合不合王爷胃口,还请王爷不要嫌弃。”

“沈姑娘有心了,小人定将东西送到王爷手上。”李简恭谨接过那小盒子。

微婳又朝里面看了一眼。

院子里正中间的那间厢房紧闭着,往常这个时候,他应该不会休息的,可她连来了两日,都被人拦在外面。

不是说肃王在与某某大人说话,便是今日这样正在小憩。

见不到肃王,微婳微感失落,但幸而李简愿意接她的东西。

她屈身朝肃王厢房盈盈施了一礼,这才转身离开。

李简看着她纤细背影,直至消失不见,才转身回头走进院子里。

李简在门外轻声唤了一声:“王爷。”

房内传出肃王的声音,“进来。”

李简推开房门,看见肃王正坐在上方,原是以手支颐斜靠在软塌上,闲闲地看着一卷书,见他进来,目光往他手中的东西一扫,便又坐直了身子。

“走了?”

“属下说王爷正在休憩,沈姑娘便走了。”

“她说了什么?”

“沈姑娘问起王爷伤势是否好转,又问王爷最近休息可好,饮食可好,另外还送了这盒点心过来,说是江南那边的做法,沈姑娘亲手做的。”

李简将那盒子放在肃王的案桌上。

肃王瞥了一眼盒子,道:“她最近做些什么?”

李简腹诽,明明沈姑娘刚刚就在门外等着,偏要问他。

然他还是面不改色,如实回答:“沈姑娘最近在帮小画徒修正之前几个案子的嫌犯画像,另外也教伍小妹绘画。”

肃王默了一会儿,道:“下去吧。”

李简应是,退出门外。

肃王仍握着那卷书,却是一个字也看不下。

他把书放下,将那微婳送来的食盒打开。

盒子是黄杨木的材质,雕着花卉纹路,看着也甚是精美,就是里面的东西看着与这精美食盒不太相配。

软软的五坨糕点,圆的、椭的、不规则的,形态各异。

肃王轻嗤一声,她那双妙手,不用规矩都还能画得那么圆,偏偏用手捏却捏得不成形状。

看来还算实诚,确实是亲手做的。

拿来咬了一口,还算清香可口,可就是有粘牙。

肃王嚼着嚼着觉得有些不大对劲儿。

往刚刚咬开的口子一看,糕子三分二是松软的,里面的芯倒像是没完全熟透。

他苦笑,她倒也不用太过实诚,自己明明不善厨艺,火候这种稍有难度的事情,尽可以交给旁人。

***

微婳虽然每日来大理寺应卯,其实需要她做的事情着实不多,过了午时,便可以归家。

她出了大理寺,走到跟刘伯约定等候的巷子里,登上自家的马车,李嬷嬷已坐在车里了。

李嬷嬷问道:“见到王爷了吗?”

微婳苦闷地摇摇头,“嬷嬷,我是不是错了,不该这么快出肃王府的。”

在大理寺里,她父亲的案子被肃王捂着,旁人无从得知,而在外面她着人打听到的东西,似乎一夜之间就凭空消失了。

无助、茫然,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刚刚开始,她觉得心中烦闷难安。

“姑娘没错,过年了,总要回自己家过的。”李嬷嬷心中酸涩,外面除了对主君获罪的传言越来越盛,现在连姑娘出入肃王府,也有人开始嚼上了舌头。

但是这些话,她不能跟姑娘说。

微婳点点头,总是要在自己过完年再说。

冬寒腊尽,过年迎春的气氛越发浓烈。

文轩阁原来算是这条街里比较大的画馆,如今却因沈思被拘之事影响,又加之前微婳不惜开罪好几个生意往来的掌柜,文轩阁明里暗里遭到同行打压,生意也远不如前。

今日有几位曾将墨宝画作放在文轩阁寄卖的画师前来结算。

这几位画师当初选择文轩阁,除了因为文轩阁在行内名声好价格公道外,还因沈家对馆内寄售墨宝画作挑选甚是严格,非上品精品不收,一旦能够入选,相当于助寄售画师在书画届内将自己身份提升了好几个台阶。

而且沈家从不以画师出身论作品优劣,寒门画师也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若是运气好,还能得沈思指点一二。

李画师脸上露出尴尬神色,歉意对微婳说道:“沈姑娘,我们不是想要为难姑娘,而是真的——”

“李先生,我都能明白的。”微婳淡然一笑,打断了李画师的话。

几位画师一直来都与沈家关系不错,若不是为了今后生计问题,也不会选择与沈家割离。

微婳也不含糊,直接与几位画师说明清楚。

若是愿意寄售,便还寄放在这里,若是不愿意的,可清点核对后自行带走。

一共五位画师,有三位是要全部清算,还有两位是留一部分放在文轩阁继续寄售的。

微婳也不恼,一一将银钱结清,过后又亲自送几位画师出了店门。

砚儿满脸郁闷地看着那几个远去的身影。

“李先生平日里看起来那么通情识理的一个人,居然说走就走。”

微婳语气淡淡说道:“生计都没了,总要另寻活路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