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191)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大菜也各有各的特点,其中一道金玉满堂,更是王熙凤吩咐厨子,专门为黛玉准备的。

报菜名的下人,特意站在不远处,给堂内的众人解释这道菜的精致手艺,“精霜乳唾好燕窝二两,用天泉水发好,银针挑去黑丝加嫩鸡汤,用好火腿玉柱蘑菇煨成玉色。

吕宋青鲨翅,只取上半原根,不用下鳞。用肘子、鸡汤、鲜笋、冰糖炖两天煨成金色,小刺参放在肉汤里滚三回,鸡汁、肉汁、虾子汁烧成枣红色。

再加三钱西施舌,七枚乌龟蛋,十枚银杏。再配上笋筋丝、鲫鱼肚、香菇、木耳、野鸡片,烧几个滚,勾琉璃芡,下明油倒挂出锅,盛在金托金盏金龙盖,此为‘金玉满堂’。”

此话一说完,直叫众人如听戏般拍手叫好。钟鸣鼎食的富贵生活,说的不就是如此吗?报菜名的下人,给公子小姐讲解这个,自然是不担心泄露手艺。

这些高高在上的人儿,也就是听个响,尝个鲜。不然怎么叫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公子、小姐呢。

黛玉是听的瞠目结舌,只呆呆说过一句:“那么多山珍海味,就只做出这么一点啊。”

“可不是嘛,小姐。”下人躬身作答。

“那剩下的食材呢?”林黛玉又忍不住问。

“都丢了。”下人说的理所当然。

林黛玉闻言一震,她既觉得此事不意外,可心中又难免有愧。虽是去年的事情,也才过去几个月的光景,扬州城外那些逃难来的流民里,有不少还是京师外的庄户啊。

想到他们,再看看面前的食物,她竟然是一点食欲也提不上来。可又想到四周欢笑的众人,都在神采奕奕的等着自己动筷。

林黛玉只好硬着头皮,压下心中的恶心,动了一筷。

一直留意她的贾宝玉见此,好心问道:“妹妹可是觉得不好吃?若是不喜欢,就让后厨换个更好玩的上来。”

见他说的如此自然,林黛玉更是找不出言语作答。

知女莫若母,贾敏抬抬眉眼,对着众人道:“她在家中,吃的就是这般少。无妨,大家自便就是。”

王熙凤一听,以为林妹妹是在学西子捧心。也没多想,只转了转话题,又命人换了几道爽口的菜样。

林黛玉也强笑道:“我在家中吃的就不多,倒让大家费心了。”

贾老太太听的很是舍不得,拉着外孙女的手,“无妨,在家里多留几日,让老祖宗好好给你养养身体。”说完,就将自己那碗还未动过的胭脂米,推到林黛玉面前,很是心疼道,“看你这瘦的……”

其后的事情,还是热闹的很。可林黛玉突然觉得,一切又乱糟糟的很。直到宴毕,才心思忧虑的返回屋子。

贾敏想说些什么,可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贾家的事情,到底是贾家的。她虽带了个贾字,可死后的坟头上,写的还是林贾氏。

不然,她又何苦要在京师买套宅子呢?

有些人家的女儿啊,嫁出去了,就连回家也是件麻烦事。

……

……

三日后,心思沉闷的林黛玉,早早带着雪雁出门散心,紫鹃因为近期表现的聪明能干,被黛玉留在府里守着闺房。

她们今日要去韦家拜访韦琦君、韦姝。贾敏也有心让孩子在外走动走动,除了让嬷嬷陪同外,一反常态的让女儿在韦家多玩玩,顺便吃个饭再回来。

说到韦家在京师的住处也有意思,韦应宏祖上没个得力的人,他们家在京师没什么田产。

之前高中状元时,韦应宏就靠着租房度日。如今高升为左侍郎,房子还是租的。

不过韦应宏的情况,在京官里也算正常。大多数人努力一辈子,也很难在京师买套宅子下来。

京师的地价贵,想要套好宅子更是极难。林黛玉虽进了普通的二进院,可心情还是极好。在韦琦君的陪同下,玩的不亦乐乎。

三姐妹才在扬州分别,今日又在京师重聚,心情都是高兴的很。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等进了闺房,客人还未坐下,韦琦君就替前几日的事情,先行赔罪。

“好姐姐,这下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不能来了吧?”林黛玉坐在椅子上,有些好奇的打听。

韦琦君苦笑一声,“我们原先在扬州时,本还没什么。可到了京师却不一样,爹说过,不好跟勋贵武官多接触,以免遭御史非议。”

林黛玉点点头,这一点,她如今也能想明白。知道当初让老祖宗替她下请帖,是有些莽撞了。

还不等她说话,韦琦君就继续说道:“何况,如今京师里有三不得的传闻。”

“那三不得?”闻言,林黛玉很是好奇。可韦琦君支支吾吾半天,也不好意思说出口。

还是一旁倒茶的韦姝,最后直言道:“害,我们跟林妹妹情同姐妹,有何不可说的。不过是和尚尼姑庵去不得。二是勋贵武将家去不得,三是荣、宁二府去不得。”

林黛玉见荣国府被单拎出来说道,不免更是奇怪。追问一番却不得解释,韦琦君跟韦姝只说,长辈们是这样交代的。

倒叫她有些无计可施,参悟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第一百五十二章 母女团聚

闲事聊罢,林黛玉跟韦家姑娘又聊起扬州故人往事。话题一转再转,从谢师到宝琴,从报铺到街头的点心,三个儿时玩伴自然是无话不谈。

韦家的家风清明,家中的摆设也不如贾家那般奢华。三人所处的房间是韦琦君的闺房,房间有些小,除了会客用的桌椅外,角落中只放了书画等物。

林黛玉倒是很喜欢这样小小的房间,觉得有股亲切的生活气。她注意到,韦琦君在里屋的木窗处,养了几株淡蓝色的花朵。模样很是喜人,修剪过的枝叶在窗前摇曳,又对着里间的床头。

一想到韦琦君早上醒来,就能看到自己喜爱的花草,林黛玉也不禁为对方的心思称赞。三人为这几束花又说上半天,才被赶来的下人打断。

家中的长辈知道是林如海的爱女来访,特意送来几样点心,又让黛玉回去给贾敏问好,说是有空常上门走动。

林黛玉代母亲谢过好意,韦琦君等到下人走后,就迫不及待的追问:“没想到妙玉姐姐也来京师了,她们师徒二人现在在何处?”

韦家在扬州时,就常跟林家走动。也知道对方府里,养着位会看病的女大夫。林黛玉从盘上捡起几枚西瓜子,“倒是不知,码头分别时,师太只说了会去回龙观看一看佛家古经。”

“那倒是要托人打听下。”韦琦君笑了笑,又忍不住羡慕道,“有时候,也常常想跟妙玉姐姐一样四海为家,可以纵情游览天下山河。”

这年头也要头疼好大夫的问题,尤其是女流之辈,要是碰到个会治病的女大夫,恨不得将其供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韦姝怎么听的下这种话,连忙抬手敲在姑姑手背,“三不得,三不得。”这丫头颇有些后知后觉,说完才想到还有林妹妹在,连忙道歉,“妹妹勿怪,姐姐我是无心的。”

林黛玉亦是大笑,连忙摆手说不碍事。她的性子疏阔,并不在意这些小玩笑,反而主动拜托起对方来,“左右我在京师还有些时日,姐姐们若是有暇,不妨帮我打听打听其中一二。”

她是真的好奇,为什么外人会对贾家如此讳莫如深。

韦琦君当即拍手叫好,她正愁在京师没什么乐子呢。可也不知道想到什么,她突然露出苦色,“在等几日,在等几日,等我们女红学的再好些。娘应该就允许我们出门了……”

林黛玉一听,很是诧异。忍不住把双手叠在圆桌上,身子朝前探去,困惑道:“姐姐开始学女红了?”

韦琦君惨兮兮的点点头,又用手指了指韦姝,碎嘴道:“还不是她?她现在岁数到了。娘跟大嫂都对她多加管束,这才连累到我身上。”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