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123)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他们这一来,学生们的队伍人数也在急剧增加。

这本该是件好事,可崔游道光处理一片灾民已经棘手的很,再加上这么多学生,他又事无巨细都想着过问,自然是忙的焦头烂额。

如今十一月已经过半,天气越加寒冷,留给扬州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这样下去今年冬天会冻死很多人。

陈恒终于坐不住,趁着粥铺忙完的片刻,自己带着新改好的文书,来到裴怀贞暂居的地方。

第一百一十章 男儿到死心如铁

金色的河,静静流淌。

在这片萧瑟的冬日大地上,它是唯一的色彩。

高约数丈的城墙拔地而起,跟着河水一同向远处延伸。金光折射在青褐色的墙面、紧闭的城门上,有数名披甲持枪的士兵立于箭垛。

因为这道耀眼的光线,他们不得不眯起眼睛,略带审视的冷冽目光,高高在上的俯视着对岸的营地。

近十万灾民搭建的营地,星星点点的木屋,混杂在更多的帐篷中,可它们还是少数。更多的人,只是带着妻儿蹲坐在地上,等待着粥铺敲动钟声。

一河之隔,两个世界,气氛却同样低沉。

裴怀贞的帐篷,就在粥铺的不远处。

说是帐篷,就是几张竹席挂在木梁下,且作遮风之用。陈恒来此时,能听到里面传来激烈的讨论声。

“在这里等我。”陈恒对跟随的信达轻声说,后者点头示意,一言不发的站在原地,看着自家兄长轻咳出声:“裴师,学生陈恒有事求见。”

帐篷内的讨论稍作停顿,山长的声音很快传来,“进来吧。”

陈恒掀起竹帘,走近后才发现扬州各大书院的山长,都在此处聚集。

他们当中有一个小烤炉,里面的炭火正在燃烧,时而有红色的火光腾起。

陈恒注意到这些师长脸上的激色,显然刚刚讨论的东西很不顺利。他并没多管此事,俯身行礼道:“山长。”

见到对方的学生来此,几名书院的山长纷纷起身告辞,只剩下最中间的裴怀贞,裹着一条被单坐在木椅上。

山长拍拍自己身边空出的位置,“过来烤烤火。”

“是。”陈恒没有拒绝老师的好意。

师生俩一起围在炭火前,裴怀贞的聊兴似乎很浓,一双手朝着炭火伸出取暖时,他问道,“你有听到,我们刚刚争论的东西吗?”

见学生摇头,裴怀贞就把刚刚的问题再给陈恒复述一遍。

寒冬将至,有一部分人认为要将灾民接进城里,不然谁知道会冻死多少人,到时候只会闹出更大的乱子。

可一下子放这么多人进城,怎么管理和安置,他们身上是否带着利器,万一在城里作乱惹出骚乱,难道让知府来担这个罪责?这也是反对者所秉持的观点。

“你觉得哪一方说的更有道理。”裴怀贞转动着双手,冷风吹起竹席一角,盆中火光摇曳。

“学生觉得都有道理。”陈恒说话的时候,很是严肃沉着。

注意到学生的一反常态,裴怀贞点点头,正因为这些人的话,听上去都有理,所以才会争执不休。

“你觉得现在救灾的方法怎么样?”

“事无巨细,无可挑剔。”陈恒坦诚道。

韦应宏是个负责任的好官,这是扬州人的幸运。

知府的身边有林如海、黄维中这样的能人志士,更是灾民的幸运。

大家都在竭尽全力的救灾,想尽一切办法让灾民们过好这个冬天。

城内的那些大户,别说是捐出衣物,连园中的竹林、树木都给官差砍伐下来运出城外。

“既然如此,你还要说吗?”裴怀贞果然猜到陈恒的来意。

不过也是,这几日他已经见过太多热血之士,抱着苦思冥想的救国安邦之策前来。里面有他的学生,也有其他书院的师生。

每个人都很焦虑,每个人都想做点什么,这份朴素的心意藏在那些只言片语里。

所以哪怕他们的想法,也许很幼稚浅薄。或是当面争吵不休,裴怀贞都只默默听着。

他是当朝大学士,还领着朝廷的俸禄。他知道,这是自己该接受的。

“是。”陈恒重重应声,他从怀中拿出自己写好的册子,双手递到师长面前,诚恳道,“请山长过目。”

“看来是有备而来啊。”裴怀贞笑过一声,抬起手接过文册,在打开之前,他还对学生故意开起玩笑,“紧张否?”

陈恒无声的点点头,这里面写的都是自己最近整理的思路,几经修改,自觉拿不出更好的办法。

压下砰砰作响的心跳声,陈恒对着山长再次道:“请山长斧正。”

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人活一世,求个问心无愧就好。

陈恒自己都没注意,当裴怀贞的手指翻开册子的第一页,他的呼吸声都忍不住放轻。

“兵法有云,百战而胜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兵法又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裴怀贞的视线落在第一段。

哦?是从兵法上来解释灾情吗。这孩子的想法倒是少见,气度也很是不凡嘛。裴怀贞藏下嘴角的笑意,继续往下看。

“今扬、旱之祸,非敌也,乃治也。恒料之,扬有三强,旱有三弱。府衙有五胜,流民有五败。其一胜,乃天时。此谓:政通人和,上下一心……”

看到这一句,裴怀贞的双眉就已经皱起。陈恒不知道自己是否写错,只能焦急等待。

一口气读完陈恒关于天时的见解,裴怀贞突然将册子放在膝盖上,默默的抬起双手擦了擦脸,然后捧着册子从位置上站起,在帐篷内一边踱步一边继续往下看。

实话说陈恒的思路和视角,是当下许多人所不具备的。

时下的大多数人,都是将灾民当成一个难题。总担心处理不好,就会发生流民聚众闹事的事情,与其说是安民,不如说是在防贼。

如此心态之下,自然造就城内外日益紧张的气氛。

可这份小册子,却用朴素又真实的语句,讲述了一个只属于扬州的机遇。

里面的想法鞭辟入里,设计环环相扣,面面俱到。让人读之,不能不感叹作者的惊天胸怀。一下子恍然回神,原来事情还能这样办。

看完册子,“哈哈哈哈。”裴怀贞突然停步大笑,他扬了扬手中物,向陈恒询问,“这里的东西,都是你自己写的?”

“是。”陈恒点点头,因为过于紧张激动,两耳已经微微泛红。

“走。”裴怀贞没再说太多。

陈恒呆了呆,他还没听懂山长的意思。已经开始收拾东西的裴怀贞,看到学生的傻样,不禁道:“你这猴子,还愣着作甚,快跟我去见知府。”

当陈恒被裴怀贞牵着走过粥铺时,正在给灾民准备午饭的薛蝌跟钱大有等人都有些吃惊,江元白狠狠揉了几下眼睛,见到山长他们远去,才古怪道:“山长牵着的人,是不是我们恒弟。”

“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呢。”钱大有也很难置信,“恒弟,不会是犯什么事了吧。”

“我看山长脸色不错。”薛蝌摇摇头,以他对陈恒的了解,以及对方最近时常写写画画,知道陈恒肯定是忙要紧事,“且等着吧,等恒弟回来问一问,不就都知道了。”

……

……

师生二人一路抵达府衙公堂,在此处久违的见到林如海,以及一身官服神色黯然的知府大人。

裴怀贞道明来意,就将陈恒的小册子交给韦应宏,自己拉着学生坐在一旁喝起茶来。

韦应宏按下心中的奇怪,拉上林如海一道,看起册上的东西。

许久,两人看完后,韦应宏情不自禁赞叹,“真是济世安民之文。”只是,他还有些犹豫道,“这个方法真的可行吗?”他的目光落在好友跟恩师身上,毕竟书上的内容闻所未闻,他虽十分认同,可心中还是有些举棋不定。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