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152)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对面的薛蝌、宝琴却看的吃惊不已,时下的女子,哪个不是规规矩矩、活得本本分分,他们什么时候见过此等大胆行径。

要是江元白、钱大有在此,肯定跟他们兄妹俩很有共同语言。这个姑娘做什么都是如此天真烂漫的姿态,倒叫人不好干涉指责。

陈恒看看面前的茶杯,又看看少女期盼的目光。心中略作犹豫才神色如常的伸手接过,又随意的拿过果盘,指着自己剥的瓜子仁,“你们也吃点这个,我之前自己剥的,累死我了”

“哈,哈哈,哈哈哈,能吃到恒弟亲手剥的东西,真是三生有幸啊。”薛蝌尴尬的接着话茬,他才说完,又觉得这话听着实在胡闹。

信达却是心头一闷,不是吧,我手中这杯茶也是给二哥留的呢。

真是我的好兄弟,自打第一次碰见你,我就认定你是可以当一辈子的朋友了。陈恒冲着薛蝌眨眨眼,嘴角拼命憋笑。

甄英莲却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举动带来的影响,只高兴的捡起瓜子仁放在口中,弯起的眼角,好像在表达着食物的好吃。

几人匆匆喝过茶,薛蝌跟陈恒便迫不及待的将宝琴、英莲送上马车。等到马车驶进城内,这两人才重重舒口气。

“这甄姑娘,真是胆大啊。”

“哈。”听着好友的感慨,陈恒微妙的发出感叹声,也不知道如何评价。

……

……

回去的马车内,宝琴看着心情不错的英莲,有心想教导对方关于世俗的礼节,可看着英莲扬起的嘴角,犹如孩童般的快乐愉悦,却又忍不住陷入沉默。

跟对方如此自然胆大的举止,被条条规矩束缚的自己,到底谁能更得自在呢?

宝琴心思本就聪慧,芊芊心结藏在心内,眼下又多了个别样的参照物,倒叫她陷入困顿的思考中。

心中略作思索,宝琴还是决定试着建议道:“姐姐,以后在人多的时候,之前的事情还是不宜多做。”

“啊?”英莲有些好奇,她只是没跟外界怎么接触,并不代表痴傻。

听到宝琴的话,就知道自己刚刚的举动有些不妥,赶紧问着缘由。

宝琴耐心的给她解释其中的问题,说的不多不少,只将一些重要的点说明。

她怕伤了英莲的纯真性子,可要真什么都不知道,对方在世间生活下去,不免也容易引来麻烦,为此受累。

英莲懵懵懂懂听个半天,才明白还有这些讲究,不禁暗自生恼道:“我只以为,想对一个人好,就该做出来,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讲究。”

“也没事的,姐姐不用自责。”宝琴赶忙宽慰着对方,“只要避着人就好,世人总是喜欢闲言碎语,私下倒是无妨不打紧。”

宝琴说的真心实意,若是可以,若是一切不是如此巧合。她也希望,自己能有英莲这般大胆自由。

想到一件事,想到一个人,就敢于说出来、做出来,该是多自在的事情啊。

“不会给他添麻烦吧。”英莲怯生生的问道。

宝琴笑着摇摇头,她心中知道自己的立场有些微妙。

言多错多,刚刚的发言也是为了避免英莲姐姐以后吃亏。

要是再多嘴,她自己的一番心事,也会变得尴尬。

人要如何藏住心事呢,千言万语,不如一默。

更何况她跟黛玉,还是情同姐妹的关系。

这,才叫人两处为难啊。

哎,这姑娘,连叹息也只敢藏在心中。面色倒是镇定如常,只把双手藏在袖中,让人看不出握紧的力度。

她们两人回到书院后,宝琴就辞别英莲。独自将陈恒泡的茶水跟购买的点心交给黛玉,后者果然露出欣喜之色。

“妹妹,你快来看看我刚写的文章。”林黛玉一边吃着糕点,一边将自己早上所作的文章拿给宝琴看。

她们俩人一个是潇湘子,一个是烟霞客。都是在景安文社挂名的绝世凶人。不少书院的学子,都受过她们的辛辣点评。

宝琴笑着拿起文章,才看过几眼,就惊呼道:“林姐姐,快将里面的事情,细细说给我听。”

“哈哈哈。”黛玉发出得意的笑声,伸手将宝琴拉至面前坐着,“这个人啊,叫水姨,也是识得兄长呢。”

“你且坐下,我慢慢给你说。”

第一百二十八章 文学少女

最先注意到水姨的人是陈恒,恰逢当时黛玉碰上无事可做的烦恼。陈恒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他相信林妹妹肯定能发现水姨的不同之处。

水姨是个特别的妇人,她的特别之处不仅仅在于其高瘦的身形,以及到这个岁数,仍旧十分不错的长相。

黯淡的面容上露着皱纹,斑白的发丝垂在额际,虽然穿着城里施舍的衣物,可并不影响水姨本身的温婉气质。

这个年过五十的老妇人,有着一双圆圆的明亮的眼睛。时常抿紧的唇线,会因为小孙子的出现弯起,然后从常年背着的破旧挎包中,拿出孩子爱吃的零食。

这个挎包,自从水姨出现在营地里,就一直背在身上,从未丢失过。

林黛玉的心思,比陈恒看的还细致些。她自幼被贾氏言传身教,又常跟丫鬟、嬷嬷们打交道。能从水姨的言行举止中,看出对方受过良好的礼仪教导。

这份教导,藏在细微处。既不像小门小户的拘谨、浅薄,又不如大户人家的小姐自信、自持。反倒在条条规矩中,透着几分本分、小心翼翼。

黛玉向来聪慧,发现这些特点后,立马就猜到水姨是一个从大户人家中出来的丫鬟。会好奇是难免的,光是对方身上的经历,林妹妹就十分感兴趣。

为什么会离开主人家?又是怎么逃到扬州?以及陈恒最关心的为什么要执意带孙子回家?

经过几日接触,乖巧可人的黛玉很快就得到水姨的信任。在几次随意的交谈中,后者的人生轨迹,也在黛玉面前逐渐展开。

水姨出生自京师的权贵人家,听说那户人家姓水,是个极了不得的家族。水姨的父母、祖父母都是这户人家的家生子,连姓氏也跟着家主一起姓。

这点,在家生子中也是极其少见的。黛玉觉得其中还有隐情,只是水姨不愿深谈此事,显然心中还有忌讳。

水姨会被赶出来,是因为她服侍的那位公子娶了位夫人。这位夫人家世显赫,一入府就对公子管束颇多。偏巧这位公子又喜欢寻花问柳,平日惯是浪荡不堪。如此相处下,夫妻间不免常生争执。

在水姨十六岁那年,喝醉的公子在一个雨夜强行霸占了她。

用这样的词,对一个家生子来说,不免有些不对劲。

“我们,总是逃不过这一关的。”述说这段经历时,水姨脸上既没有忧愁,也没有痛苦。更像是在描述一件命中注定的小事,林黛玉却看的一阵揪心。

新夫人眼里容不得沙子,哪怕只是个丫鬟,也觉得是水姨自己下作、主动勾引。她不顾水姨父母的苦苦哀求,还是将水姨赶出府去。

那位年少的公子,却只是看着,袖手旁观的看着。

哪怕前几夜里,他还贴在水姨耳边说着各种情话,许着各种承诺。

“男人啊,最重要的还是能顶事。”

水姨说的小心,林黛玉还是听出来她在嘲讽、反抗,哪怕这阵声音如此弱小、无力。

在父母的帮助下,挨过几十板子的水姨被一户村民收养。村民家有个年纪相仿的儿子,长的并不俊俏,连话也说不利索,只会埋头干活和傻笑。

林黛玉注意到,水姨提起这个人时,重焕生机的笑容如春日田野中的花,让人过目不忘。

其后的故事,不免老生常谈。两个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朝夕相处之下,自然而然走到一起,哪怕被世人冷眼嘲讽,他们也坚定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虽然经历了丈夫、儿子儿媳的接连早逝,水姨还是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就像她如今坚持要带孙子回家,如此孤注一掷。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