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143)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山长,瓜田李下啊。”贾雨村粗着声音答道。

实话实说,贾雨村是得有这份担心的。他本就是个中年帅哥,又是进士的功名,家小还不在身边。说句难听的,把他丢到寡妇堆里,真说不好谁是狼来谁是肉。

“无妨无妨,有什么事情出来,我替你兜着。醉翁之事,断不会发生在你身上。”裴怀贞大笑着安抚。

他口中的醉翁自然是欧阳修,这事还是要往北宋年间说,当时的欧阳修年过半百,偏偏家中有个守寡多年的儿媳,他的政敌就诬告欧阳修跟儿媳不轨。

弄得欧阳修又是辞官,又是把儿媳赶紧改嫁。

不过此事肯定不是真的,只是有些闲散人士喜欢拿它来当个花边新闻传诵,倒让不知道情况的后人信以为真。

“我准备明日就在院里开设学堂,书院里有这么多孩子,正好也能让你们派上用场。”

“这?”见山长想一出是一出,贾雨村也有些迟疑,“他们也就待一个多月,过完年就要下到县里,有这必要吗?”

“有,当然有。”裴怀贞大声道,“莫说是一个月,就算是十天,三天,只要能教人读书,我们就应该去做。”

“是。”

贾雨村只好点头,不过这对他来说也是好事。

如今的世道,还是尊师重道。要守着教书的名分,哪怕把夫子丢进女堆中,只要没做出什么错事来,世人也不会诬陷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要是这点便利都没有,夫子还谈何教书育人?

……

……

翌日。

收拾干净的陈恒打着哈气来到书院,他昨日是真没睡好。姐姐走后,爹娘就拉着他打听些哭笑不得的事情。

折腾到半夜才打消二老的疑虑,今早又赶到城外忙活一早上。

如今吃过中饭,才得了空带着信达来到书院处。

天光明媚,陈恒的打扮倒是寻常,照例一身青衫,只在外头穿了件宝琴妹妹挑的大氅。

没办法,谁叫他的披风给别人穿走了呢。

那可是新衣服,顾氏虽说不上埋怨,但唠叨几句儿子不会持家,肯定也是少不了。

“陈郎?是陈小郎吗?”

陈恒人才刚刚站定,从书园门口出来的老妇人,就一脸惊奇的注意到他。

第一百二十二章 见面(下)

自从流民们一批批搬进城后,大街小巷的气氛明显比往年还要热闹。

陈恒抵达书院门口时,向两侧延伸的白墙外,有推着改装货车赶来的小贩。他们大多卖的是些小玩意儿,从大人用的生活用品到小孩的玩具,算是流动般的大雍般便利店。

只要你开口,哪怕他们一下子拿不出现货,第二日也能给你找出来。

除了这些小贩外,更受人追捧一些的是小食摊贩。当然,要是称他们一声小吃摊也可以。

这些职业自古有之,只是卖的东西、烹饪手法或有不同。

小吃摊上,那卖的东西可就更多了。什么汤油面、烧饼、豆花摊、馄饨、年糕等等。更有一个老农夫,直接挑着两筐土豆过来售卖。

这玩意儿,第一次出现还是在明朝万年历间,不过那时候没引起重视,大明也没有大规模种植的记载。

一直到大雍立朝后,从北方开始陆陆续续有百姓种植,土豆这才慢慢被世人接受。

不过扬州人会喜欢吃它,还是要归功于山西人。

之前说过,晋人、徽人是扬州盐商的两大主力。其中晋人特别喜欢土豆,常常用‘山药蛋’称呼它。

对有钱人的追逐模仿,不论哪个朝代的老百姓都无法避免。时间一久,哪怕口味清淡尚雅致的扬州人,也逐渐接受这份不起眼的食物,并对它的做法加以改造升级。

说来说去,还是扬州城里的人,南来北往者甚众,才造就了这座城特别的美食口味。

看着这些人牢牢占据住街道两侧,耳畔传来络绎不绝的叫卖声。陈恒非但不觉得吵闹,反而越看越喜欢。

尤其是当书院里出来的人,围在小摊前东瞧瞧西看看时。他自己不由也停下步,准备看看这些人会买什么。

“陈郎?是陈小郎吗?”

突然听到有人喊自己。他下意识转过头,就看到一位老妇人刚跨出大门,连台阶都没走下来,正朝着自己挥手笑。

“水姨。”陈恒瞬间就想得对方的名字,会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她是少数靠着自己一己之力,带着小孙子一路逃难到扬州的人。

加之水姨的年龄也着实不小,陈恒知道这点后,私下给了她们家不少关照,这才结下两方人的缘分。

老妇人快步来到书生面前,笑着问道:“这是放心不下,来看看我们呢?”

“就是顺路来看看,水姨在书院可还住的习惯?”陈恒亦是笑着作答。

“都好,都好。里面的人都友善可亲,山长夫人没架子,你们书院的女娃娃也懂事的很。”

水姨看上去年老,其实连五十都没到。只是因为丈夫、儿子儿媳过世的早。她又要操持农活,又要独自带孙子,这才生生把人熬老,看上去比谢氏的年龄还要大些。

“你看,我没说错吧。”陈恒笑着摊开手,之前他劝水姨入城时,对方还担心自己家会被人排挤,一度十分犹豫。

“还是你们读书人有本事。”水姨笑着点头,有了这片瓦栖身,今年冬天她是不用担心自己的小孙子了。

两人又交谈几句,陈恒从对方口中打听些书院内的近况,就主动辞别朝着书院里走去。

跟王伯久违的打过招呼,小步绕过照壁,陈恒才走进书院,就瞧出今日的不同。

原先宽敞的庭院内,有许多书桌摆放在正中间,另有一堆孩子坐在书桌前。他们的前头,贾雨村正拿着一本书,游走在孩子们中间,时不时领头念上一句。

贾雨村注意到自家的学生回来,神色虽然有些诧异,可还是对陈恒点点头,又拿手冲他摆摆,示意对方别打扰孩子们上课。

陈恒连忙笑着点头,自己带着信达绕到旁边的走廊上。

陈青跟他说过,白天的时候,黛玉她们都会待在讲堂,方便流民们有事过来询问。

不过从学堂这边到讲堂,要走个‘L’型的路。这两者之间的拐点,正是学生们平日所住的寝楼。

陈恒知道此处已经有流民暂住,所以也没多瞧,只加快步伐朝着讲堂走去。

他走的急,没瞧见身后有一双目光,正好奇的盯着自己的背影。

临近讲堂大门,陈恒用手叩了叩虚掩的门扉,才出声道:“劳驾,请问林家妹妹在吗?”

门外传来一阵轻笑声,也不知道嘀嘀咕咕些什么,又一道声音传来。

“林妹妹在呢,不知来客是谁?”

陈恒呆了呆,大概没想到会有这一出,犹豫一下,道:“我是她哥哥。”

“是哪家哥哥啊?”

陈恒算是听出来了,是韦琦君、韦姝这俩姑侄在借机胡闹。

他们之前在林妹妹家聚会过,一起欣赏洋人带来的玻璃杯,陈恒很容易就听出她们俩的声线。

他正要作答,一只手突然从后头伸出来,拍在他的肩头。

陈恒被吓了一跳,转过身就看到一张见过几面的笑脸。

“陈恒,真的是你啊。”

甄姑娘俏立在原地,稍稍平缓着起伏的呼吸。她刚刚特意多瞧几眼背影,才确认前头的人是陈恒。

也说不上是为什么,甄姑娘认出是他后,就下意识迈开步追上来。等她反应过来时,自己的手已经拍在对方肩头。

见到对方回头时,一闪而过的诧异。甄姑娘稍稍掩下心中的失落,只笑着打招呼,尽显落落大方。

也就是这时,林黛玉见陈恒没回话,以为韦家两姐妹的玩笑话惹恼了自家兄长。也急急的从屋内跑过,两手打开虚掩的房门。

“兄长,你别生气,韦姐姐……”林黛玉越说声音越轻,下意识停住口。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