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149)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只是这些织坊都是私人运作,当时又不鼓励妇女走出家门。中间的工钱交易都由丈夫代领,常常出现坊主跟丈夫一起坑钱的情况。

说个可能有失偏薄,但具有一定参考性的话。

二十多年前的世道,一个男人要是勤劳肯干。虽然吃力,也能勉强养活自己一家人。

而那些需要女子出来赚钱的人家,往往家里的男主人好一手吊牌,常常以此度日。

这话不绝对,且当成泛泛而谈的市井流言。

不过这样的人,拿到自己娘子辛苦赚的钱,会拿去干什么自然不必多说。

久而久之,扬州各县的女人,也不愿意再做徒劳的白工,索性也跟着一起打打牌。

后世扬州人好打麻将,盛产麻将高手的原因,跟这个也有点关系。

周氏最满意两个儿媳的一点,就是她们不爱打吊牌。

只是她们虽然有些意动城西的织坊,可毕竟有前车之鉴,心中还有些犹豫。

陈恒看在眼里,就悄声给出自己的建议。此事是府衙亲自下场操办,比那些私人的织坊要靠谱的许多。

他很是相信韦应宏跟林如海的智慧,不会不考虑到这点。如今府衙下大力气整治扬州丝绸跟刺绣,就是抱着大干一场、为民谋利的想法,绝不会让些老鼠屎坏了扬州的大事。

如今陈恒在家中还是有些说话的地位,在大孙子的担保下,周氏又跟陈清岳问过招工的日期和地点,便决定带着儿媳们出门看看。

陈丐山对此倒不会反对,只是有些忧心忡忡。这一下子家里人都有各自的事情办,怎么就把他这个老头子丢下了呢?

那他岂不成了没用的人了!

不过他的小心思,一家人也是猜不到。陈启跟陈淮津吃过早饭,各自领着几个孩子出门。

陈启要带陈青去木匠铺里,最近铺里的生意着实是好,多的是流民和房东,酒楼、客栈的东家过来买些物件。

陈淮津则陪着陈恒、信达一起去到城外,叔侄三人一路踩着皑皑的雪迹,在白茫茫的世界迈步徐行。

来到城外时,此处也是热闹的很。

更多的孩子围在一处,相互追逐打闹。

何有山又一次早早的来到营地中,在雪中给流民们讲着《蜀山群侠传》。

到如今其实没有他来的必要,只是何有山是个义士,其他说书先生来的少了,他反倒就更勤快些,弄得不少他的拥趸,追到城外来听书。

读过书的底层人,总有几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热血。这份质朴的纯粹感情,让何有山很是着迷来此说书的感觉。

陈恒到时,粥铺的火堆正在冒起显目的黑烟。

他在附近检查一圈,见一切无恙就带着信达走进大棚内,将熟睡的江元白、钱大有推醒。

“钱兄、江兄,你们俩先回去睡吧,此处交给我跟薛兄。”

江元白揉揉眼睛,看了看四周,“蝌弟不是还没来嘛,无妨,我们陪你一起等等。”

陈恒点点头,最多过一会,薛蝌也会赶来。也就趁着这个机会,跟两位同窗交流起营地昨夜的情况,三人稍作闲谈,其中钱大有把收集来的资料又交给陈恒。

昨夜下雪后,有几处木屋、帐篷搭的不结实,出现漏雪、压垮的情况。好在情况不严重,今日联系府衙过来补救就是。

等到薛蝌过来时,这三人已经围在一起煮茶说事,薛蝌笑着撩起袍子坐在一处,又带来一个更好的消息。

“景安日报已经开到苏、杭去了。”

陈恒闻言大喜,连忙问是怎么回事。

原来关心这些流民的人,不止是扬州人,江南其他州府的人也忧心忡忡。

这其中南来北往路过的人,所带的报纸就成了江南各地为数不多的渠道,而这种偏向官方的信息来源,又比大家口耳相传的消息更加靠谱。

一来二去后,其他地方的人也渐渐习惯通过报纸来了解扬州的事,再加上报纸上时不时刊登招工缺料的事情,从苏、杭两地赶来的商人,更加中意报纸上的及时性。

既然苏、杭两地的人,有强烈的阅报兴趣,那趁势开展过去,就是顺势而为的事情。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此时的扬州,跟苏杭两地的不同之处。这三座城虽然都是文化名城,可扬州在商业上,还是要比后者出色一些。

当下的商人都知道,想要赚大钱、想要去看看真正的有钱人,就得去扬州城里一睹为快。

江元白、钱大有回家补觉后,陈恒又跟薛蝌讨论着报铺的前景,如今坐拥扬州的虹吸效应,又有这次流民事件为契机,刚好把报纸铺设出去。

不过还是不要本末倒置,一切的信息以扬州为主,再在当地参合一些时闻便可,给当地的士绅名流留口吃的。

“要是他们需要,我们还可以出人出力教他们怎么办报纸,怎么弄排版和官府打交道。”陈恒给出自己的建议。

“这是为何?”薛蝌不是短视之人,只是想到这些都是自家总结的经验,白白教人不免可惜。

陈恒的视角却跟他不同,他拿起短小的木柴,在火盆边的地上写写画画,“现在是做大蛋糕的时间,靠我们一家是吃不下天下的。我们所谓的经验,只是我们走在前头。

给别人一些时间,他们又是地头蛇,又有本地人支持,想抢是抢不过的。既然我们是想让伯父当报行的会首,那就得舍得力气笼络人心。”

胖东来当年都没干成的事情,薛家也就是一个挂靠的小小皇商,二房更是连这点威名都没有,怎么也不能把自己当成一条过江龙,还是老老实实跟地头蛇打好交道吧。

“这既是利益交换,也是培养自己的人。以扬州治苏、杭,以苏、杭治江南,以江南治天下。”

这条商业版图上的路,后世的商人走了无数遍。除了核心地点因时局变换外,大致的区域不会变的。

长三角、珠三角是每个有雄心的商人都得来一次的地方。

也只有打通这两个地方的商家,才够资格称得上举国闻名。

这两人正激情讨论着未来,一辆马车却从城门口悠悠驶来,停在大棚的不远处。

从车上下来几道人影,陈恒跟薛蝌侧头望过去,就近白雪上行来的人,竟然是宝琴、英莲两人。

……

……

话说这日宝琴来到书院后,就邀了英莲出门逛街。这事还是陈恒替她做的局,上次在书院碰头后,陈恒就拜托宝琴带英莲出门买些衣物来。

贾雨村也不反对此事,他毕竟是个中年老男人,跟甄家虽有交情,可毕竟不是血缘关系。英莲眼看也是过了及笄之年的女娃,他带出门还不知道会有什么非议。

索性就给了宝琴些银子,嘱咐她给自己的世侄女多买些衣服。

薛家人世代经商,家风开明,倒不禁宝琴的出行自由。宝琴也只当是件小事,又是陈家哥哥亲自嘱托,就早早领着甄英莲出门。

两人在丫鬟、小厮的护送下,在城里游玩上半日。

最近是年关,往来扬州的商人本就众多,又有流民的刺激下,比往年更多的商旅带着各种新奇的东西来城里售卖。

甄英莲这辈子都没怎么出过门,对路上的风景和物品都十分感兴趣。这两人初始还带着纱巾,可逛着逛着也觉得有些不便。

宝琴的胆子真叫人不敢小瞧,直接带着英莲去到沿街的男装铺里。按照彼此两人的身形买了两套男服换上,这才抛掉纱巾,手拉手在扬州城内逛个畅快。

如此一装扮,两个容貌出色的女娃儿,又成了俊俏的公子哥。路上匆匆而过的路人,虽然会好奇多看一眼,可也不会留心多瞧,只当遇见一对感情深厚的兔儿。

这俩姑娘一路逛吃,一边把玩各地玩物。宝琴又是个有见识的人,寻常物件的典故信手拈来,什么东西仿的什么朝代,无不说的头头是道。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