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103)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白玉,常被读书人引来当作君子的意思。

薛蝌再一细瞧,林妹妹写的话语中,用的都是陈恒科普的符号。

言下之意,已经不用多说。

这是伶牙俐齿的林妹妹替自家兄长出头呢。

薛蝌喜不自胜的拿起报纸,对宝琴笑道:“妹妹可否把这份报纸借我,我这就拿去。明天说给恒弟听,让他也高兴高兴。”

薛宝琴没有感到意外,当即笑着点头道:“正有此意。”

“你别忘记种子的事情。”临走之际,薛蝌对妹妹嘱托道。

“忘不了。”薛宝琴哭笑不得,连忙让雁儿送走这个碍眼的家伙。

等到屋内恢复安静,薛宝琴才拿起一旁的书籍,再烛光下细细翻阅。

许久,见夜已深,雁儿才上来催促:“小姐,该歇息了。”

“再看一会,就一会,雁儿。”

第九十四章 王思义

第二日,陈恒起了个大早,赶往书院上课。

两位长辈各有事情要办,陈启去了趟胡记书楼,跟着胡大哥去看看自己以后的店铺。二叔陈淮津就惨咯,只能一个人留在家中独自打扫。

等到陈恒晚上回来,三人吃着陈淮津买来的酒菜,交流着一天的经历。

通过他爹的讲述,陈恒才知道胡大哥找的店铺,就在胡记书楼旁边。店面只有半间,可价格实在便宜。

而且作为一个木匠,真要打造什么大件物品,往往都是就近搭棚开工。

店铺的作用,大多只是为了售卖些中小物件,顺便让旁人知道自家是做什么的,方便上门问价。

对此,陈启跟陈恒都很满意,直接跟房东用十两的价格,签了三年。

一事已毕,陈启就准备动身回家接人。

家里的那帮妇孺老幼,一个两个都没到过扬州这么远的地儿。陈启要不回去陪着操办,大家都放心不下。

等到陈启回去,陈恒等到下次休沐时,才空出时间陪着二叔来府衙。

城外茶铺转让的消息,是陈淮津通过工头口中得知。

此事知道的人不多,有能力又有钱的人家看不上城外这点营生。有想法的人,又不一定能凑得出三十两的门槛。

陈恒估计跟二叔竞争的人不会太多,一到府衙门口,果然只看见三户人家等在门外。

其中两队,都跟陈淮津差不多,只带着一两个同伴或是家人前来。

唯独有一伙人,挡在县衙大门前的台阶上。六七个人将一个麻子脸围在中间,旁若无人的大声讨论。

加之他们长的膘肥体壮,裸露在外的手臂上,依稀可见几道刺青,看上去就有些不好惹。

陈恒看到他们,就忍不住皱起眉头。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止他一个。站在临近位置的一户人家,压低着声音彼此讨论。

“中间那个,好像是徐麻子。”

“坏了,又不是渡口的茶铺。怎么连这种苦巴巴的营生,他们也要过来拦上一手。不是说,他们喜欢做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吗?”

“走吧走吧,为这点事,惹上他们不值当。”

陈恒将他们的对话才听了个大概,这户人家已经拉着同伴快步离开。

眼见着还没开始,就少了一个卖家。那个叫徐麻子的人,跟他的同伴讨论的更加热闹大声。

他们的举动,很快就被府衙里的差役盯上,当即就有官差冲他们呵斥:“都嚷嚷什么,大人在里面会见贵客。吵到他们议事,徐麻子,仔细你们的皮。”

“诶,张大哥,听你的,听你的。”

徐麻子赶忙赔着笑,态度十分恭谨,真叫一个恶人自有恶人磨。

眼见一计不成,徐麻子这伙人,干脆分出一个壮汉来,先走向另一户人家。也不知道说了什么,那伙人最终扛不住,也干脆打道回府。

陈淮津见此,心中暗叫糟糕。今天要是他独自前来,大家都是两个肩膀顶一个脑袋,他杠也就杠上了。可偏偏还有个宝贝侄子在身边,不免让陈淮津有些进退失据。

陈恒却想得开,既然这帮人还怕府衙,说明也就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地痞流子。

只要进到府衙里面,到最后比的还是谁手头银子更多。

“这位兄台,怎么称呼?”壮汉继续走到陈家人面前,态度随意的开始盘问。

“姓陈。”陈淮津也没拱手,只是往前一步,将陈恒护在身后。

“嘿。”壮汉将陈淮津的举动看在眼里,知道这种带孩子的人家最好拿捏,态度较之前还蛮横些。

“前头是我徐瑞,徐大哥,他是扬州响当当的人物。今日在酒楼摆了一桌席,想请你过去一起庆贺。”

庆贺?庆贺什么?庆贺你们家吃定城外的茶铺了吗?

陈淮津忍不住皱紧眉头,正要思索是否先带恒儿回家时。陈恒却已寒着脸,站到二叔身前,指着远处,道:“这位兄台,你可识得它是何物。”

壮汉下意识的看过去,只见红身白面的鸣冤鼓,正立在府衙门口。壮汉的瞳孔微微一缩,他今日来是替兄弟撑场面,可不是来给自己寻不痛快。

陈恒勾勾嘴角,也没多言。

为人处事,虽不能少了圆滑,更不可失了意气。要是遇到点问题,就想着打退堂鼓,以后还怎么出门做事。

那个徐麻子,见自家兄弟吃了瘪,正欲带人过来看看。恰好府衙的师爷,正送着两位贵客出门。

这俩人走出大门时候,下意识往热闹处瞧上一眼,其中一人当即停下步,犹疑半天后,才惊呼道:“东家?!”

众人一听,才转过头。那人已经费力挤过人群,跑到陈恒面前,弯身打起招呼,“东家,真是你啊,东家今天怎么会来此?”

徐麻子看看左边看看右边,有些拿不准陈恒的来路,忍不住抬起手让兄弟们稍安勿躁。

陈恒却认得此人,他是自己跟薛蝌在报铺招的四人之一,因其机灵会说话,自己又识字,已经被薛伯父升为报铺的直宾。

直宾就是记者的意思,陈恒本是想直接叫后面的名字。薛伯父觉得陈恒取得名字太过俗气,就给改成了直宾。

“黄直宾,你怎么会在此处?”陈恒自己也很是诧异,像黄直宾这样的人,如今的报铺一共招了十几个,都是经过薛伯父的精挑细选。

“跟王少东家来办直入文书。”

黄直宾嘿嘿一笑,从怀中拿出一物,打开里面有张文书。大意是说,拿着它的人叫黄胥才,相貌身材如何,扬州各县衙看到,可许其登门拜访。

文书末端上,在‘如有冒名顶替者,按重罪处置’这句话上,加盖了知府大人的印章。

陈恒大略看了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不就是大雍朝的记者证嘛,薛伯父果然神通广大。

有了此物,扬州城一些暗中觊觎之人,就会知道报铺已经有了府衙这根撑天大树。

那半点送给府衙的干股,果然有大用。

“这位就是陈家兄弟吧。”

跟着黄直宾走出来的男子,亦是迈步来到陈恒面前。

陈恒不认得对方,还不等他犯愁,黄直宾已经主动给他介绍起来。

“东家,他是王记书楼的少东家,王思义。”

陈恒听完,忍不住扬了扬眉。他就是那个连面都没见到,就砸了一千两给自己的王思义啊!

王思义是个十八岁的少年郎,可能是跟着家里的行当日久,略显单薄的身子上有股子书卷气,穿衣打扮也不显眼出挑,乍看之下还以为是个秀才书生。

陈恒没做迟疑,朝着对方打起招呼:“王大哥,在下正是陈恒。”

“这是我家二叔,陈淮津。”

“伯父,你叫我一声思义即可。”王思义笑容和煦,态度亲和中又不失礼节。

陈淮津却在看热闹,在黄胥才介绍完王思义的身份时。徐麻子那批人,已经开始往身后退去。到此刻,他只能看到远处鼠窜狼奔的背影。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